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综述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1-03-11向宏华

图书馆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期刊图书馆农村

向宏华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4)

1 引言

农村图书馆是指地处农村地区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的图书馆设施[1]。农村图书馆不仅在文化知识方面服务农村居民,助推农村居民科技致富,还能丰富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最大限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农村图书馆事业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将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着力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新型农村群体,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2]86。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及学者积极围绕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相关文献主题进行分析,厘清和把握国内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的进展、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向,以帮助广大图书馆从业者深刻认识农村图书馆研究现状,为该研究领域的深入拓展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鉴于农村图书馆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图书馆做这样的界定:县级以下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都属于农村图书馆范畴,包括农村图书馆、农村图书室、乡镇图书馆、乡镇图书室、县级图书馆。

2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文献来源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主要数据源,选用高级检索模式,根据本文对农村图书馆的界定,经反复检索实验,最后确定以“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农村图书馆”“乡镇图书室”“农村图书室”为检索词,以篇名和关键词为检索策略,对我国农村图书馆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精确检索,期刊来源类别选定为全部期刊,期刊年限定为从不限到2019年,检索日期为2020年2月28日,去除外文期刊,检出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有一定关联的中文文献5 347 篇。为了更有针对性,首先利用Excel软件对通过不同检索策略得到的文献题录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题录、会议报道、非学术性论文等类型文献,再通过阅读题名及摘要为依据,人工删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最后获得研究我国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期刊论文2 808篇,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本研究所选文献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研究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由于本研究只是依据CNKI数据库,且只针对期刊论文,因此在检全率上存在一些不足,不过从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来看,基本能全面地反映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研究成果。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是统计分析法。利用Excel 和SPSS 软件统计和分析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分析,以数据来描述或揭示文献的数量特征和变化规律,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做出客观评价。

二是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的主题内容进行系统阐述,进而深度了解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

3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3.1 年度发文量统计分析

从CNKI 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收录最早的有关我国农村图书馆的论文可追溯到1951 年,季人[3]、阎长福[4]等5位学者都对建立农村图书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开启了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先河。根据CNKI数据库显示,此后,1953年发表2篇,1960 年发表 1 篇,1964 年发表 1 篇,然后直到1978年才逐年连续出现同类主题的论文。因为只有逐年连续的发文量才能够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受关注程度的变化,才能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分析该领域论文的总体研究进展情况,所以笔者只对1978 年到2019 年的2 799 篇文献进行了时间归类,将筛选的记录按出版年代加以排序和汇总,得出各年份的论文篇数,然后以文献发表年份为横坐标,论文篇数为纵坐标,绘制成折线趋势图(见图1)。从图1 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经历了4 个阶段:1978—1985 年是研究的起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研究成果较为零散且数量少,曲线变化幅度不大;1986—2004 年是研究的缓慢发展阶段,年度间发文曲线有一定起伏,但总体呈递增趋势;2005—2010年是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发文量猛增,曲线上升幅度较大,2010年相关论文发表209 篇,达到峰值;2011—2019 年是研究的变革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该领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减少趋势,曲线下降幅度较大,表明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及学者对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明显减少,这与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这一基本国情是不相适应的。

图1 1978—2019年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论文数量变化曲线图

3.2 期刊来源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期刊来源可以反映出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能为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内容提供借鉴。笔者通过SPSS软件对2 799 篇论文的所属期刊进行统计排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来源期刊主要有412种,其中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领域期刊60 种,发文篇数为1 776 篇,占发文总量的63%。所以从学科角度来看,农村图书馆研究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和数字图书馆领域,该领域的期刊是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相关论文的主要来源,其他学科分布的期刊数量少且散。(2)刊载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论文超过20篇的期刊有33 种(见表1 所示),共计发文1 887 篇,占发文总量的67.4%,可见,这33种期刊为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主要来源期刊。通过查阅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发现33种期刊中仅有《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图书馆杂志》和《图书馆论坛》等10 种核心或CSSCI 来源期刊,共计发文527篇,占33种期刊发文总量的28%。可见,发表农村图书馆相关论文的核心期刊占比较低,充分说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论文层次有待提高。

表1 期刊分布表

3.3 作者统计分析

笔者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的2 799 篇文章作者发文数量、合著研究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和表3。从表2 可以看出,该领域参与研究的作者总共有2 365 位,发文3 篇及以上的作者72位,仅占作者总人数的3.04%,共发文270篇,占论文总数的9.64%;只发表了一篇文章的作者有2 057 位,占总人数的86.98%,远远超过洛特卡定律60%的临界值;从表3 可以看出,合作研究论文391 篇,合作研究率14%。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的论文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占总文献量的86%,两人合作为辅,占总文献量的10.7%;作者分布广且散,绝大多数作者都是偶尔涉足该研究领域,进行浅层面的分析,研究深入性和持续性差,仅有少数作者做持续深入的研究,缺乏核心作者和固定的研究群体。

表2 作者数量统计

表3 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4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主题梳理

通过对检索文献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及学者针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管理、服务等问题做了许多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图书馆理论和综述研究、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图书馆管理研究、农村图书馆服务研究、社会力量援建农村图书馆研究、国内学者对国外农村图书馆的研究等方面。

4.1 农村图书馆理论和综述研究

开展理论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实践,有助于提高我国农村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关我国农村图书馆理论和综述的研究主要包括其概念界定、发展历程、服务对象、话语分析、性质、职能、政策支持、功能定位等内容。黄体杨[2]86-89简要回顾了我国学者对农村图书馆(室)的概念描述,通过辨析前人不妥的论述,提出自己对农村图书馆较为系统的界定,认为农村图书馆(室)是为农村人口服务的公益机构。于良芝等[5]按照话语分析的思路,对“乡镇图书馆服务”相关政策及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基层公共文化政策、乡镇综合文化站政策以及调研的12 个乡镇同属于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图书馆事业政策则杂糅了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话语和世界公共图书馆话语的陈述。邓银花[6]通过回顾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历史,总结出推动我国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优化管理体制、建立经费保障的法律机制、树立功能定位和加快资源整合。黄体杨等[7]通过对我国农村图书馆1978—2007年研究的文献进行全面调查和述评,发现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基础理论及具体问题研究不足、作者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4.2 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为保障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消除数字鸿沟,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时,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推进农村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和学者对农村图书馆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围绕我国农村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管理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探索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模式和路径,总结我国农村图书馆多元化建设对其长期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彭细珍、时菁[8]通过对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总结出农村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建立农村图书馆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搭建省、市、县、乡图书馆共建平台和积极开展与农业高校图书馆合作,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农村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村图书馆建设。彭飞[9]分析农村图书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图书馆界为农村服务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构建农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柯平、张文亮[10]通过典型案例来分析总结农村图书馆文化大院模式,归纳其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农村图书馆发展提出建议。芮秀玲[11]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瓶颈和机遇,论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农村图书馆远程服务工程;建立农村图书馆委员会;增加流动服务的覆盖面和经费投入。柯平、邹金汇[12]分析了总分馆模式下乡镇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应用案例研究法考察基层乡镇图书馆的服务,结合乡镇读者需求与最新政策,探索乡镇图书馆转型之路,并提出了乡镇图书馆转型发展建议。

4.3 农村图书馆管理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图书馆管理体系的现状,及时梳理和总结现行典型经验和做法,找出农村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管理研究主要包括常规管理、管理模式、系统建设、绩效评估、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等内容。李保东[13]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统计法,将平衡记分卡的评估理念和技术引入到县级图书馆服务领域,构建体现新的文化发展观要求,符合新时期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发展实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王立梅、陈文英[14]通过深入分析县级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县级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4个创新管理途径:管理者的创新思维、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苏超[15]针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管理面临的困境,对农村图书馆实施“无人管理”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总结出农村图书馆实施“无人管理”的策略。张会田[16]深度分析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结构及应用模式设计等方面,研究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图书馆基本业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金铁龙[17]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湖南省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及其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从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两个方面阐述建立保障机制对于县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再强调一下,中学化学中,考虑到考生的知识和认识基础,对某些问题作简单化处理是合理的,对一些共性的东西进行总结也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将简化的内容扩大化,将总结的经验泛规律化,要防止所谓的“规律”束缚你的认识。

4.4 农村图书馆服务研究

农村图书馆如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工作者及学者针对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等问题做了许多理论研究和探索,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服务、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功能、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应用平台以及阅读推广等内容。陈文华[18]认为县级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生存发展能力,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胡晶莹[19]分析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服务中服务创新的必要性,找出图书馆服务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服务创新的措施:强化信息服务职能、增强自身服务能力、注重资源合理配置和开拓新的信息市场。杨之光[20]通过分析乡镇图书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出乡镇图书馆服务模式主要有:县乡图书馆一体化模式、县级图书馆帮扶模式、乡镇学校图书馆联合模式、行业援助模式和“官办民营”及“民办民营”服务模式。康建英[21]梳理了公共图书馆功能及其社会资本作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对农村社会资本影响的路径,阐述了构建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最为关键的是扩大融资方式、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加快图书馆立法方面。

4.5 社会力量援建农村图书馆研究

援建我国农村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力量包括个人、企业、民间团体及以基金会为代表的非政府组织(简称NGO)等,并逐步形成为新的建设主体力量,参与和推动我国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和学者研究主要包括从个案的角度研究社会力量援建农村图书馆问题、社会力量援建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模式问题。张昱、周文杰[22]介绍和分析了青树乡村图书馆的人员培训、发展模式和项目运作等方面,指出青树乡村图书馆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模式和配合模式的项目运作方法。曹美琴等[23]深入分析中西部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助其脱离困境,同时结合江苏等地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农村图书馆服务运营模式以及政府参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提升购买服务效能的建议。刘丽[24]通过分析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收入,结合农村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和所调研的合肥三县农村图书馆数据,提出强势群体援建农村图书馆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王欢[25]分析了第三部门援建农村图书馆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援建农村图书馆的3种模式:独立援建、捐赠实物和志愿者活动,并就3种模式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4.6 国内学者对国外农村图书馆的研究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学者对国外农村图书馆的研究内容主要通过介绍国外农村图书馆先进经验、比较分析国内外农村图书馆,指出在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借鉴国外图书馆先进经验的必要性。陆和建、张芳源[26]对英国、美国和日本3个发达国家的农村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并阐述其服务模式中的亮点,从而为我国各地区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郑辰、张芳源[27]从农村图书馆在美国农村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深度分析美国农村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美国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建立完善的立法、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推出“可持续发展计划”项目。刘海丽[28]总结芬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得出建设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启示:加强对农村图书馆的经费保障;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以图书馆服务专业性为基础,发挥综合效益;与教育等部门合作,提升用户使用率;规范人才培训制度,提高人员服务能力。

5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在研究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5.1 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来源期刊水平较低

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来源期刊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笔者以篇名、关键词为检索入口,用“公共图书馆”为检索词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49 855 篇,是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论文的18 倍;用“高校图书馆”为检索词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40 266 篇,是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论文的50 倍。这表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相关论文与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情况相比,从发文量来说远非理想状态,并且2011—2019 年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的发文量持续下降,原因之一是图书馆界对此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来源期刊水平较低。对发文量超过20 篇的期刊进行分析发现,核心或CSSCI来源期刊仅占28%,这说明来源期刊水平较低,需要提高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者的研究层次和研究质量。

5.2 研究队伍尚未稳定,合作研究有待加强

从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研究作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队伍不稳定。只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占比为86.98%(见表2),说明多数作者缺乏持续性的研究;另外,根据普赖斯定律,发文大于等于3 篇的为核心作者,共72 位,发表论文数占该领域文献总数的9.64%即270 篇(见表2),距离普赖斯定律中核心作者群50%还有很大差距。可见,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还未形成稳定的、持续的核心作者群。二是合作研究欠缺。合作研究有助于扩充、完善研究领域的知识背景,扩大研究范围,提高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然而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研究比率为14%(见表3),合作研究比较薄弱,研究者在今后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切实提升学术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5.3 研究视角有待拓宽,理论内涵尚需深化

从研究主题内容上看,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关于我国农村图书馆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农村图书馆主体的视角和个案研究为主,对农村图书馆的客体即广大农村居民的研究缺乏,对区域性的大范围农村图书馆研究,特别是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研究比较少。二是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诸多研究成果侧重于对当前农村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等,对农村图书馆的基本概念、范畴的界定以及立足我国农村图书馆这一主体结合其内涵进行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较少。

5.4 研究方法有待丰富,实证分析尚需创新

6 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转换研究模式,不断扩大、深化研究主题,创新研究思路,拓展研究领域,突破研究瓶颈,解决社会不断进步所带来的新问题,推动我国农村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图书馆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6.1 智慧互联,模式创新:加强农村图书馆融合发展研究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路径,研究融合发展方向,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融合发展路径体系,从而推动农村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29]。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融合发展:一是农村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融合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共建共享,实现纸质资源的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的共享共用,打通农村图书馆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图书馆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农村图书馆顺应时代变革,运用“互联网+”思维,立足于农村图书馆自身特色,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农村图书馆领域,借助其他行业领域的先进经验,从资源建设、服务模式等方面对农村图书馆进行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图书馆突破发展困境。三是农村图书馆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农村图书馆可以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地方文化资源和旅游的结合,探索农村图书馆和旅游功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农村图书馆的发展。

6.2 顺应时代,转变思维:加强农村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互联网+”时代,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图书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如何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个性化服务的研究和探索是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0]。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个性化服务研究:一是个性化主动推荐服务。农村图书馆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变化等数据,然后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服务,把优质、免费的文化资源送到农村读者群体身边,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寻找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发展路径。二是个性化数据挖掘服务。农村图书馆使用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农村读者群体的借书习惯、偏好和网络行为轨迹等有关数据记录获取用户数据,分析农村读者群体的阅读偏好,精准定位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以便为用户提供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三是个性化服务评价分析。建立个性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动态跟踪评价个性化服务效果,有效提升农村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优化农村图书馆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农村图书馆环境,最终有效提升农村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6.3 统筹规划,拓展服务:加强农村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当阅读推广随着移动互联网真正走进全民时代,对农村图书馆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农村图书馆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凝聚馆内外智力,积极探索,借鉴创新,根据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形成符合本馆特点的阅读推广活动系列品牌,促进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31]。笔者认为农村图书馆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阅读推广研究:一是加强农村少儿经典阅读推广。农村图书馆以培养少年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为目标,以农村图书馆为平台,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性别少年儿童的智力、心理、认知能力和特点,推荐优秀经典读物,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二是加强数字阅读推广。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阅读平台,围绕农村社会热点,利用自身学术资源优势,开展线上安全知识讲座、健康保健等多种活动,培养农村居民数字阅读技能,调动农村居民数字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居民的阅读兴趣,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农村图书馆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将农村区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与阅读相结合,开展民俗、名产、名胜等不同主题内容的阅读朗诵等活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本土特色文化阅读品牌,为农村居民学习传统文化搭建平台。

6.4 有章可循,逐步规范:加强农村图书馆管理体系研究

图书馆界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图书馆管理的研究现状,剖析问题的所在,积极改进,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促进规范管理,推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政策上进行研究。研究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规划、目标措施、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及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将农村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考核办法等纳入管理政策之内,保障政策落实和措施实施,构建农村图书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完善[32]。二是从技术上进行研究。将自动化管理等实用技术引入图书馆内部,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图书馆走上信息化道路,开发适用于农村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系统,多方位多模式培训现有馆员,加强农村图书馆的队伍建设,使图书馆不断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以科技手段来促进规范管理,有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期刊图书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