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应时在公安院校学员入学选材中的应用

2021-03-09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因变量公安院校回归方程

魏 毅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特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公安院校学员招录过程中,在文化课程考试之外需要特定的加试。对报考公安院校的高中学生进行加试考核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对加试对象的身体素质和胜任未来警务实战工作的能力进行遴选。新形势下,面对公安一线实战单位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诉求,公安院校在对这些高中生进行文化课程以外的附加测试时就需要多方面考量。不仅要保持原有的身体素质测试,而且也要增加有针对性的心理认知能力方面的评估。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报考公安院校高中生附加测试的内容却只有体能加试,缺失有针对性的心理认知方面能力选材的权衡。实证研究已证实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认知测验分数之间的相似,可以用遗传稳定性来解释,并且父母遗传对个体幼年期和成年期的认知能力之间存在高度相关[1]。并且,心理指标遗传因素的研究成果为运动员的心理遗传选材提供了科学的支撑,这为公安院校学员科学选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相关研究成果汇总后发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都采用双生子之间相关的研究范式、收养子女与其生父母的相关以及其养父母的相关的研究范式,来估计心理指标的遗传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格和智力,并发现他们的遗传度都较高,而其他心理指标的遗传度研究较少;未来心理选材时,应更加注意遗传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因为遗传度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2]。更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神经影像遗传科学也通过人类遗传—人脑神经影像—认知心理评测这三方面信息的结合,辨别了个体间的差异,阐明了遗传变异、人脑结构或功能活动、认知心理之间存在相互关联或因果关系[3]。总之,现代体育学、医学、心理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为公安院校科学招录未来人民警察的实践中增加心理认知能力选材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生理机制上看,反应时是人体反射弧的反应速度快慢的反映。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个体反应时的快慢主要决定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中枢延搁和效应器的敏感程度,其中中枢延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利用反应时这种“人差方程”的原理去测试各种心理操作所用的时间,并提出了简单、选择、判断反应时三种类型[4]。因为,反应时是在某种任务情境中对刺激的快速应答过程的测量,它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发展水平、身心状态和完成任务时的认知信息加工能力,在认知心理学基础研究和实际测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可以间接反映个体内部信息加工能力、技能水平,能够直接影响许多领域的工作绩效,在需要复杂而且快速多变条件下迅速决策和操作,“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动作协调”“处事大胆果断”等这些心理品质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用反应时来测量[5]。值得关注的是,有关警务实战的研究也证实了,警察执法过程不是“法律+四肢肌肉式”的执法过程,而是基于法律规定和警务实战能力基础上的认知信息加工决策的执法输出,警务实战专家在信息认知加工处理、神经元反射、心理应对等与知觉预测相关的能力方面比新手强,执法更安全[6]。并且,公安院校也应该把培养警员具有高水平的认知信息加工和知觉预判能力作为当前警务实战人才培养测量和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7]。因此,公安院校学员心理认知信息加工能力的选材相关主题成为当前警务技能研究的热点问题。

反应时在职业选拔中应用已经很广泛,国内外已经把其认同为需要快速、准确反应职业能力的重要测评技术之一,对预测赛车手、飞行员、宇航员、运动员及特种军事人员等认知心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前期的相关实验研究也验证了反应时在高中学生报考军警院校体能选拔和测试的可行性[8]。但是,利用一定时期的纵向跟踪,探寻反应时与警院学员的警察体育课程的成绩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尚未展开。对该主题的研究可以解决公安院校招录高中生的加试中缺少认知心理能力选材测试的问题,使反应时在公安院校学员心理认知能力选材中合理的重视和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南京森林公安院校2015 级刚入学大一新学员156 人,测试时间2015 至2018 年。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学员都符合国家公安部政治部对新警录取标准的各项相关要求,全部被试均为右利手。

二、研究方法

借鉴已经被体育科学证实且非常成熟的运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测量技术展开相关纵向跟踪研究:首先,对刚入学的大一学员进行各项反应时测量;其次,跟踪测试这些实验对象在入学后3 年时间内的射击、体能、警务搏击、警察战术等警察体育课程成绩;再次,通过变量描述性分析、t 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对象简单、选择、判断反应时测试结果与这些大学生的警察体育课程成绩的逻辑关系;最后,筛分影响各警察体育课程成绩的相关反应时指标,为我国公安院校招录高中学生体育加试中增加简单、易行、高效的反应时心理测试指标提供参考。

(一)测试视觉反应时

1.视觉简单反应时

要求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小键盘的数字“0”(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双眼平视电脑屏幕正中心。在屏幕出现注视点“+”后准备按键应答,注视点持续时间为1 秒。注视点消失后,当出现数字“6”,需要迅速按小键盘数字“0”应答,按键后数字“6”消失,并出现黑屏1~4秒。相关程序不断循环,提前按键或数字“6”出现2 秒后未反应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为熟悉操作的练习过程,当被试熟悉操作过程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阶段,数字“6”出现8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2.视觉选择反应时

要求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测试键盘(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双眼平视电脑屏幕正中心。在屏幕出现注视点“+”1 秒后,随机出现数字“1”“2”“3”“4”,中的任一数字,要求被试根据出现的数字在键盘上迅速按下对应的数字键,按键后数字消失,并出现黑屏1~4 秒,接着在屏幕再次出现注视点“+”和4 个数字中的任一随机数字,提前按键或数字出现2 秒内未反应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可以进行练习,熟悉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4 个数字各随机出现2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3.视觉判断反应时

要求左、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小键盘数字“4”“6”(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双眼平视电脑屏幕正中心。当出现注视点“+”的1 秒后,随机出现数字“1”“2”“3”“4”中的一个数字,要求被试根据设置好的数字位置迅速判断随机出现的“1”“2”“3”“4”数字是否和先前设置的一致。一致按数字“4”键,不一致按数字“6”键,按键判断后数字消失,随后出现黑屏1~4 秒,提前按键或数字出现2 秒内未反应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可以进行练习,熟悉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4 个数字一致或不一致分别随机出现10 次,共8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二)测试听觉反应时

1.听觉简单反应时

要求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测试键盘的数字“0”(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双眼盯紧屏幕注视点“+”,双耳关注耳机的发声。在屏幕出现“+”后准备按键应答,当听到“咔”声音(声音持续1.6 秒)后迅速按键,按键后出现黑屏1~4 秒,接着在屏幕出现注视点和耳机发出的声音循环,提前按键或声音“咔”响过2 秒后未反应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为熟悉操作的练习过程,熟悉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阶段,声音“咔”出现8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2.听觉选择反应时

要求左、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小键盘(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双眼平视电脑屏幕正中心。在屏幕出现注视点“+”的1 秒后,耳机随机出现声音“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中的任一声音(声音持续时间1.6 秒),要求根据出现的声音在小键盘上迅速按下对应的“咔”的数目“1”“2”“3”“4”键盘数字,按键后出现黑屏1~4 秒,接着在屏幕循环出现注视点“+”和4 个声音的任一随机声音,提前按键或声音消失后 2 秒内未按键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可以进行练习,熟悉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4 个声音各随机出现2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3.听觉判断反应时

要求左、右手食指轻轻触碰到小键盘数字“4”“6”(控制压力,防止食指压力过大),视力平视电脑屏幕正中心。在屏幕出现注视点“+”的1 秒后,耳机随机出现声音“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中的任一声音(声音持续时间为1.6 秒),要求根据屏幕设置好的数字迅速判断随机出现的“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咔”声音是否和屏幕设置的“咔”声音响声的数字一致。一致左手食指按数字“4”键,不一致右手食指按数字“6”键,然后出现黑屏1~4秒,提前按键或声音响过2 秒未反应均视为错误应答,要求按键又准又快。正式测试前,可以进行练习,熟悉后按“回车键”退出练习,并开始正式测试,4 个声音一致或不一致分别随机出现10 次,共80 次,电脑自动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

(三)警察体育课程测试

射击、体能、警务搏击、警察战术等警察体育课程依据公安部考核标准,考核采用百分制,依据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察体育课程考核大纲,采取教考分离的原则展开测试。

三、研究结果

(一)变量基本情况

设置视觉简单反应时为变量 X1,视觉选择反应时为变量X2,视觉判断反应时为变量X3;听觉简单反应时为变量 X4,听觉选择反应时为变量X5,听觉判断反应时为变量X6;体能为变量Y1,警务搏击为变量Y2,射击为变量Y3,警察战术为变量 Y4,综合警务实战能力设置为变量 Y=(Y1+Y2+Y3+Y4)÷4。其结果见表 1和表2。

表1 研究对象视觉和听觉反应时情况(单位:ms)

表2 研究对象警察体育课程成绩情况(单位:分)

(二)变量的相关性确定

1.视觉反应时与警务实战能力的相关性

利用 SPSS22.30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双侧检验,计算变量X1、X2、X3与Y、Y1、Y2、Y3、Y4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见表3。

表3 视觉反应时与警务实战各类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X2与Y1的相关系数为-0.310,显著性水平P=0.085>0.05;X2与Y2的相关系数为-0.541,显著性水平P=0.011<0.05;X2与Y3的相关系数为-0.439,显著性水平P=0.012<0.05;X2与Y4的相关系数为-0.550,显著性水平P=0.001<0.01;X2与 Y 的相关系数为-0.659,显著性水平P=0.001<0.01。

X3与Y1的相关系数为-0.553,显著性水平P=0.002>0.01;X3与Y2的相关系数为-0.703,显著性水平P=0.001<0.01;X3与Y3的相关系数为-0.350,显著性水平P=0.049<0.05;X3与Y4的相关系数为-0.761,显著性水平P=0.000<0.01;X3与 Y 的相关系数为-0.794,显著性水平P=0.000<0.01。

2.听觉反应时与警务实战各能力的相关性

利用 SPSS22.30 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双侧检验,计算变量X4、X5、X6与Y、Y1、Y2、Y3、Y4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见表4。

相关矩阵见表2,所有变量均存在两两之间积差相关系数。根据上表可知X4与Y1的相关系数为-0.656,显著性水平 P=0.000<0.01;X4与Y2的相关系数为-0.385,显著性水平P=0.038<0.05;X4与Y3的相关系数为-0.175,显著性水平P=0.339>0.05;X4与Y4的相关系数为-0.404,显著性水平P=0.022<0.05;X4与Y 的相关系数为-0.490,显著性水平P=0.004<0.01。

表4 听觉反应时与警务实战各类能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X5与Y1的相关系数为-0.457,显著性水平P=0.009>0.01;X5与Y2的相关系数为-0.394,显著性水平P=0.025<0.05;X5与Y3的相关系数为-0.674,显著性水平P=0.000<0.01;X5与Y4的相关系数为-0.272,显著性水平P=0.132>0.05;X5与 Y 相 关 系 数 为-0.661,显 著 性 水 平P=0.000<0.01。

X6与 Y1的相关系数为-0.470,显著性水平P=0.007<0.01;X6与Y2的相关系数为-0.481,显著性水平P=0.005<0.01;X6与Y3的相关系数为-0.698,显著性水平P=0.000<0.01;X6与Y4的相关系数为-0.393,显著性水平P=0.026<0.05;X6与 Y 的相关系数为-0.740,显著性水平P=0.000<0.01。

根据表1 和表2 我们可知,变量X1、X2、X3、X4、X5、X6与变量Y1、Y2、Y3、Y4、Y 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变量的直线相关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反应时影响警务实战能力回归方程的方程的确定

1.反应时影响警务实战能力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的设置

以实战能力总分为因变量Y,X1、X2、X3、X4、X5和X6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步剔除自变量获得系列回归方程如下。利用Analyze 分析中的Linear 选项,选择逐步剔除法进行回归方程的有效性检验。分步剔除自变量获得系列回归方程见表5。

表5 方程的进入或剔除变量

回归输出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2.反应时影响警务实战能力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筛选

根据表6 输出的四个回归方程,利用判定系数R2对四个方程拟合优度进行调整后拟合优度对比。

根据表6 可知:4 个模拟方程中,模拟方程四的调整后判定系,达到最大,故认为方程四拟合优度最高。

表6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点比较

3.反应时影响警务实战能力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程分析表

根据表7 结果显示,四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P 值都<0.001,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间都存在显著性的线性关系,四个模拟方程都有效。

表7 四个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差分析

4.反应时影响警务实战能力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对各模拟方差的各回归参数进行t 检验,验证各部分在方程中预测因变量的贡献作用,见表8。根据表5 可知,X2、X4、X5对预测方程的因变量的贡献不大,于是将3 个自变量从回归方程中剔除。综合表8 可以获得三元线性回归方程为,依据表5 代入a、b1、b3、b6数值获得方程0.023X3-0.022X6。

表8 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四)反应时影响体能回归方程的确定

同理建立一个以反应时自变量Xi(i 为1、2、3、4、5、6),因变量Y1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过程。对因变量的5 个显著性相关变量Xi 进行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依据显著性水平P<0.001 进行回归分析。因为调整后拟合优度比较=0.553 达到最大,所以选择方程,根据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最终获得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

(五)反应时影响警务搏击回归方程的确定

同理建立一个以反应时自变量Xi(i 为1、2、3、4、5、6),因变量Y2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过程。对因变量的6 个显著性相关变量Xi进行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依据显著性水平P<0.001 进行回归分析。因为调整后拟合优度比较=0.502 达到最大,所以选择方程,根据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最终获得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

(六)反应时影响射击回归方程的确定

同理建立一个以反应时自变量Xi(i 为1、2、3、4、5、6),因变量Y3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过程。对因变量的5 个显著性相关变量Xi进行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依据显著性水平P<0.001 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拟合优度比较=0.505 达到最大,所以方程,根据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最终获得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

(七)反应时影响警察战术回归方程的确定

同理建立一个以反应时自变量Xi(i 为1、2、3、4、5、6),因变量Y4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过程。对因变量的5 个显著性相关变量Xi进行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方差分析和回归参数及其显著性检验,依据显著性水平P<0.001 进行回归分析。因为调整后拟合优度比较=0.565 达到最大,所以选择方程,根据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最终获得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

四、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警察院校学员入学后多年的长期纵向跟踪,发现反应时这一变量对警察院校学员警务实战能力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相关性。前人的研究也证实,纵向跟踪研究对于某个心理指标的遗传度随个体发展的变化情况,探讨遗传度的变化对于心理选材尤为重要[2]。公安院校学员入学后,在警务化管理环境下,他们的后天发展环境基本相同,先天的遗传心理因素对学员的未来警务实战能力影响就更加不容忽视。正如刘建榕的研究指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遗传是发展的基石,环境是决定这一基石在潜在范围内的选择;不能因为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就简单抹杀了环境的作用,也不能因为环境的研究成果就忽视了遗传的选择功能;个体培养的环境干预时必须首先考虑到个体的遗传特性,在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施以相应的环境影响,力求在个体遗传特性与环境影响之间达到最佳的拟合[9]。本次纵向追踪实验,利用多年生活在相同的警务化管理环境的公安院校学员的反应时与警务实战能力关系展开测试,很好的控制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更科学的检验了反应时遗传因素与公安院校学员警务实战能力发展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为确立反应时在高中生报考公安院校加试中作为心理认知选材测试项目提供了科学的借鉴和参考。

五、结 语

综合实验结果可知:反应时自变量X1和X4可以做作为公安院校招生因变量 Y1的选材指标;反应时自变量X1和X3可以作为公安院校招生因变量Y2的选材指标;反应时自变量X2、X5和X6可以作为公安院校招生因变量Y3的选材指标;反应时自变量X6可以作为公安院校招生因变量Y4的选材指标;反应时自变量X1、X3和X6可以作为公安院校招生未来警务实战能力因变量 Y 的选材和预测指标。总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环境和遗传影响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两者在人才心理发展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学员招录时候要充分意识到反应时心理认知遗传因素选材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猜你喜欢

因变量公安院校回归方程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谈谈如何讲解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精心设计课堂 走进学生胸膛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