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路径

2021-03-07杨小丽高圣寒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华马克思主义

杨小丽 高圣寒

一、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观,主要是指在某种特定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存在的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包含内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倾向,同样包括行动的目标和方向。文化观是对群体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生活在相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产生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观念、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博的哲学理念、人文意识、教化方式、伦理思想等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被展现出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出根本性的归纳,指出精神文化的产生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结果,物质生产决定文化,同时文化会影响物质生产,而人类文化的发展依赖人的发展。马克思文化观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揭示出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1],表明了其重要地位。一方面,要以文化观基本内涵为基础,界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要结合现实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找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结合的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解析。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的集中研究与讨论,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当前我国学术界都在积极地研究马克思文化观,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展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研究,先后涌现出较多极为宝贵的理论思想。立足现实,改造现实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在保持实践性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人民属性和阶级属性,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诉求,以全球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作为价值目标。

(一)立足现实,改造现实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再有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历史唯物主义则从人类社会出发分析一般规律,认为历史上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受物质丰富程度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规律,社会系统和架构影响着随其产生的意识、思想等,而这些社会意识反过来又可以改变社会存在。建立在客观物质和实际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带有天然的批判性和改造性[2]。其强烈批判欧洲封建宗教的剥削实质,揭示宗教文化不过是“神秘的纱幕”,为人民提供着“虚幻的幸福”[3]。同时,又对资本主义文化的虚假性和局限性进行阐释,资本家创造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榨取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巩固自身统治地位。而改造现实,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子而提出的要求。

(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正因为社会经济有其阶级属性,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思想体系也带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不是为单一的政治集团服务,而是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治诉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必然沦为资本家压迫劳动者、满足自身物欲的工具,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才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此外,要通过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来争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人民”视为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只有重视人民、服务人民,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而寻求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忽视,无产阶级的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民,发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激发其潜力。

(三)全球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数千年来人类的文化与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资本主义与工人阶级斗争实践中发展的,因此具备开放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传入中国后其倡导的文化显现出全球角度的民族文化性质。这种文化对民族情感认同的培育,构成特定的民族生活模式。毛泽东对文化的民族性十分关注,认为民族文化所具有的社会组织功能及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关键基础。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必然道路。民族文化不能自我封闭,实际上,它从来都是开放和包容的,一旦故步自封,其生命力就会丧失。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积极地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并遵循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民族文化的建设,不仅要立足于本土,还需要积极走向全球、面向未来,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发展的优势经验,实现全球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结合路径

当下,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被控制,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优先抢救生命取得的巨大成效与国外“群体免疫”“有选择治疗”的做法产生鲜明对比。集中统一领导、整体利益优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的制度优越性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展现。多难兴邦,在这种危难之际也是凝聚力最高的时刻。现在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是民族自豪感迅速增强的时刻。应该抓住时机,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探索两者之间的互动结合路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思想。

(一)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植于封建土壤的我国传统文化,由于当时科学文明所限制、人们社会生活的历史性限制,同时文化所固有的历史性和环境性,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糟粕甚至错误是必然的。任何一个传统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还需要与当今先进文化进行融合,焕发新机、激活活力,走向复兴道路。譬如,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就可以转换成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今时代,必须要强化对人的尊重,推动人的发展。将传统的明礼诚信与和谐的小康理想转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积极使其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互动,这无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还需要我国基于全球视野,积极地将我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革命性及开放性进行融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存在着争论效应的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超越,就会面临诸多冲突和矛盾。要更好地推动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践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间的互动结合。同时,还需要在进一步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因为文化应用与文化作用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文化观。同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特征就包括创新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获得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对新的经验及理论进行总结和深化。

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就存在相互契合融合的因素,二者之间可以实现在价值导引和方法应用上的相互认同和融合[4]。根据这次抗“疫”来看,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史观、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观点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信仰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真理来建设,能使其真正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养分,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同时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多的新鲜气息,更具生命力。

(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载体。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就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语言习惯、民俗精神等融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深度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使得马克思主义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5]。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引导社会思想舆论的方向盘[6]。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