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文字新探

2021-03-14黄育能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4期

【摘要】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在文字的字形、字体以及书式等方面的探索,存在研究尚未深入、研究不集中、文字误录、漏录、断句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探明尚未触及的盲点。

【关键词】南山寺;贵港石刻;宋代镌刻;用字习惯;书式种类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4-127-03

【本文著錄格式】黄育能.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文字新探[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4):127-129.

一、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字形

本文通过探析南山寺宋代石刻异体字的使用习惯,从中释读宋人石刻文意,纠正异体字误用、误录的问题,正体字不再展开赘述。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但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的异体字。”[1]

笔者根据其拓片、原碑,整理出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异体字的使用情况如表1。

从表1得知,首先,每块石刻异体字的数量不一;其次,异体字占据全文的比重不高;最后,石刻某些文字使用异体字的频率较高(例如“镌”“岩”“峰”等字)。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每块石刻篇幅长短不一,客观上决定了异体字出现的频率及数量;其次,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文字使用规范,剔除了部分异体字。因此异体字的使用更加规范、严谨;最后,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使用了约定俗成的部分异体字,撰书者用以区分、避开循环出现的文字,增加其文章、书法、形式的多样性。

新版《南山石刻》载录《劝耕南山登览》部分释文:“田畴穗蘘能无倦,禾稼收成自有余。”[2]据访碑、拓片,“穗”为“镳”。根据《博雅》:“镳镳,盛也。”《传》:“镳镳,盛貌。”“镳”为茂盛之意,“穗”为植物聚生在茎的顶端的花与果实,由此可知,“镳”并非“穗”之异体字 。因此,“田畴穗蘘能无倦,禾稼收成自有余。”应录为“田畴镳蘘能无倦,禾稼收成自有余。”

新版《南山石刻》载录《南山诗·五章八句》部分释文:“庆元三季冬十月。”据访碑、拓片,“三季”为“三秊”,“秊”乃“年”之异体字。因此“庆元三季”应为“庆元三年”意为庆元三年(1197年)。新版《南山石刻》载录《重游南山记》部分释文:“……仁者乐山心有得,徘徊不忍去迟(还?)回”。据访碑、拓片可知,“遲”为“迟”的繁体,“廻”为“回”的异体字。因此可知,《南山诗·五章八句》部分释文应为:“……仁者乐山心有得,徘徊不忍去迟回。”

综上可知,在文字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对应关系有着明确的界限,异体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及其含义,不可随意混用。通过宋人对异体字的使用规律,可以释读宋人行文的动循矩法的法度精神,并且在书法、文章的创作中有着知往鉴今的作用。

二、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字体

对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作品的字体分类,各家著录各执己见、意见不一。例如《中国西南地区历代石刻汇编》将《王安中南山题记》视为行书,新版《南山石刻》《贵港历代书法考录》将之视为楷书。据访碑、拓片,笔者发现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的字体具有楷书字体“行书化”、行书字体“草书化”的特点。有论者对宋代楷书字体“行书化”的现象指出:“在楷书的书写过程中通过增加连笔、使用行书符号等方式提高了楷书的流畅性,通过加快书写速度消解楷书笔画的稳定性来获得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些楷书呈现了行书的特点。”[3]在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中,也具备上述特征,如《南山七古》中的“无”“朝”“难”等字[4];《王安中南山题记》中的“赵”“绍”“常”“纲”等字[5];《魏瀚南山题记》中的“此”“浔”“究”“遂”等字[6];《乾道年间题记》中的“后”“二”[7];《览山川之胜题记》[8]《绍定年间题记》[9]整篇,《北极洞冬至题记》中的“偕”“此”“为”等字[10];均在书写过程中,增强了笔画的衔接性、连贯性、呼应性,从而具备了楷书“行书化”的效果。《王安中南山题记》为绍兴三年(1133年)镌刻,明显早于淳熙年间(1175—1178年)张栻在桂林所题的《张敬夫等三人水月洞题名》等三块石刻。故而得知,在宋代,贵港也加入了对唐代末期书法“程式化”“刻板化”“机械化”等流弊改革的前沿队伍。

在其他著录的载录中,都将《赵公甫南山题记》的字体视为行书。然通过访碑、拓片,发现其作品皆以行楷书的端正稳当为基调,在作品的局部加入草法,以去其字繁杂笔画,例如“双”“尽”“而”“春”等字,因此称之为“行草”最为贴切。《赵公甫南山题记》是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中唯一一块出现草书的作品,也是唯一一块行草结合的作品,相比于其他石刻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革新欲的现象,其映射出的是宋人在书法创作中的审美观念、创作观念、创新观念,值得在提倡思想、文化、科技创新年代的我们深思和学习。

《南山石刻》载录《梁敏彦等南山题记》的书体为隶书,据访碑、拓片可知,《梁敏彦等南山题记》的字体方正的结体与隶书扁平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划分界限,加之其笔画并无隶书“藏头燕尾”的特征,而是平直、方正、规范的笔画特征,由此可知,《梁敏彦等南山题记》的书体为楷书。

三、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书式

据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得知,古人石刻一般为纵式右行,即自上由下书写,自右向左换行。对贵港南山寺宋代石刻书式,各家载录均为纵式右行,并无其他书式格式。2015年版《南山石刻》载录《乾道年间题记》内容如下:

“之□曾偕来□昌田骧肇之子忠福定□守□兴淘定江陵张□□,乾道乙□冬至后二日。”[ 1 1 ]然经探析得知,《乾道年间题记》释文应为:

“乾道乙酉冬至后二日,郡守吴兴陶定、江陵张肇、颍昌田骧肇之子忠福、定之孙曾偕来。”

《乾道年间题记》释文尚有蹊跷。其一,文章以“之”字开头,尚未发现古人行文之前例;其二,语句之逻辑不通;其三,“之”字右侧石壁并无其他文字或者人为凿刻的痕迹,并无存在其余文字尚未载录的情况。经访碑得知,“之□”为“之孙”,“□昌”为“颍昌”,“□兴”为“吴兴”,“张□□”为“张肇”“淘”为“陶”,“陶定”为人名。

《宣统高要县志》卷二十二《金石》载:“罗浮张宋卿、华阳王子渭、吴兴陶定,乾道丙戌暮春廿一日游。宋乾道乙丑秋九月乙丑陶定观。”[12]万历《龙游县志》卷六载:“官师,知县,陶定,二十年任。”[13]此为陶定于绍兴二十年即1150年任知县。由此可知,陶定确为吴兴人氏,且喜好游山访友、题碑勒石。又据2015年版《南山石刻》可知,乾道年间共9年,即1165年至1173年,其中乙字开头的仅有“乙酉”,故而得知,石刻的镌刻时间为乾道乙酉(1165年)。

综上所述,《乾道年间题记》的书式为纵式左行,即自上由下书写,自左向右换行。目前为止,《乾道年间题记》乃南山寺宋、元、明、清、民国等历代石刻群中唯一一块以纵式左行的书式为书写格式的作品,打破了贵港南山寺石刻群单一的纵式右行的书式格式的局面,为南山寺石刻研究提供了唯一的范例。同时,《乾道年间题记》纵式左行的书式也纠正了今人对南山寺石刻的因循守旧的认知误区。因此,探析南山寺石刻需要以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去审视其内涵、面目、价值。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3:198.

[2]廣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52-53.

[3]马一博.张栻桂林摩崖石刻书法考略[J].中国书法,2020(5):165.

[4]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36-37.

[5]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59.

[6]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66.

[7]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0.

[8]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2.

[9]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8.

[10]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121.

[11]广西贵港市文化新闻出版社广电局,广西贵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山石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0.

[12]马炳乾等修.《宣统高要县志》卷二十二《金石》第19页.

[13]万廷谦修,曹闻礼纂.《龙游县志》卷六《京师》第1页.

作者简介:黄育能(1994-),男,广西贵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书法理论与创作。

310650190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