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探索与研究

2021-03-08冯双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201112

文化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顶层图书馆标准

冯双双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上海 201112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数据治理得到了广泛关注。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要应重视数据治理。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是以数据为基本表现形式,数据构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运行的血液,数据质量关系到信息系统的价值体现。数据治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提高数据服务质量;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用活数据资源,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

二、数据治理相关研究

(一)数据治理的概念

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并不是一个新生名词,关于数据治理的定义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国家标准GB/T 34960.5-2018[1]《信息技术服务 治理 第5部分:在数据治理规范中,绩效、管控业务和风险管理的数据资源以及应用的集合被叫作数据治理。总的来说,数据治理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而开展相关管控活动。

顶层设计、数据治理过程和区域以及保障这几个方面是全面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的基础。

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在各行各业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实施的,包括战略规划、组织构建、架构设计等。

数据治理的对象是数据治理域,要开展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价值体系的治理就要保证它的内容在可行范围内包括围绕着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主数据以及数据目录等方面。

数据治理过程:组织在顶层设计的规划指导下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来实现,数据治理的过程是构建数据和数据运行、数据统筹和规划、数据改进和优化,数据治理是一个可循环的过程。

数据治理保障:数据治理保障是数据治理工作实施的保障,通过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业务战略、数据战略等内外部环境改善和促成因素,保障数据治理得以落实。

(二)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现状

在数据正在引领全行业的决策革命的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加入“大数据”这辆高速列车,充分挖掘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例如国外,康奈尔大学于2009年开始实施嵌入式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为图书馆馆员解决在用户科研数据需求、调研数据服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当然,我国图书馆界对数据治理研究虽起步较晚,但也逐渐从理论解析转向实践探索阶段。顾立平[2]指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是数据治理,而且他还提出数据共享,重用、获取、加值治理这几个方面及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在这几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冬梅[3]提出从实施评估、促成因素、范围这三方面构建高校图书馆数据的治理基本框架。此外,郑建明[4]从相关理论的各个要素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的构成要素,从而系统的阐述了我们国家数字类图书馆的治理理论。

三、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倾向于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否能有效利用数字资源亦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数据治理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手段之一。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可对现有的图书馆数据资源进行分析,要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要求要形成包括数据过程、数据治理域、顶层设计以及数据保障这几个方面的数据治理体系。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顶层设计

数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宝贵资产,各馆虽然都在结合现有资源探索发展方向,但并未认识到图书馆数据治理的重要性。目前,系统开发人员认为数据治理是表面工程,只是简单的整理数据,大多数在系统开发后提取数据形成文档,开发先行,治理在后,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应让管理部门参与到数据治理的设计,以业务需求为牵引,完成整个治理过程。

(二)统筹管控数据治理域

高校图书馆应在系统建设前统筹管控数据治理域,为了避免信息孤岛,我们可将组成数据标准研制组部门和各系统保证并要求他们使用相同的数据统一标准,提高数据共享能力,标准研制组部门和各系统负责建立数据标准体系,他们的工作也包括技术标准、数据和管理标准的制定、维护数据的保密性、宣传和解释等工作。

(三)落实数据治理过程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内部应用系统没有数据标准参考,出现了不同的应用系统使用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标准是因为生活中高校图书馆大多数缺乏所谓的整体数据架构,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一系列数据共享困难、交换困难和数据冗余的一些问题。

高校图书馆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数据治理过程:

在信息化初期阶段,数据的标准、数据库系列、主和元数据、数据质量和安全以及数据仓库才能被称为一套完整的数据架构,是规划整体数据架构的基本。

信息化建设阶段:生成数据的源系统是产生数据问题的首要环节,提高数据质量对于解决在数据源头解决数据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措施。高校图书馆内部不同应用系统要求共享数据的现象非常普遍,建立主数据中心不仅可以保证对外提供准确一致的数据,而且可避免因各应用系统相互共享数据而形成网状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将图书馆范围内的一些统一的、完整的以及准确的核心业务数据共享交换的数据纳入到主数据范围,由主数据中心对外提供一些数据。

信息化运行阶段:高校图书馆缺乏明确的数据质量监控平台,各阶段缺乏专门的数据质量管理人员。搭建数据质量监管平台,将数据质量报告第一时间推送给数据治理业务人员,有助于及时纠正一些有问题的数据。从数据的监控、数据标准、数据治理的流程等相关的一些制度等方面去提升系统信息的管理能力,优先去解决一些面临的数据质量和服务问题。

(四)保障数据治理

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数据治理组织的有力保障,数据治理组织还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决策层:由图书馆馆长、业务部门负责人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部门目标、部门制度、标准以及标准等,对数据治理工作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支持与保障;管理层:对数据治理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符合数据标准、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的要求;执行层:执行数据标准,实施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释放数据价值。

四、结语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本数据治理的研究使数据治理研究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借鉴其他行业数据治理经验提出的体系,这些措施在高校图书馆落地应用会存在适应性的问题,未来可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本研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对于数据治理的具体方法、步骤及涉及的相关技术未作详细介绍,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顶层图书馆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图书馆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