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人格:网络时代人的释放与补充

2021-03-10姜熠铭

视听 2021年3期
关键词:腐败人格现实

□ 姜熠铭 樊 琬

虚拟人格是网络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呈现出的一种人格。目前学界对虚拟人格的定义还未统一,主要的解释方向是从不同于现实世界人格特征的角度来展开的。而笔者认为对虚拟人格的阐述除了要有对“人格”本身内涵的把握,还应当把重点落脚在“虚拟”一词上。

一方面,在通常的解释中,“虚拟”往往被当作名词或形容词看待,从这个角度上它指向的是网络虚拟世界,这就表明了“虚拟人格”特定的生成背景与生成条件。但是,“虚拟人格”的生成手段和生成性质在其释义中却往往被忽略。

“虚拟”还具有动词属性,即虚拟还意味着一种动态的拟构,是人们出于一定的目的或需要而调集包括自我认知在内的其他因素进行设想构造的行为和过程。比如,在文学创作中,针对某个人物形象,作者总要结合自己对人物的认知、想象和一定的背景等因素来构设一个虚拟人格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推动创作价值的实现。虽然这里的虚拟人格与文学上的虚拟人格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在进行虚拟人格的构建过程上却存在相似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虚拟人格还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人格构设方面的行为及过程。即,这里的虚拟人格是指对人格的虚拟,是一个动态的行为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造的人格即名词意义上的虚拟人格。

既然虚拟人格有着这样的动态属性与内涵,那么在考量虚拟人格的成因时就可以充分挖掘“虚拟”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了。

一、释放与补充及其一致性

“人是集虚拟性和现实性为一体的生物。”①事实上,在网络出现之前,对人格的虚拟就已客观存在,它们主要凭恃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及其他具有信息记录、承载与传递功能的形式。然而,受到彼时媒介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虚拟的人格表现仍旧具有明显的内隐性。网络出现后,传播社交媒介出现前所未有的革新,在与其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下,这种局面开始发生改变。

释放,在这里应理解为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生存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人性与社会秩序、规则的冲突的束缚,人们自我意识的流动和情感的表达面临桎梏,他们希望通过某种途径实现个性的释放,以达到一种人格上的满足。网络的出现则为这种满足提供了有力支撑。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匿性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人们在进行网络行为时,容易在心理上将自我客体虚化。在角色扮演时,人们认为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存在明显的区隔,网络角色则更多地被理解为自我意识伸张的符号。基于此,并在需求心理的催化下,人们在网络上就愿意并敢于表露难以于现实中展现的行为。例如,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力、感到不满,情绪在内心逐渐堆积,为了有效释放并躲避现实中的制约,就有可能将这种情绪通过谩骂、攻击他人等方式发泄在网络上,从而给人留下不好的人格印象。近些年屡被提及的“键盘侠”“杠精”等网络名词就反映了这种出于情绪释放需求所呈现的虚拟人格现象,当他们在因“生活场域自卑空虚焦虑”而利用网络进行“价值的异域补偿”②时,人们也就从这一群体的表现中形成对其人格特质的判断了。

除了情绪释放这一动机,还有一种是为了打造自身良好形象的补充向虚拟人格。由于人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背景环境不同,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心理缺失感,并对自我产生不充分的认可,以及对自己有更完美方向的期待。人们希望透过网络世界、利用网络传播修补自身所谓的缺失以完善自我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从而形成一个满足要求的客我人格。因此,出于补充这一动机而进行虚拟人格拟构的群体往往对社会风尚有着明确的认知,他们往往会追求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人格倾向。网上热议的“明星人设”就是这种人格拟构的具体体现——在一些包装、公关团队出于某种目的的有意识操纵下,使用文案、影像等形式利用网络进行人格的宣传呈现。从普通个体方面看,QQ、微信等媒介的功能不再仅仅体现于信息交流方面,事实上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虚拟人格拟构的工具和平台,人们通过有目的选择、发布个性签名、动态以及对虚拟空间、名片的装饰来表露、展示不便于在现实中直接呈现的自我心迹和自我风貌,实际上这些行为都在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对网络虚拟人格进行着构建。

需要再次重申的是,这里把出于释放动机而拟构的虚拟人格称为释放向虚拟人格,把出于补充动机的称为补充向虚拟人格。两者相互区别,释放意味着压抑,补充意味着不足,释放以自我人格压迫情绪的出现和发展为驱动力,它体现出冲突、束缚、不满的特征,不以实现现实人格的真正发展为目标;补充则以自我或社会推崇、赞赏的人格特征为导向,并在虚拟人格的拟构过程中体现出为自我现实人格的形象改善、提升而服务的倾向。释放与补充相互联系,具有一致性。事实上,虚拟人格的拟构无论是出于释放层面还是补充层面,无论有怎样的表现,本质上都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它们在根本上有着共同的出发点,即人格上的满足:虽然释放与补充两种动机带来了虚拟人格的不同表现,但目的都是解决人们现实人格所面临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需求。

二、虚拟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嵌入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网络与现实已经产生了难舍难分的交互关系。一方面,现实社会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也将社会内容映照在由网络搭建和支撑起的虚拟世界中;另一方面,网络嵌入现实生活,这种嵌入“不仅是作为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且是作为一种环境,一种生态”③,有力地影响着现实内容的演变。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加快深度交融。

同样的嵌入也发生在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上。人们在网络上谋求人格的自我满足,本身就基于现实中人格的状态,网络虚拟人格不是无关现实人格的人格状态。当人们不断从现实人格这里获取到虚拟人格拟构的“动力”时,虚拟人格背后的客我意义就逐渐从网络迁移到现实。“客我”是米德(Mead)提出的一个概念,鉴于虚拟人格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后的特点,虚拟人格也应当被认为存在着客我的意义。而所谓的迁移一是指他人对“我”的虚拟人格的评价认知影响到了“我”对自己现实人格的理解,比如一些人所呈现的虚拟人格产生了好的社会评价,导致自己忘乎所以、自我感觉良好;二是指自己拟构虚拟人格的过程中虚拟人格逐渐浸透到现实人格中,并逐渐使它原先的内隐性开始外示化,比如一些人虚拟人格所展现的趋好性形象影响到自己现实人格的表现,使得自己现实人格迈开了向虚拟人格看齐的步伐。

虚拟人格对现实人格的这种嵌入广泛存在,体现在对象的广泛上,它不受性别、年龄、阶级、职业等方面的限制,处于网络时代下的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着嵌入。这种嵌入具有稳定性,由于人格本身的稳定,虚拟人格在嵌入后就会呈现为一种稳定的存在,它所表现的本质特征难以受到各种影响而发生改变,同时一旦它成功地对现实人格进行了嵌入,它带来的基本表现也就会是稳定。这种嵌入具有长远性,它不是某一刻才会有嵌入,而是长期存在,并且它所诱发的影响也具有长远性,这是由嵌入的稳定性决定的,与嵌入时间的长远也相关联。这种影响的长远的结果是对人们思考判断、言语表达、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意义的作用。

三、语言腐败的警惕

语言腐败是近些年愈演愈烈的一种社会现象。该名词最早由英国人乔治·奥维尔(George Orwell)提出,指一些人出于某种目的而对语言偷换概念、曲解内涵。

网络世界中的语言腐败现象十分普遍,如对“女权主义”的腐败已经成为典型。一部分群体以极敏感与极“正义”的姿态出现在各种相关的网络新闻事件的评论区下,动辄将话题引入“女权”方向,在没有或无意了解事件本身及其真相的情况下,即对事件及当事人进行着“生死判定”。《韩国先驱报》曾发文称,“韩国20至30岁男性中,超过76%的人持‘反女权主义’观点,他们认为女权主义不再是单纯的主张性别平等,而是演变成一种性别歧视和仇恨”,而与此相呼应的是韩国爆发了“反女权运动”。

语言腐败行为所具有的特征是对真知的忽视或放弃。张维迎教授认为语言腐败产生的原因“就是语言里面都包含着价值判断,包含着道德判断,没有人敢公开地对这些善的好的行为进行直接地抵制,他就变相地用语言腐败来抵制它。”④如“女权主义”一般,其本身所应具有的内涵反映的是社会思想的进步,但在一些人的语言腐败下逐渐走向污名化,煽动了社会群体的对立,最终反而阻碍了它本身真正追求的实现。

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促使语言腐败的工具。网络世界环境下的语言腐败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虚拟人格,而这些被构造的网络人格背后则是被侵蚀腐败了的现实人格,他们很好地利用了网络的便捷和虚拟人格对现实人格的嵌入意义。扎根在网络社会的语言腐败潜移默化地催化着人格的异变,又通过异变为语言腐败的生存注入新的动力,如此往复循环,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语言腐败的力量越来越强,语言腐败者的目的正得到逐步实现,对此应特别警惕。

注释:

①彭扬.网络交往中的虚拟自我研究[J].东南传播,2014(02):83-85.

②冯方.“键盘侠”现象的透视及引导——基于20名在校大学生访谈的梳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9(10):91-97.

③冯务中.试论和谐社会中的虚实和谐[J].社科纵横,2008(01):5-7+12.

④张维迎.语言腐败导致道德堕落[J].决策与信息,2013(06):51-54.

猜你喜欢

腐败人格现实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漫画:现实背后(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现实的困惑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