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变化织物密度的色织新产品开发

2021-03-12唐宇辰张志颖眭建华

棉纺织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纱斜纹镂空

唐宇辰 张志颖 眭建华

(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

普通机织物多采用“平筘平穿”,也就是钢筘齿密恒定、每筘穿入数相同,织物各处的经密也相同。通过采用每筘穿入不同根数的经纱或者空筘法,可以改变织物不同区域的经密,使织物产生纵向变化稀密的效果。现代数字化、电子化的织造设备,可以设置不同区段纬密(甚至空纬织入),使织物产生横向稀和密的对比。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开发了几款变化经密纬密的色织新产品,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纹路急缓多变的斜纹织物设计

普通斜纹织物斜向纹路呈现的角度取决于组织飞数值和经密纬密之比,同一块织物中斜纹的纹路角度是单一的。设置不同区段经密和不同区段纬密,可以使织物出现多个不同经密纬密比的区域,从而呈现斜向纹路急缓多变的织物外观。

图1 所示示例是一款采用复合破斜纹组织构成的“人”字形斜纹织物,以3 种色纱等量排列经纬纱形成彩格产品,作品名称为“层峦叠翠”。利用变化经密纬密,营造出一个个或大或小、忽急忽缓、有远有近的山峦层叠意境。其中,图1(a)是实物图,以复合斜纹为基础、Kj=8 构成的经向破斜纹织物,组织图如图1(b)所示。同一纬密区域,经密较大时,表面斜向纹路“又高又陡”,如图中“↗”所示;经密偏小时,“人”字形呈现出细长平缓的状态,如图中“↖”所示。

作品经、纬纱均为JC 18.4 tex×2 股线,配置甲、乙、丙三种色纱,以 48 甲 48 乙 48 丙等比例间隔排列。采用16 页综顺穿。选用100 齿/10 cm齿密钢筘,穿筘方法为:每筘2 入连续穿8 齿;每筘 4 入连续穿 4 齿。纬密设置:200 根/10 cm 连续织 16 根 ;400 根/10 cm 连续 织 16 根。

图1 纹路急缓多变的斜纹织物设计

2 镂空效果织物设计

镂空是一种对物体穿透雕挖、形成孔洞的特殊雕刻技术。对纺织面料采用抽纱、熔烫等技术方法也能使之产生镂空效果。抽纱镂空是通过在面料上抽取一定数量的经纱或者纬纱达到镂空效果,熔烫则是通过腐蚀面料达到镂空效果,对面料破坏性较大[1]。

图2 所示是一款采用了空筘和空纬织入法织造的一款具有镂空效应的夏季轻薄服装面料。设计采用平纹组织为主要固结组织结构,图2(a)所示为织物纹板图。主要配置甲乙双色经纱,均为涤/毛 14.5 tex×2 混纺股线,经纱按 8 甲 8 乙 16甲8 乙8 甲8 乙8 甲的顺序排列。其中,起固结平纹的经纱甲选用灰色,主要起经浮长的经纱乙选用红色。上机共用16 页综框,具体穿综方法:(1、2、3、4)×2+(5、6、7、8)×2+(1、2、3、4)×2+(空 8 根)+(1、2、3、4)×2+(9、10、11、12)×2+(13、14、15、16)×2+(9、10、11、12)×2+(1、2、3、4)×2+(空 8 根)。采用 140 齿/10 cm 齿密钢筘,经纱每筘 2 入穿 12 筘,空 4 筘,每筘 2 入穿 20筘,空 4 筘。

图2(b)为织物最终产品图。如图2(b)所示,相邻两个构图循环之间以空筘或空纬的形式分隔开,空筘或者空纬引入处由于没有经纬纱的交织而显得结构疏松,呈现出一种镂空感。图2(b)中“▲”标记部分为空筘效果区域,“◁”标记部分为空纬织入效果区域。

图2 镂空效果织物设计

3 图案张弛变化的经起花织物设计

经起花织物的经纱有地经、花经两组,地经与纬纱交织构成地组织,花经在不同区域浮起或沉背,形成一定花纹构图的织物。对经起花织物的经、纬向进行分区段差异密度配置,可以使花纹构图产生张弛变化。经密小纬密小的区域图案显得大,经密大纬密大的区域图案显得小,经密大纬密小或者经密小纬密大的区域,图案显得被拉长或压扁。

图3 所示是一款单组花经起花的实例。花经、地经均为C 18.4 tex×2 股线,花经为暗红色股线,地经为浅黄色股线,花经与地经按1∶1 排列。地经穿第1 页至第4 页综,花经穿第5 页至第16 页综,起花变化有12 种,穿综时同一页花经综框连续穿综4 次。花经起方形几何图案,一个构图循环经、纬纱根数均为96 根。穿筘选用100 齿/10 cm 齿密钢筘,相邻构图循环的96 根经纱分别采用每筘2 入和每筘4 入。织造时,相邻每48 根纬纱(构图循环纬纱的一半)分别配置 200 根/10 cm 和 400 根/10 cm 的纬密。地组织配置二上二下右斜纹,花经七上一下起花,不起花处全沉背。测试下机后织物,一个构图循环的宽度 有 4.7 cm 和 2.3 cm 两 种 ,高 度 有 2.5 cm 和1.2 cm 两种,因此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三种构图效果。

图3 图案张弛变化的经起花织物设计

4 疏密透实变化的表里换层织物设计

表里换层织物是沿着花纹轮廓处交换表、里层经纬纱的位置,同时将表里层连接成整体的一种双层组织织物,一般选择平纹等简单组织作表里组织[2⁃3]。表里换层织物的花纹主要通过不同色泽的表经与里经、表纬与里纬的交替织造体现[4]。

图4 所示是一款以平纹做表里组织的表里换层色织面料,经纬纱均为JC 18.4 tex×2 股线,经纬纱分别采用甲乙两种色纱,排列比均为1∶1。图4(a)为织物组织图,“○”为提升符号。穿综选用照图穿法,共用16 页综。采用80 齿/10 cm 齿密钢筘,每相邻48 根经纱分别采用每筘4 入、2入、6 入、2 入、6 入、4 入、6 入、4 入、2 入的每筘穿入数,织造时分别按 320 根/10 cm、160 根/10 cm、480 根/10 cm、160 根/10 cm、480 根/10 cm、320 根/10 cm、480 根/10 cm、320 根/10 cm、160 根/10 cm 的纬密织,每次织 48 根。

图4(b)所示为织物表层效果图,淡黄色表经和深红色表纬交织形成“卐”字纹,但是由于经密纬密变化,导致“卐”字纹有不同的大小;经密相对大的区域,花纹显得窄而长。经密纬密的变化还会使表里层色纱有不同程度的显色,表经的紧密排列使得表纬几乎不显色,花纹偏黄,表经相对较疏松时,红色表纬会部分显露,表现在图案中为黄色中透露出微红;在同一纵向区域,由于纬密发生了变化,纬密比经密大的区域,多显现为纬纱颜色;经密纬密接近的部位颜色分布均匀,表经与表纬均匀显色。

图4 疏密透漏变化的表里换层织物设计

5 结语

我们介绍了几款通过变化经密纬密的技术方法设计色织新产品,产品采用了不同每筘穿入数或空筘的方法改变经密,采用分区段不等纬密或空纬的方法改变纬密。经密纬密较大的区域织物手感偏硬,反之则手感较软;在利用变化经密纬密进行织物设计时,硬软程度不宜相差太大,应保证成品表面软硬手感区域分布均匀。织造时,应选取合适的连续空纬织入数。连续空纬织入数过多,不仅会影响织物的外观,强度也会大大减小;反之,面料的镂空效果不明显。

猜你喜欢

经纱斜纹镂空
新衣软又暖
镂空幻想
镂空解构
拼折镂空立方体
玻纤织机光电感应经停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防水防火抗菌能有效防止电磁波面料
清新格纹
4%甲维盐.氟铃脲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的药效试验
虚拟测试仪测量经纱张力技术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