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文化在葡语国家传播的内容选择—以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2021-03-08韩莹范文亭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文化产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葡萄牙中华文化孔子

韩莹 范文亭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成就”的号召。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目标。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了“互联互通”的概念。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从传播中国文化开始,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十次会议分别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不断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力度,以软力量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强健。

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依然存在诸多困难。林坚认为,目前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仍然面临内容设置不完整、传播对象未形成体系等问题,应着力发掘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应对其他文化的挑战,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张恒军指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依旧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相匹配[2]。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对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曾婕、沈壮海和刘水静强调,文化的对外传播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文化“走出去”的自觉自信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交流的方式与策略有待进一步改善,文化“走出去”的效果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更化,学术精品的涵育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3]。

一、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事业发展现状

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于2015年4月23日正式揭牌。自揭牌之日起,致力于在葡萄牙社会中推广汉语言文化,增进葡萄牙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借助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语合中心和中外方合作院校的大力支持,借助阿威罗大学中文教学的丰富经验和已有的中文教学项目,不断探索和研究更具特色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孔子学院现有教师13人,工作人员5人,学生3000余名。2018年阿威罗大学孔院获得“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2019年外方院长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以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为办学特色,“国际龙舟节”和“银龙武术队”是学院两张闪亮的名片。在2018——2020年,学院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共计506场,累计7万人次参加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分为五类:竞技类比赛、文化展览、文化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或特殊纪念日庆祝活动、学术类讲座或研讨会。

竞技类比赛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知识竞赛、葡萄牙大学生武术比赛、中文歌唱比赛、本土教师技能大赛,等等。知识竞赛是使葡萄牙人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高效方式。本土教师技能大赛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在汉语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武术和中文歌曲深受阿威罗学生的喜爱。在武术推广方面,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了银龙武术队,长期开设长拳及太极拳课程。通过成立武术俱乐部,代表孔子学院参加“葡萄牙大学生武术比赛”“世界多种风格武术锦标赛”“国际自由搏击联合会欧洲锦标赛”等各级武术比赛,成绩优异,为孔子学院赢得了荣誉。

文化展览包括:“澳门文化双面神”苏树辉书法作品展、朝圣之路——从敦煌到伊利比亚半岛、“一带一路”进校园、青铜器展、中葡作品翻译展、“一带一路” 泥人张艺术展、“中国儿童的书香世界”传统文学儿童绘本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暨“一带一路”倡议图片展、16—17世纪澳门历史文化展、瓷器展,等等。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展览涉及中国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各方面,不仅展示了古老的中国,还展示了当代的中国。不仅介绍了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文化,还介绍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

文化体验活动包括:皮影戏演出、民乐传统音乐会、“华夏风、武术情”武术巡演、舞龙表演、文化沙龙、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美食、茶道、古筝)体验workshop、汉服秀、赴华夏令营、本土夏令营,等等。

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了皮影社团,其演出的皮影剧“武松打虎”深受当地学生欢迎,周边学校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参加皮影剧体验。武术和舞龙表演多次受邀参加葡萄牙当地活动,在活动开幕式上进行表演,例如:狂欢节巡游、欧洲歌唱大赛、伊比利亚面具节、十六届奥比杜斯国际巧克力节等。

中国传统节日或特殊纪念日庆祝活动。主要包括,孔子学院日、孔子学院成立周年纪念、元宵游园会、新春庆典、中秋喜乐会、端午国际龙舟节,等等。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坚持文化传播的“本土化”原则,希望通过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让更多当地人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了解中国。端午国际龙舟节,将中国端午龙舟与葡萄牙阿威罗当地的游船文化相融合。既展现了中华文化,又融合了西方审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当地民众和游客前来参加。

学术类讲座或研讨会。主要包括:葡萄牙中国跨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中国与非洲葡语国家文化与贸易”主题研讨会、语言文化经济以及葡萄牙国家和新兴市场研讨会、世界儿童文学研讨会、中世纪的文化交流”研讨会、“中国艺术与设计”专题研讨会、“中国音乐-文化的交汇”讲座、“中国的比较文学、历史回顾与当代展望”研讨会、第十四届阿威罗国际艺术陶瓷双年展-瓷器专家研讨会,等等。

以上学术活动的举办加强了中葡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中葡两国学术交流,促进了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与周边市政厅在汉语教学与文化推广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以葡萄牙受众为中心,以文化传播“本土化”为原则,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对不同层次中华文化的需求,组织了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多样的需求,达到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二、中华文化在葡语国家传播的内容创新

世界上有八个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总人口约2.5亿,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我国和葡语国家的合作拥有巨大的可开发空间,以文化为切入点让这些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是一切合作的起点。但是如何让他们了解全面的中国?如何让中华文化“走进”他们的内心?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背景下进行更有效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的文化活动及其文化传播经验,笔者对中华文化在葡语国家传播的内容设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内容设置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许嘉璐提出文化可以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4]。目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层次主要集中在表层文化,例如:饮食、服饰、舞龙舞狮、剪纸、中国结、简单的武术等以及部分中层文化,例如:传统节日习俗。涉及深层文化的内容较少,例如:中医中药、京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等。

我们认为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影响力,应着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用中华文化理念和精神凝聚人心,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因此,在中华文化海外推广活动中,应适度增加有较深刻思想内涵的内容,将传播的层次从表层文化向中深层文化过渡,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和熔铸的中华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谐统一的包容精神,等等。这有助于受众对中国文化概念的整体性理解,成功树立中华文化形象。

(二)研究中葡文化差异,从文化内容对比的角度阐述中华文化

依据Stuart Hall提出的“编码与解码”理论,有效的文化传播只有在传播者和受众的社会文化规则对应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实现。因此,深入研究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葡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惯例以及价值观,增强相互的交流和了解,坚持文化传播的“本土化”原则,可以提高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2018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葡萄牙《新闻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跨越时空的友谊,面向未来的伙伴》[5]中提到:“几百年前,中国青花瓷飘洋过海来到葡萄牙,同当地瓷器制作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葡萄牙蓝”;不少优秀的葡萄牙足球教练和球员到中国俱乐部执教或踢球,在中国足坛刮起“葡萄牙风”;中国厨师烘焙出的葡式蛋挞成为老百姓新的美食选择。”文章中提到的海洋、美食、足球都是研究中葡文化差异具有象征意义的切入点。同时这几方面的文化特征,在其他葡语国家社会中也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尤其是巴西、安哥拉和莫桑比克。

对比中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文化、足球文化及美食文化特点,增加对葡萄牙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了解,以此为基础优化传播内容设置,避免盲目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

(三)依据受众对不同层次中华文化的需求,优化传播内容设置

张春燕认为,依据Katz,Blumler和Gurevitch在传播学领域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进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时,应考虑受众对汉语语言与中华文化的需求差异,以便于确定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内容[6]。同时,受众对中华文化不同层次的需求还受到年龄、教育程度、艺术素养以及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历史积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葡萄牙,中国文化主要的受众分为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完善传播受众的体系和层次,依据其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对汉语的需求程度设计相关文化传播要素,确定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占传播比例,例如: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对于中小学生受众引入了皮影剧“武松打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同时也展示了武松的勇敢和中国功夫的力量;对于选修汉语课程的大学生受众,未来的就业方向可能与中国或汉语有关,在活动中增加深层文化的内容比例,满足他们希望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需求。

三、结语

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充分汲取经验,避免不足,注重传播文化的内容选择,优化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内容设置,不断创新文化对外传播理念,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新的思路和更完善的方案。

猜你喜欢

葡萄牙中华文化孔子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葡萄牙KOI餐厅
The Hardest Language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葡萄牙Tua Valley解说中心
葡萄牙睡眠医学会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