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龙舟文化的传承困境与思考

2021-03-08劳承武北海职业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龙舟一带一路

劳承武 北海职业学院

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对龙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认同危机、价值缺失、传承场萎缩等困境进行探究,文章站在全新的视角,提出通过重构龙舟文化、开拓传承路径、创建新的传承场等创新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以破解当前困境,为龙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作为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的双核战略,“一带一路”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人文交流为支撑,以开放包容为理念的重要内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龙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建设为其传承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但目前我国龙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各种传承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的传承和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社会变迁导致龙舟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倾向性的共识和认可。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人们秉承共同的文化理念、遵循共同的文化行文规范、追求共同的文化理想。随着社会的变迁,多元文化碰撞使文化认同的“先天”稳定性被打破,人们原有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龙舟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人们把对英雄的尊崇、对神灵的敬畏寄托于龙舟竞渡的文化层面上,通过祈雨求丰的祭祀以及端午节等特定的文化符号建立共同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系,进而形成特定的文化共同体。龙舟文化具有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俗习惯紧密相关的“原生态”特征。社会环境更迭,龙舟竞渡的原生态文化环境被打破,脱离“母体”,蕴含其中的原始宗教色彩也逐渐褪去,现代文明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取而代之。此外,现代奥林匹克的兴起和发展使现代竞技体育成为主流体育文化,龙舟运动的竞赛属性被放大,龙舟竞渡从传统的民俗活动演变成竞技赛事,龙舟文化不以竞技为目的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被弱化。为了适应竞技要求,龙舟的制作也不再遵循传统的方式,龙舟所承载的生命内涵不复存在,人们对龙舟精神信仰般的敬畏之心也随之逐渐消失。社会变迁带来的多方冲击,使人们龙舟文化认同面临极大的现实挑战。

时代发展导致龙舟文化价值缺失

中华龙舟运动是一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其精神内涵是中华文化最为深层次含义的呈现。传统龙舟文化源于华夏氏族原始的图腾龙祭文化。先民通过龙舟竞渡中各种相对固定而又复杂丰富的仪式表示自己的虔诚之心。这些仪式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是因为它的背后有着信仰和意识形态的支持。龙舟文化价值的塑造得益于龙舟竞渡应有的仪式存在。如果龙舟活动的仪式被简化甚至被舍弃,龙舟文化原有的意蕴将难以得到充分展现和阐释。

时代发展,在商业利益、价值多元化的作用下,龙舟竞渡走上了“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的道路。传统的龙舟赛应由划龙船和夺锦标2个部分前后相继组成。而现在大多的龙舟活动仅保留了划船的这个介于开场和仪式高潮的夺锦标之间的过渡环节。开场的称船、点睛等开船礼也被裁判员的鸣枪声简单代替,充满美味烧肉、甘醇美酒的庆功龙船饭也被标准化的颁奖典礼取代。传统赛龙舟中代表庄严、悬念、欢乐等具有戏剧叙事性的主体仪式逐渐瓦解,参与者和观众都无法深入体验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重形式而轻内容的龙舟活动,导致龙舟文化的价值出现严重缺失。

自然环境变化导致龙舟文化传承场萎缩

传承场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空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其实质就是文化传承环境。这里所说的传承场特指实在的物质空间,如丛林、水域、村寨等。

龙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都依托于水,是一种以水为母体的传统体育文化。水域就是龙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场。龙舟训练和竞赛都需要比较平静、开阔的水域,水深方面也有具体的要求,没有良好的水域环境就没有办法开展龙舟活动。由于自然环境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更多污染物,比如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被冲进溪流,有害细菌生长繁殖,影响水质和水环境,适宜龙舟赛事的水域大幅减少,训练场地也随之出现了缺失,直接限制了龙舟运动的发展。龙舟文化传承场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龙舟活动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天气、气候。我国端午龙舟竞赛就是为了利用早汛期雨量较大,河流中水量充足与气候转暖,适于开展水上运动的有利气候条件。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据《中国气象报》报道,近50年来,我国暴雨日数呈现增加趋势,短时强降水事件频率增加。极端天气造成部分天然龙舟运动竞赛场所的水太深,危险性大,不适宜比赛。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龙舟文化传承场迅速地趋向萎缩。

龙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重构龙舟文化,化解龙舟文化认同危机

龙舟文化的灵魂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其中的一些价值观念由于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淘汰,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具有跨时代、跨民族、跨地域价值的,是符合当代社会价值的。龙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团结协作、拼搏争先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天人合一,与自然共生的态度是和谐发展的体现。我们应该深挖龙舟文化的内涵,用辩证的眼光整理龙舟文化中科学的、积极的文化要素并进行重构。用时代话语诠释传统文化,锻造出具备民族性也符合时代精神的龙舟文化。

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让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成为常态。龙舟文化面对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带来的冲击,我们不能为了传承而盲目发展原有的传统龙舟文化,而是需要处理好“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培育文化自觉,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用“拿来主义”的精神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龙舟竞技文化,提高龙舟文化的吸引力。

开拓传承路径,实现龙舟文化创新回归

龙舟文化发展到今天,其实质就是一个漫长的传承过程,有效传承得益于传承路径的顺势而变。但龙舟文化的主要传承路径还是竞速比赛和民俗活动,既传统又单一。同时,竞速比赛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文化价值的严重缺失;民俗活动由于安全、资金等各种原因难以坚持如期举行,龙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实现龙舟文化的回归,开拓符合时代特点的有效传承路径已经势在必行。

“一带一路”背景下,龙舟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国际接轨,建立新的传播理念,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优势,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传播路径,让龙舟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深入挖掘龙舟文化的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全面展示龙舟文化,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龙舟文化,甚至成为龙舟文化的推广者;利用龙舟赛事推广龙舟文化,组织世界范围的表演赛和龙舟赛民俗仪式文化巡演,充分利用龙舟竞渡的特点建立龙舟文化品牌;同时,还可以整合龙舟竞渡习俗地区的旅游资源,利用“一带一路”文化推广活动推出以龙舟为题的特色文化旅游,促进龙舟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在国家多项政策推动下,青少年的健康和体育锻炼问题成为各方焦点。对于高职院校,大课间就是最佳的锻炼时间之一。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纷纷推行特色课间操。借此契机,创编龙舟主题课间操,寻求龙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创新传承路径。将抽象的龙舟文化具象化到课间操创编上,提炼龙舟竞渡富有节奏感且刚劲有力的技术动作,结合其中富有文化内涵的祭祀动作,形成一套兼备健身性、民族性、表演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且符合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课间操。在创编中,还可以提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龙舟文化中共通的元素,阐释其异质创新的元素,激发文化共鸣。从而将其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高职院校,让高职学生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推广者,龙舟主题课间操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加深彼此认识,凝聚价值共识的使者,助力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龙舟文化创新回归。

创建新的传承场,推进龙舟文化传承多元化发展

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龙舟文化的传统传承场逐渐趋向萎缩。为满足龙舟文化传承的需求,龙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路径不断变化,多元化的传承场应运而生。其中,高校和互联网成为创建焦点。

高校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开设龙舟选修课程以吸引学生走进课堂,走近龙舟文化,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龙舟精神的内涵。高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组建龙舟运动队,龙舟队秉承体现龙舟传统内涵、紧握时代脉搏的原则训练和比赛,站在新的高度解读龙舟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龙舟文化的发展。高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可以建立龙舟协会,通过开展龙舟主题交流活动,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促进院校间交流,借此推广龙舟文化。让高校成为传承龙舟文化的新基地,高校师生成为龙舟文化的推广者,助力龙舟文化传承的多元化发展。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传播方式。对龙舟文化的传播而言,也是一个广阔且能够持续推广的宣传平台。互联网平台具有开放性,可以推广龙舟文化主题电影,借助影像展现精彩的文化风俗;互联网平台拥有共享性,可以宣传龙舟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和活动,打造龙舟文化品牌;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则可以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形式科普龙舟文化知识,活化传承龙舟文化;互联网平台的即时性可以进行龙舟文化主题在线教育、文化交流论坛,增进人们的文化自信,架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内外交流的桥梁;互联网平台交互性强,可以开发龙舟文化主题互动游戏、体验App等等。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创建成为全新的龙舟文化传承场,从而实现龙舟文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传承和发展的全新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为龙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利用“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良机和资源优势以及龙舟竞渡的自身优势,本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初心,树立全新的理念,促进龙舟文化的多元化传承,加快龙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龙舟一带一路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屈原 端午 龙舟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龙舟
《金娃——龙舟》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端午节,看龙舟
浅论龙舟竞渡对民族认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