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论语》

2021-03-08

文化产业 2021年27期
关键词:季氏颜回评析

《论语》 雍也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他的采邑费地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就会跑到汶水之北去了。”

【评析】宋代大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为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也就是说,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只有抱着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伯牛生了病,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我快要失去你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 !”

【评析】这一章孔子以极其沉痛的语气与他的得意门生冉伯牛诀别。最令人痛心的是,好人得恶病,孔子只能归之为天命。孔子虽为圣人,但对生老病死也只能一筹莫展。他对伯牛的不幸牵挂、担忧、焦虑,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这一章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其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不得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了。”

【评析】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作怪,所以对他提出了批评。

猜你喜欢

季氏颜回评析
有话如是说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评析复数创新题
颜回偷食
颜回之乐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自比乌龟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