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衣设计》课程融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实践

2021-03-08陈晓英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成衣蜡染苗族

陈晓英 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文章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服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梳理,并结合《成衣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该课程教学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出具体的教学引导和实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要“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教学,是作为民族院校服装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贵州民族大学因位于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且该地区非遗文化项目众多,其中苗族传统服饰中蕴涵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经过前两年的文化积累,将融入非遗项目的《成衣设计》课程开设在大三下学期。该门课程的教学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与课程联系紧密的苗族传统服饰非遗项目,这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苗族服饰非遗文化,同时也为相关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以期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苗族传统服饰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同胞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关于苗族文化、历史记忆和服饰制作技艺的集合体,其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查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发现,与贵州苗族传统服饰相关的非遗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苗族蜡染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分布在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等地区,是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苗族蜡染在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其中丹寨苗族蜡染以自然纹为主,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织金苗族蜡染则以几何螺旋纹为主。蜡染主要用于苗族传统服装中,是苗族服饰中重要的装饰技艺。

苗绣

苗族刺绣种类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苗绣包括了雷山、花溪、剑河、台江、凯里等地区的刺绣,涵盖了像绉绣、辫绣、双针锁绣、挑花、锡绣、破线绣、平绣、堆绣等所有苗族刺绣技艺。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苗族女性的衣服,其主要分布在衣袖、门襟、领子、肩部等部位,和蜡染一样构成了部分地区苗族服装的主体装饰。

织锦

苗族织锦主要有锦布和花带两种。锦布作为面料的一种,可以直接用来制作服饰或其他生活用品,而花带则单独运用或和其他绣片一起共同装饰苗族服饰。因此,苗族织锦也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与苗绣、蜡染一起共同装饰着苗族人的服饰。

剪纸

苗族剪纸俗称“苗族花纸”“剪花”“绣花纸”,是苗族刺绣的底样和蓝本,其艺术性在刺绣中得到了丰富和延伸。因此,剪纸也是苗族刺绣和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中包含的大量图案、纹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苗族历史和生活风俗的珍贵形象资料,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苗族服饰中的非遗项目,涵盖了服装设计中的工艺元素、面料元素、图案元素等,同时这些项目中还包含了丰富的色彩元素甚至造型元素,这些都可以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融合。

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衣设计》课程实施过程

《成衣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成衣设计需求的知识。将苗族服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苗族非遗元素,并使之与现代成衣产品进行结合,以拓宽这些元素的应用范围,达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目的。该门课程主要分以下模块进行:

课程模块一:了解与调研苗族服饰中的非遗元素

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瑰宝,苗族蜡染技艺、刺绣、织锦和剪纸等多项技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该模块中,教师应先对相关非遗元素进行理论上的讲解,然后让学生选取不同的元素深入调研,最终把学生收集到的关于这些非遗元素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共享,从而形成不同资料集以备设计成衣时使用;也可针对某种元素进行实际操作,如堆绣或绉绣等,使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这些项目的操作技巧,并领略其蕴含的精髓和文化内涵。

课程模块二:针对成衣市场进行调研

该课程最终是让学生进行成衣产品开发并创立品牌。在产品开发之前,需要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常被看作是探索设计之旅的起点,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为展开设计的创意理念而进行的资料搜集和整理,或者是为特定的设计主题而作的调查、分析。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市场调研是他们直观了解服装品牌、获取流行资讯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在进行成衣产品设计时必要的前期工作。在该模块中,针对成衣设计的要求,教师应组织班级的学生每两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市场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流行趋势调研

服装的流行可以反映出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人们的审美倾向和文化面貌。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只有透彻研究服装流行的趋势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时尚的脉搏,了解消费倾向,设计出畅销的产品。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季时装周的高级时装与高级成衣发布、流行情报杂志的信息发布、专业权威机构的预测,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网站对流行色、面料流行趋势以及流行元素的收集和分析,甚至时尚达人的穿着等等,以掌握当季的流行信息。

2.品牌成衣调研

该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品牌对其进行当季服装的调研,通过详细了解该品牌的理念、定位、风格、消费群体、产品类型等方式,对当季成衣情况,包括主题、色彩、面料、图案、廓型、款式、细节等进行掌握,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撰写出分析报告。通过市场调研,可以帮助学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成衣到底该如何设计才能符合市场需求,才能与流行趋势相吻合。在该环节中,学生需重点观察品牌服装产品选用了哪些流行要素,不同品类的服装选用何种面料,其面料性能如何,运用了何种工艺、图案以及如何运用等等。

课程模块三:选取苗族非遗元素进行品牌成衣模拟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关于苗族非遗元素以及流行趋势和品牌信息的掌握,要求学生结合非遗元素自创品牌,完成当季的产品开发设计。学生可以从这些产品中选取某一个或多个苗族非遗元素进行合理运用,比如选取蜡染或者刺绣工艺,通过手绘或电脑绘图的方式绘制出所创品牌的产品效果图和款式图,但所用非遗元素必须要表达明确、到位;也可以通过文字表述所用非遗元素是如何与成衣产品进行融合的,以此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应用能力和传承创新能力。

课程模块四:成衣制作展示

成衣制作展示最能检验设计效果。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选取自己设计的最满意的一套成衣进行制作,这不仅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完成度,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结构设计与工艺手段对设计的提升作用。同时也可以展示出民族非遗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呈现的最终效果。此外,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项目与苗族人的现代生活逐渐脱节,很多苗族服饰非遗项目在传承上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在《成衣设计》课程中融入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一方面可以传承和传播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苗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非遗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具有非遗文化特征的品牌意识和创新设计意识,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传承与创新地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情怀,以为创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品牌储备更多的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成衣蜡染苗族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探讨
素色成衣,苎麻成筑——麻霖生活美学空间
极致未来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