APP下载

地下室顶板楼盖类型对比研究

2021-03-15徐丽丽陈建辉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2期
关键词:无梁楼盖净高楼盖

□ 徐丽丽 陈建辉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多。在高层住宅项目建设中,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对地下室的成本控制。地下室顶板楼盖类型众多,适用性与经济性各有千秋,如何选择最佳的楼盖类型,既满足规范要求的安全性,又达到最佳的经济成本预期,成为困扰设计人员的难题。有学者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得出城市地下车库顶板采用预应力筋的无梁楼盖具有优势[1];也有学者在层高、柱距、覆土厚度等确定的前提下,分析认为单向双道次梁的楼盖布置体系最经济[2],可见楼盖的经济效果取决多种因素。本文以地下室顶板楼盖其中的三种类型:无梁楼盖、梁板式(单向双次梁)、梁板式(双向双次梁)为研究对象,并为了更具有通用性和参考价值,摒除其他影响因素,构建结构计算模型,从楼层层高、采光开洞、对上部园林影响、含钢量、混凝土用量、模板用量及综合单价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  计算模型参数设定

2.1 模型基础参数

地下室层高初定为3.45m,选取柱网8m×8m。拟对比分析楼盖类型为无梁楼盖、梁板式(单向双次梁)、梁板式(双向双次梁)。

2.2 试算假定条件

地下室顶部覆土1.2m,考虑重度18kN/m³,则恒载选择为21.6kN/m2;普通区域活荷载5.0kN/m2;消防车道、扑救面的活荷载20kN/㎡;抗震设防烈度为7o,地震加速度为0.1g;框架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采用任何形式楼盖对柱的设计无差异,计量不计入;梁柱纵筋均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RB400。

地下室顶板不同楼盖选型的主要结构尺寸见表1。

3  楼盖的计算结果对比

通过PKPM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在满足安全性条件下,按施工惯例对配筋进行适当的调整后,不同楼盖选型下,地下室顶板的主要结构尺寸及配筋量如下。

表1 不同楼盖类型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

3.1 无梁楼盖计算结果

无梁楼盖考虑消防车荷载情况下,板底贯通筋设计为双向14@100,板面贯通筋双向16@200,柱帽区域附加双向22@200的面筋,具体配筋图见图1。无消防车荷载区域,板底贯通筋柱上板带设计为双向16@200,跨中板带为双向14@200,板面贯通筋x向14@200,y向16@200,柱帽区域附加双向16@200的面筋,具体配筋图见图2,板厚均为300mm。

图1 消防车荷载区,无梁楼盖配筋

图2 无消防车荷载区,无梁楼盖配筋图

3.2 单向双次梁楼盖计算结果

按表1的梁板尺寸进行梁结构分析计算,最终在满足安全性条件下(梁即将超筋),考虑消防车荷载的梁板配筋,板面双向配贯通筋10@170,板底x向10@110,y向10@170,次梁面附加部分钢筋(见图3);在无消防车荷载区,板面双向配贯通筋10@170,板底双向配贯通筋10@170(见图4),板厚均为180mm,主梁尺寸大,次梁尺寸也大。

图3 消防车荷载区,单向双次梁楼盖配筋图

图4 无消防车荷载区,单向双次梁楼盖配筋图

3.3 双向双次梁楼盖计算结果

按表1的结构尺寸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在满足安全性条件下,考虑消防车荷载的配筋,板面、板底双层双向配贯通筋10@170(见图5);在无消防车荷载区,板面、板底依然双层双向配贯通筋10@170,梁配筋少(见图6),板厚均为180mm。

图5 消防车荷载区,双向双次梁楼盖配筋图

图6 无消防车荷载区,双向双次梁楼盖配筋图

4  顶板楼盖的结果对比

4.1 消防通道区域,地下室顶板不同楼盖选型的对比

通过对消防通道区域,不同楼盖选型的楼层净高、采光、对上部园林影响、含钢量、混凝土用量、模板用量及综合单价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见表2。

分析表2,得出如下结论:

(1)无梁楼盖钢筋用量最高;荷载大时单向双次梁楼盖比普通井字梁楼盖钢筋用量稍大;无梁楼盖混凝土用量最大,单向双次梁与普通井字梁楼盖方案相差不大。无梁楼盖模板用量最小,单向双次梁与普通井字梁楼盖方案相差不大。

(2)三种方案的中无梁楼盖的净高最大,考虑管线占用高度650mm,地坪做法50mm后:无梁楼盖净高2.45m(2.5m×2.5m柱帽下净空1.95m,故大型管道应充分考虑避让);梁板楼盖净高1.95m,层高3.45m无法满足通行要求,实际工程应采取更高的层高。

(3)普通梁板式楼盖可以灵活的布置顶板开洞位置,对上部园林的影响较小;无梁楼盖对开洞位置有严格限制。

(4)梁板式楼盖的塑性破坏机制更加合理,极限承载力大,对施工阶段局部、短暂性超载的适应力强;无梁楼盖受冲切承载力控制,超载会发生严重后果(国内外均有大量案例)。

(5)综合单方造价,无梁楼盖高出约20%;荷载大时,单向双次梁截面大、配筋大(接近超筋),综合造价比双向双次梁楼盖高约3.5%。

4.2 非消防通道即普通区域,地下室顶板不同楼盖选型的对比

对比普通区域,不同楼盖选型的各项,对比结果见表3。

分析表3,得出如下结论:

(1)无梁楼盖钢筋用量最高,荷载小时单向双次梁楼盖比普通井字梁楼盖钢筋用量小,无梁楼盖混凝土用量最大,单向双次梁比普通井字梁楼盖方案略小。无梁楼盖模板用量最小,单向双次梁与普通井字梁楼盖方案相差不大。

表2 消防通道、扑救面楼盖选型的对比成果表

表3 普通区域楼盖选型的对比成果表

(2)三种方案的中无梁楼盖的净高最大。

(3)普通梁板式楼盖可以灵活的布置顶板开洞位置,对上部园林的影响较小。无梁楼盖对开洞位置有严格限制。

(4)综合单方造价,无梁楼盖高出约10%;荷载小时,单向双次梁钢筋用量及混凝土量均低于双向双次梁,综合造价比双向双次梁楼盖约低10%。

5  结语

通过以上对无梁楼盖、单向双次梁、双向双次梁三种地下室顶板楼盖类型的楼层净高、采光开洞、对上部园林影响、含钢用量、混凝土用量及综合单价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无梁楼盖获得的建筑净高最大,但顶板开洞区域受限制,土建综合造价最高,比梁板类楼盖高10%~20%,荷载越大差距越明显。

(2)单向双次梁楼盖,在荷载适当的多数情况下,土建造价最低,比双向双次梁低10%左右;但随着荷载增大,单向受力的截面设计越发不合理,造价随之上升,与双向双次梁趋近,建筑的净高也难以控制。

(3)双向双次梁经济性稍差,但顶板开洞布置灵活,极限承载力高,施工过程可靠,在荷载较大时构件截面可控性较好。

(4)以上三种楼盖类型在实际工程中均有应用,综合考虑施工情况、荷载集度、综合造价与建筑需求,上述几种楼盖方案各有利弊。设计人员在选择时,应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建筑需求,按以上结论进行优选。

(5)以上对比得出的综合单价结论仅仅针对的是这一案例,而不同的楼盖类型在具体工程中,可能还会影响到基础部分的造价,如无梁楼盖结构可有效地降低地下车库的层高并减小水浮力,降低抗拔桩的数量和挖方量, 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3],同时荷载大小不同,楼盖经济效果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多层地下车库,可针对消防考虑车荷载区域与不考虑消防车荷载区域,选择不同楼盖类型。

猜你喜欢

无梁楼盖净高楼盖
空心楼盖
基于BIM参数化的室内空间净高优化方法
教学楼楼盖的设计研究
两类石膏模壳空腹楼盖结构弹塑性分析
民用建筑室内空间净高分析
建筑室内空间净高控制分析与优化措施
地下室无梁楼盖加腋柱帽技术研究
地下室无梁楼盖加腋柱帽技术研究
无梁楼盖及其承载力研究
地下室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