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随新时代发展步伐 打造特色型农业院校

2021-03-08本刊编辑部

世界教育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科农业教育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天津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培育)高校,是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自建校以来,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面向上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从传统农业到城郊型农业,再到2000年整体调整为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与此同时又成功实现了“两个延伸”,一是从服务农业“产中”向服务农业“产前”和“产后”延伸;二是从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农民延伸。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形成了“以农为本,育人至上”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基层、面向‘三农、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铸就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強不息”的天农精神,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合作之路。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紧贴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为深入了解学校取得的成就及农业教育相关问题,本刊对天津农学院党委书记孙守钧教授进行了专访。

一、农业院校应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

《世界教育信息》: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您认为农业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该负起怎样的重任?天津农学院未来会有怎样的打算?

孙守钧:农业离不开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实际上是各种生态因素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中,每一种生物群落都具有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首当其冲的是农业,进而是人类受到伤害。农业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都与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紧密关联,生态学是必修课,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业院校理应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特别是在生态环保新理论和新技术研发应用、生态文明法规政策研究、生态道德教化、生态文明传播和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以及推进社会进步等方面不负使命。农业院校大多已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走多学科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农工、农理、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天津农学院已定位为都市型农业高校,围绕着都市型农业的四大功能,即生产、生活、生态和教育,坚持以农学学科为主体和优势,并根据未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进行改造提升,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围绕农学学科所需进行关联建设,突出与农科的交叉,实现农学学科“融合化”,非农学科“农学化”。学院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生物种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提升都市型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教育功能,凸显其战略地位和价值,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作用,将新知识和新技术迅速推广出去,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新农科”要推进农科与理科、工科

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的深度交叉融合

《世界教育信息》:在教育部的部署下,53所涉农高校共谋新农科建设发展,签署了《安吉共识》。您如何看待“新农科”?未来天津农学院有怎样的打算?

孙守钧: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不但肯定了涉农高校的贡献,也提出了希望,更重要的是指明了方向和所肩负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大有可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本分。

“新农科”建设是战略部署。这是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农业农村形势和未来发展需要后提出来的,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来的。当前的农业农村发展有几个约束因素:一是资源利用已达到自然禀赋的极限;二是农村农业从业人口减少,而且不可逆转;三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低;四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短板,所需人才匮乏;五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逆转。而解决上述问题,除政策外,只能靠人才、靠科技。传统农林学科人才培养的知识域和科技创新的覆盖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目前已难以支撑,特别是在创新生产方式、适应新业态上能力不足。“新农科”的出现是适应经济社会新需求的必然产物,设立新的农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农科专业,推进农科与理科、工科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的深度交叉融合,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

天津农学院在推进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过程中,对传统农科已经进行过改造,其方向与“新农科”目标一致,但深度不够。结合“新农科”建设,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适应需求、塑造未来”的思路,举全校之智,充分调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预测经济社会未来需求,特别是现代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二是改造传统专业,明确“新农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新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重点将生物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管理学、经济学融入涉农专业。三是设置面向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未来技术的新兴涉农专业。形成以产业发展趋势为引领、基础宽厚、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新农科”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强化通识教育、突出学科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的“新农科”课程体系。四是实施农科教协同育人工程,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水平涉农企业合作,建设一批教育合作育人示范基地、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新农科”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立“新农科”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五是针对“新农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立“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改专项,深入开展“新农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新农科”的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探讨地方高校“新农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六是深化课程内容改革,打造一批符合“新农科”特色,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的“金课”。七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以上内容,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在进行中。

三、产学研合作需要加大科技工作者培训力度、提升科技人员的市场运作能力

及体制机制创新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农学院有哪些举措?

孙守钧: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一直做得很好,从国家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多方面鼓励产学研合作,实现了从新成果、新技术的研发到成果转化的链条对接。目前看,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个体经营户存在认知滞后问题,但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相对较好。解决这个问题,除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大培训力度外,也需要提升科技人员的市场运作能力,还需要体制机制创新助力。

天津农学院是靠产学研合作起家的,现在走的是“政产学研用”之路,在产学研的基础上又向两端进行了一体化延伸。我们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把准科技研发的方向。学校将涉高等教育、涉农、涉及脱贫攻坚的党中央国务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作为各级党组织的必学文件,在搞清楚、弄明白政府要干什么的前提下,学校积极推动落实。二是校企合作,提高科技研发的针对性。校企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积累了一些经验。起初是“企业出题,学校答题,成果共享”,调动了企业主动合作的积极性。后来是合作共赢,通过建平台、建基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和科研锻炼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目前,天津绝大多数的较大规模涉农企业都有我校的贡献,一部分还是从小到大扶持起来的。三是鼓励下沉,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学校党委号召,“一人一企或一人一村”,以各类科技特派员为主体,带领团队,自找对象,“帮企、帮村、帮产业”,对这批教师有考核、有激励,成果转化收益80%以上自主分配。四是内外合作,实现行业领域的协同性。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参与一些重大项目的研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五是灵活组团,实现科技研发的系统性。打破教师身份的院系藩篱,根据研发需要自由组建研发团队,承担一些需要多学科支撑的系统性大项目。为了彻底解决校内体制障碍,我们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下设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多个部门,根据需要自由选聘校内外专家,不受年龄和身份限制。乡村振兴研究院针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现状及国际发展趋势,以我校优势学科为技术依托,通过平台建设、专家库、科技成果、企业需求库等核心业务,提升服务能力、拓展辐射能力、增强造血能力、形成集聚效应,加强对农业产业的技术引领、技术服务和技术集聚,探索技术转移创新之路。

乡村振兴研究院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全国,以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为导向,组织专家带成果和品牌对外合作。探索“产学商联合”“一中心加两基地”模式,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市场转化运行机制。以创新管理体制为契机,以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目标,形成完善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及激励机制,打造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通向市场的转换器、具有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能力的技术服务平台,致力于解决京津冀地区农业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四、推广农业文化遗产要了解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农业高校的党委书记,您认为应该怎样推广农业文化遗产?

孙守钧:农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十分有意义的。古老的农耕技术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用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了对土地的永续利用,这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本源基础。

推广农业文化遗产,要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产品丰富、技术体系完善。在高校中加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课程,讲好农业文化遗产这堂鲜活的历史课,是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传播、发扬的良好途径,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农耕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农业。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学农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农教育课程中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教育,有利于在中小学中普及农业知识、传播农耕文化、涵养农业素养、体会中国古老文明的精髓和智慧。

將农业文化遗产推广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打造好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从全产业链出发,重视遗产的系统性。将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美食、文化创意相结合,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的突出点、核心价值等资源禀赋,探索出农业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创产业发展等多元推广模式。

五、健全保障机制、农业与师范院校结合、职前职后培养并重、专兼结合、设立学农基地,助力农业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养

《世界教育信息》: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其中农业自然类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熟知农业各类知识的师资。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这样的师资力量?

孙守钧:为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培养工作,我认为主要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第一,健全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培养以农业及近农专业毕业生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开设农业和教育学科课程,培养相关专业毕业生作为中小学农业自然类课程的专职教师。保障高等农业教育能有效地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政府、社会和学校在该工作中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提供保障。

第二,农业高校与师范类院校强强联合,提升农业自然类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农业自然类课程的教师职业具有典型的“双专业”特性,需要熟知农业学科背景知识和教育理论。因此,在教学课程设置中既包含必备的农业专业知识,也需要涵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基本知识。农业院校应与师范院校加强合作,共同探索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借助师范院校的优势,在为农业自然课程选择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节、制作教学用具方面开展重点合作。

第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重,坚持做好现有师资的继续教育。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担任课程的教师也大多为兼职,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不均衡。坚持继续教育,利用好职后培训,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借助职后培训机会,搭建各校教师沟通交流平台,互学互教、扬长避短,帮助教师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专兼结合,从基层农业技术员和农业高校青年教师中挖掘资源,充实教师队伍。综合实践课程就其“综合”二字来看,是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强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基于此,可以邀请农业技术员以及农业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到校做专题讲座,一方面可充实中小学此类课程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普及农业知识、传播乡土文化。

第五,建立学农基地,利用农业高校的实习试验农场和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建立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在满足农业劳动教学需要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生活和运动的需要。

六、天津农学院

将致力于服务国家“三农”事业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就未来天津农学院的发展规划做一下展望。

孙守钧:天津农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学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倡仪,紧密结合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国际合作,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努力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强化办学定位,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坚持立足天津,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服务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培育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培养农科应用技术,服务涉农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农为本,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

二是优化学科结构,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促进“新农科”建设和新兴学科增长,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新农科”学科生态群。瞄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尽快将成熟技术引入农业中来。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天津市“三农”事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适应现代都市型农业需要的应用类学科。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高层次农科应用人才。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提高、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国内高校间、国际间学生互派互访、交流访学,构建与高水平应用型农业大学相适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加强校内外协同创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注重顶层设计,紧紧围绕“三农”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解决国家和天津市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和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大力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由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涉农领域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取得新突破。

五是继续做好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学校在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基础上,充分依托我校学科专业、人才智力、科技项目、综合平台等资源,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集聚群、人才输送供给端、高端人才汇集地、科技创新动力源、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为提升天津市涉农各区以及京津冀区域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学校现与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保加利亚鲁班工坊、与塔亚武理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神农学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技术技能交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七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把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拥护党的纲领、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和学校事业进步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

猜你喜欢

农科农业教育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农科种猪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