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数字化保护的重点

2021-03-14姚国章薛银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姚国章 薛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力量源泉,我国正逐步形成相应的保护理念和发展方式,但传统的保护模式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对促进非遗传承、非遗安全、非遗传播和非遗开发意义重大,应重点围绕基础数据采集、非遗保护数据库建设和运营、数字化内容创作以及数字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展开,以促进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新时期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4-097-03

【本文著录格式】姚国章,薛银.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数字化保护的重点[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4):97-99.

基金项目:2020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科研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创新研究”(20ZD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如何做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倒逼,我国正迎来全面的数字化时代,传统的保护手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实现非遗保护的转型。切实把握非遗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机遇,大力促进非遗数字化保护,是当前非遗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需要厘清思路、务实推进。

一、非遗保护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有关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措施一直是非遗发展的热点,讨论非遗的数字化转型必须从非遗“保护”的基本问题入手。

(一)对非遗保护的理解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保护”被定义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从这一定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保护”是非遗生命力的源泉,离开保护,非遗的生命就难以为继;第二,“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从确认到振兴的一系列过程;第三,非遗的“保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其中针对非遗的各类教育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國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2]中明确指出,非遗保护的工作目标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非遗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这一意见明确,非遗保护的具体任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二是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三是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四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二)非遗保护的基本理念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非遗来源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因此,非遗的保护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自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见人”是即保护“人”——保护传承人和非遗受众;“见物”即保护“物”——保护自然物、文化物和时间空间物;“见生活”即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存续、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让民众受益[3],非遗只有做到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创新,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文化价值和创新价值。

三是多元性和一体性兼顾。非遗与不同区域、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不同影响因素紧密相关,表现出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多元文化特征,同时非遗在维护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和加强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一体性”作用。

四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继承是非遗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融入新的技术、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新,使非遗在发展中历久弥新,让浸润先人智慧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中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三)非遗保护的主要方式

我国在较长期的非遗保护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三种保护方式[4]。

一是抢救性保护。以“抢救第一”为基本出发点,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目的。2017年开始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用数字多媒体等手段,以口述片、项目实践片和传承教学片等多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所承载的精湛技艺、时代记忆和历史回忆。

二是生产性保护。这一方式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5]。这一保护方式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主要通过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参与、发挥专家作用和加强指导检查等四个方面予以推进。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在非遗的生产化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较大程度上实现了非遗传承、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机统一,使非遗深深扎根在火热的当代生活沃土之中,迸发出强大而又蓬勃的生命力。

三是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6]。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共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4个,涉及省份17个[7]。与此同时,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设立了范围不同、大小各异、具有鲜明特色的近20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四)非遗传统保护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非遗保护一直是非遗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保护的实践中,传统的保护模式遭遇多方面的现实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资金等保障支持。我国各地都先后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但具体如何保护,还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做支撑,尤其是在针对非遗保护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多实际困难,使保护的成效得不到保证。

二是非遗传承人自身条件限制。我国各级非遗传承人的年龄普遍较高,尤其是国家级的传承人,前四批共计1986人中已过世近500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计1082位,2018年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63.29岁,三分之一传承人的年龄超过70岁[8]。由于年龄等原因,非遗传承人在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

三是资金投入的困难。非遗保护必然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由于投资回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单纯依靠传承人自身解决显然不现实,必然影响传承人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传统非遗保护的形式单一、技术落后。长期来,非遗主要的保护方式是通过书面进行文字记录,但文字保护的形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各类技艺和动作类的非遗传承效果不佳。

五是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运行机制。非遗保护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应用技术多、实施过程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但目前尚缺乏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非遗传承人、社会服务机构和其他参与主体共同组成且分工明确、运作高效的模式。

从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来看,大力推进面向数字化的转型,已变得十分必要和极为迫切,既需要对此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又需要开展高效务实的实践行动。

二、非遗数字化保护研究新进展

非遗数字化保护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相关的研究也较为丰富,但随着新的数字技术不断涌现、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文对此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总结。

(一)非遗数字化保护及相关概念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基础之上的,一般认为,数字化技术是指能将各类复杂多变的信息可被电子信息系统识别的二进制数据,并通过相应的算法输出各种结果的一系列技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不同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非遗数字化保护(Digital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综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非遗相关信息的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分析和数字传输,达到非遗数字化保存、呈现、复原和再生的目的,并以新的形态加以留存、新的视角加以理解、新的方式加以利用、新的需求加以开发。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不是简单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非遗的有机融合,并引入数字化的发展思维,实现非遗保护的数字化“蜕变”,使非遗保护迈进数字化新时代。毫无疑问,非遗数字化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通过数字影音等技术形成各种数字媒体文件,又要充分利用AR/VR、3D打印、动作捕捉、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非遗的数字化“存在”,做到虚实结合,融合共生,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共放异彩、交相辉映。

(二)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点

非遗数字化保护从实现的角度来理解,主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图文、影视频等方式进行保存和记录,并以标准化的格式和规范化的流程实现传承与应用。非遗数字化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抓手[9]。

1.非物質文化遗产基础数据采集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础数据是开展数字化保护的前提条件,需要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包括非遗名称、种类、来源、创作者、传承人以及包含内容等,部分是通过数字的方式进行采集,部分通过图文、音视频的方式予以记录,并以数字化的方式予以保存。

2.非遗保护数据库建设和运营

非遗基础数据采集完成后按要求和规范入库,成为非遗数据库的基础内容,并形成不同等级和用途的非遗专用数据库,满足各种类型的需要。总体而言,目前非遗数据库在数据标准、管理规范以及数据录入等方面尚未统一,各地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滞后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需要,必须及时补足这一短板。

3.非遗数字化内容创作

众所周知,非遗需要活化传承,但同样离不开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尤其是通过视频等形式将非遗的历史脉络、展现场景、传承人风采以及传承故事等展现出来,对非遗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VR/AR、动作捕捉等各类数字化技术,创作出有特色、有创意以及有生命力的数字化内容,是非遗保护的长期任务,需要积极有效地加以应对。

4.非遗数字化资源的利用

非遗数字化保护一方面是为了让非遗能历经历史的变迁得以不断延续,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非遗代代相传;另一方面,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促进非遗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换言之,保护离不开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非遗演进的两个“轮子”。国际国内的非遗数字化实践表明,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必将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注入强劲的生命力。

三、结束语

非遗保护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等三种保护模式,但传统的保护模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利用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可以为非遗的保护带来全新的模式和多样的发展机遇,代表着非遗未来的发展方向。

非遗数字化保护对非遗传承、非遗安全、非遗传播和非遗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重点在基础数据采集、非遗保护数据库建设和运营、数字化内容创作和数字化资源利用等方面下功夫,同时需要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可以肯定,非遗数字化保护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道路虽然充满艰辛和曲折,但只要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推进有序,就一定能为非遗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4 年版本[EB/OL]. (2014-10-01)https://unesdoc. unesco.org/ark:/48223/pf0000230504_chi.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EB/OL]. (2005-03-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3227.htm.

[3]馬思伟. 解读《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N],中国文化报,2019-0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EB/OL]. (2020-11-05)http://www. ihchina.cn/luntan_details/21848.html,2020.11.05.

[5]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EB/OL].(2012-02-14) https://www.mct.gov.cn/whzx/bnsj/ fwzwhycs/201202/t20120214_765156.htm.

[6]文旅部.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EB/OL]. (2020-12-04)http://zwgk.mct.gov.cn/zfxxgkml/zcfg/bmgz/202012/ t20201204_905345.html.

[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EB/OL].(2021-02-16)http://www.ihchina.cn/shiyanshi.

[8]韩业庭.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新增1082人[N],光明日报,2018-05-17(9).

[9]贾琼,张曼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 美术大观,2018(3):128-129.

作者简介:姚国章(1968-),男,浙江慈溪人,研究生学历,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和数字文化。薛银(1985-),江苏靖江人,研究生学历,南京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秦淮·非遗馆馆长,研究方向为非遗保护和管理。

3661501908288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
试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