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苋科、毛茛科2种药用植物新记录

2021-03-15马占仓伊永进朱军孟岩王果平李晓瑾阎平

关键词:乌头莲子青海

马占仓,伊永进,朱军,孟岩,王果平,李晓瑾,阎平*

(1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2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3 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4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近年来,新疆在绿化树种、花卉引种、农作物、药用植物栽培等方面与国内外交流日益密切,部分外来植物借机在疆内归化定居,相关学者相继研究报道了新疆外来植物和野生植物新记录属种[1-4],进一步补充、丰富了新疆植物资源的种类。随着全国中草药普查工作在新疆的全面铺开,本团队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乌鲁木齐县和岳普湖县开展野外考察时发现2个特殊种,采集标本并准确鉴定、求证后确定为2个新疆新记录种,分别是苋科Amaranthaceae 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华莲子草A.paronychioidesA.Saint-Hilaire和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露蕊乌头亚属的唯一种露蕊乌头A.gymnandrumMaxim.。

莲子草属又名满天星属、虾钳菜属,共有200余种,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及暖温带,《中国植物志》[5]记载我国分布4种,在此基础上FloraofChina[6]增收华莲子草,《新疆植物志》[7]仅收录本属1栽培种锦绣苋Alternantherabettzickiana。本属内刺花莲子草Alternantherapungen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引入我国后逸生并迅速归化、扩散成为恶性杂草。乌头属植物约有40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主产亚洲,我国除海南岛外各省份均有分布[8]。FloraofChina[9]目前收录211种,《新疆植物志》[7]收录10种5变种。露蕊乌头因其独特的花部结构在形态分类上存在一定争议,且之前普遍认为是青藏高原特有种,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系及近邻地区仅分布种[10]。

1 华莲子草Alternanthera paronychioides A.Saint-Hilaire

Voy.Distr.Diam.2:439. 1833;FloraofChina,2003,5∶427.

凭证标本:新疆喀什市岳普湖县铁力木乡,2018年09月10日,喀什3队 653128180910035LY,存于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XTNM)。

A.paronychioides别名红莲子草,植株平卧或匍匐、叶小,头状花序无总花梗且基部长密被毛,据以上主要特征可鉴别其与目前FloraofChina[6]中记载的其他9种植物。《中国植物志》[5]和《新疆植物志》[7]目前均未收录此种,仅在FloraofChina中有简单的英文描述,借此机会对其进行全面的形态学描述可为日后针对性研究提供基础,通过鉴定已采集标本、查阅中国物种信息系统中24号本种标本,在FloraofChina中对其的英文描述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详细描述如下:多年生草本。茎铺散,匍匐,长10~30 cm,基部多分枝,茎杆具棱,幼时常密被毛,老时易脱落,仅见于棱间纵沟内。叶倒披针形至匙形,1.5~2×0.3~0.6 cm,顶端圆钝,基部渐狭,全缘,幼时背面沿脉常密被毛;叶柄长0.3~0.5 cm,微被毛。花密集成头状花序,无总花梗,腋生,卵状、球状至圆柱状,花序基部长密被毛。苞片及小苞片长卵状披针形,长0.8~1 mm;花被片2轮5枚,不等大,外轮3枚大,距圆形,干膜质,长2~2.5 mm,顶端渐尖,中下部常有3脉,沿脉被毛;内轮2枚小,长圆状披针形,干膜质,长约0.7 mm,顶端渐尖,仅1脉,背部侧扁。雄蕊5,花药黄色,椭圆形,退化雄蕊3~4枚,齿状,长为雄蕊的一半;柱头头状,较短;胞果棕色,长约0.6 mm,倒心形,扁平,花果期7~9月。

A—植株;B—花枝;C—花序;D—叶;E—花(1:花被;2~4:外轮花被片;4~5:内轮花被片;6:胞果)图1 华莲子草

据FloraofChina记载,A.paronychioides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中国澳门、海南、广东等沿海城市,生境主要是海边和淡水湖边浅水沼泽和盐碱荒地[6];在我国东北地区有学者将其引种栽培后成功培育出过冬苗[11]。而在西北地区之前未有分布记录,目前可查的标本中最早的是陈邦余于1982年3月采自广东深圳的海边堤围。在新疆为首次报道,目前南疆喀什市岳普湖县铁力木乡的水库旁边有2个自然居群分布,生于水库岸边轻度盐碱地。

本种作为新发现的药用植物,其茎叶在孟加拉国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12];研究发现[13]A.paronychioides对人体内胰腺β-细胞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毒性作用;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常用于治疗高尿酸症、痛风症、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和糖尿病等[14]。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差异大,岳普湖年平均气温11.8 ℃,冬季最低温可达零下20 ℃,而本种生活型为多年生,证明其在新分布地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能够成功越冬。

2 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

Bull.Acad.Sci.St.-Petersb.23∶308.1876;FloraofChina,2003,5∶427;中国植物志,1972,27∶324,图77∶1-3;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972,1∶698,图1396。

凭证标本: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沟,2017年7月29日,海拔2913 m,乌鲁木齐队 650121170729050LY,存于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新疆XTNM)。

露蕊乌头拉丁学名种加词意为“花蕊外露”,这也是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这主要由于其萼片具8~14 mm爪(尤以上萼片最为明显,爪长可达14 mm)而使得雌雄蕊得以外露。除此之外,A.gymnandrum具有一年生直根,叶掌状全裂且一回裂片细裂,其花瓣的瓣片较大、距短且唇为扇形,边缘具小齿。据以上特征可将其与Aconitum内其他种区别开。形态学上普遍认为乌头属植物的演化主要表现为花瓣瓣片从小到大、叶从掌状深裂到掌状全裂且一回裂片浅裂到细裂、根从多年生到二年生再到一年生,因而A.gymnandrum被认为代表了Aconitum演化的最高阶段[15]。正是由于上述进化的形态特征,植物分类学家在属下增设露蕊乌头亚属Subgen.Gymnaconitum,仅含露蕊乌头1种[9]。在此基础上WANG W等[16]通过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对后认为应该将其分类学地位提升为独立的属,即露蕊乌头属Gymnaconitum。

A—植株;B—花序;C—花解剖图(1:上萼;2:瓣片;3:侧萼;4:下萼;5:雄蕊群;6:雌蕊;7~8:苞片)图2 露蕊乌头

本种在我国主要产于西藏、四川西部、青海及甘肃南部,之前记载仅分布在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系及近邻地区,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主要生长在海拔2 000 m以上的山地草原、田间草地或河边沙地,在退化草地经常有较大居群出现[17]。模式标本采于青海大通县一带[9]。在新疆为首次报道,本团队于2017年7月在乌鲁木齐县东南沟海拔约2 913 m的亚高山草甸带一处山坡上发现该种2~3个自然居群。

受研究范围的局限,在此报道之前研究者普遍认同A.gymnandrum是青藏高原区系仅分布种[18],认为其在最后一次大冰期时有4个避难所,但冰期过后仅有青海同仁县附近的避难所种群向南、西、北三个方向发生扩张并形成了现在的分布格局,向南最远扩至四川九寨沟及附近地区,向西最远扩至青海海兴县及附近地区,向北最远扩至青海祁连县及附近地区[18]。而在天山北坡的亚高山草甸带发现该种的自然生长居群意义重大,首先可以确定本种并非青藏高原仅分布种。天山所在的欧-亚森林植物亚区是在以中国一喜马拉雅亚区为主的亚洲东南部亚高山带的同类区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天山发现A.gymnandrum分布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是之前认为在第四纪冰期时仅有4个避难所的研究结果应该进一步考证,冰期后是否只有青海通同仁县1个避难所发生扩散值得研究。

本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中药名“泽兰”,藏药名“丝拉那保曼巴”(青海)、“罗砧巴”(四川西北部)性温,味苦、辛,全草入药,有活血通经、利水消肿的功效,亦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通经、水肿、产后瘀血腹痛等病症[19]。该种具独特的花部形态,研究发现其花药散放结束且花丝向外弯曲后雌蕊才得以展现,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使其避免了自花传粉[20],亦是研究传粉生态学的良好材料。

猜你喜欢

乌头莲子青海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不同地区草乌种子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大美青海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陈年莲子,过早加糖难煮烂!
莲子飞上天
青海行七首(录二)
煮不烂的莲子不好
青海取缔23个非法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