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1-03-08周洋丽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文化

周洋丽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并以其独有的特征使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大学生这一群体与新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形式和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受到新媒体文化的影响。研究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新媒体应运而生的新媒体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大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较大。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主要的使用群体之一,在今天,已逐渐成为新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数字化生活几乎覆盖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媒体开放性、互动性、实时性、主体选择性等特性给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大学生产生积极、进步、健康有益的影响,但是个别大学生由于自身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缺乏对新媒体文化的正确认知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媒体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群体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与祖国的发展同向同行。

因此,文章在研究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教育对策,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文化具有即时性、多媒体性及共享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并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新媒体文化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及沟通交流便捷的特点,大学生热衷且擅于运用这些新媒体技术手段来了解外界新鲜事物。从课堂、书本汲取知识的传统学习形式逐渐发生转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软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加强师生课堂外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获得感。

新媒体文化内容广泛,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书本,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海量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锻炼了自主选择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创业,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减轻了学费负担。同时,通过创业,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社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人生的职业规划,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新一代的大学生好奇心强,掌握新事物的主动性大大提升,新媒体文化由于自身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的特点,更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然而,个别大学生由于自身尚未具备科学的辨别能力,缺乏对新媒体文化的正确认知和选择,在使用新媒体、了解新媒体文化时,容易沉迷其中,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媒体文化积极作用的发挥。

新媒体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有效提升对新媒体文化的价值引导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国内的主流文化、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也有来自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等,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日益多样化。

因此,有效发挥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必须要对新媒体文化的内容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时刻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政治思想、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引导新媒体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文化的载体作用,特别是当前比较广为传播、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短视频。有关部门要引导此类短视频文化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发展,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正能量内容,使得新媒体文化能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健康的信息环境和优秀的教育资源。

搭建大学生新媒体文化的教育平台

在学校内利用新媒体搭建大学生教育平台,创新和扩展大学生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渠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较多社交网站或交流平台的出现,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友和展现个性的重要渠道。开通和利用学校官网的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及时发布和传递国家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及学校自身的重大活动信息,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大事、社会民事及校园新闻,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同时,挖掘校园里、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将一些优秀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制作成微视频,上传到校园官方网站或各大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使大学生接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最终提高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新媒体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使新媒体教育平台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有利于确保该教育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形成一支不仅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能够准确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而且具备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能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和方法来开展人才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大学生好奇心较强,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并伴随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已然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和大学生相比,高校教育工作者使用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意识较为薄弱,且主动性不强,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大学生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新的时代要求,主动应对新媒体文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提高对新媒体文化的认知能力,强化互联网思维,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了解并使用经常更新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引入教育教学体系,扩充教育资源和途径。善于学习和运用互联网,创新方式方法,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个性特征及价值追求等,最终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利用新媒体文化,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和理论水平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文化的使用者、传播者,新媒体文化要发挥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素养和理论水平更是尤为重要。因此,减少和削弱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要以大学生自身的基础理论学习为出发点,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在提高理论素养的基础上,自觉养成明辨信息真假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大学生每天通过网络学习、娱乐、接收和了解外界信息,使用网络工具的频率较高。因此,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合理规划上网时间,避免在网络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认识水平以及规范行为表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新媒体文化承载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了快速、有效地传播。新媒体文化作为大学生一大教育载体,因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且被广泛认同和接受,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大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载体,主动发掘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内容,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有效提升教育成果,充分运用新媒体文化使高校育人工作“活”起来,更具时代特色和吸引力。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