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探究

2021-03-07李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养

李静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 401524)

现如今,医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对保健的重视,逐渐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促使健康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人们不仅仅重视常规的生理需求,对于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求都提出了护理服务的要求。而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则重视将患者作为中心,以为患者提供适当关怀为护理工作开展的中心,此理念主要体现在健康、个性需求、人格尊严等内容上,所以人们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护理学生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身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环节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较为重要,从而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自身所学知识,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目前,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该文探讨分析加强护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作用,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理人才,推动医学领域快速发展进步。

1 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背景

早在20 世纪70年代就有许多欧美国家的医学院校专门开设了人文艺术教育,从此人文学也成为医学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艺术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中,对护理教学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

20 世纪80年代,美国护士协会对护理工作进行了定义: 护理工作的本质是诊断并处理人类对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作出的反应。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体质虚弱,更是指人身体、精神及社会方面的完全适应,自此将护理工作界定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应用型学科。过去,在人类医学发展历史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护理学科都是只重视护理工作的技术层面,注重以“疾病”为主,而非“人”,这种模式下的护理工作不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可以说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医疗事业的改革都推动了护理工作的进步,为了能够大力发展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工作,国家为此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早在2005年的时候,卫计委就明确指出必须要加强护理队伍的相关建设,将护理人文关怀与护理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全新护理模式,内化护理专业学生的品行,让他们做到真正关心病患、爱护病患。

2 目前护理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护理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人文知识教育力度相对较低,教育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虽然现阶段人文教育理念逐渐得到认可,但是实际教育课程却并不是很多。与此同时,临床带教老师基本都属于医院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同时承担着临床带教的任务相对较为繁杂,不仅要对患者负责,还对护生负责,导致临床带教教师压力相对较大,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带教的效果。另外,部分带教教师在开展临床护理教学时,依然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并没有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实践当中,导致护生独立思考问题相对较差,不会灵活应用自身所学知识,进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素养的培养[1]。

3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理教育当中的作用

3.1 提高护生人文素养

客观角度来讲,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总结,在经过环境沉淀、融合自身实践经验等途径,将其转变成个人内在品质。护理教育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水平,提高护生的道德修养,让护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社会、患者、同事等之间的问题,从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满足社会对于护理的要求[2]。由于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所接触的群体也属于特殊群体,所以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水平,更要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3]。由此可见,在临床护理教学当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要。

3.2 提高护生职业道德

在临床护理教学当中,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推动临床护理学稳定持续的发展。在实际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环节当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护生职业道德素养。此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就是由于护理工作较为特殊,且具有一定的人文型特点,是研究并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同人类健康、生命都具有密切的关联,属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体。而教育工作的开展,关键就是为了塑造人才,在临床护理教学当中,不仅仅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能力,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感。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重要是以人为本,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密切关注患者本身与其所处社会、家庭环境等内容,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针对此,就需要护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尊重不同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将爱心、耐心等工作都充分融入护理工作当中,充分体现出人文素质,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4]。

4 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网络

在实际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护理教学网络,此网络主要由护理部门、护士长、护理带教教师所构成,教学工作负责人为此网络的组织者,在医院各个科室的临床护理教学当中都深层次深入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强化培养人文素养。首先,当护理学生进入医院实习之后,需要对其展开集中培训,时间通常为1 周,主要是为实习生介绍医院的发展史、护理人员的仪表要求、行为规范、沟通技巧、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等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核心,了解护理工作不仅是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更需要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提供精神情感服务,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对于护理的要求,使得护理工作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促使护理学生更快地转变自身角色,真正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5]。

4.2 提升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学科教师想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就必须具备全新的人文素养,对此,首先,就需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以及个人的修养,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教学理念,以高尚的人文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及价值观。

4.3 提高护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在临床护理教学当中,应加强学生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力度,然后护生能够尽快熟悉掌握护理技能各项操作规范,最大程度上减少错误情况的发生,并且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为护生提供语言关怀,鼓励护生,引导护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让护生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护理工作,从而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在此过程中,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前,能够更加有礼貌地问候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基本护理原则,并且主动与患者沟通,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性,进而提高护患合作效率。在实际开展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动作轻柔,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缓解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配合完成护理工作[6]。另外,还需要定期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理念,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4 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

在实际临床护理当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患者内心与生活情况,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等内容。随着护理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优化,护理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并且护生的沟通技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大部分护生都缺乏实践经验,不知在什么情况下如何采取更好的沟通方式,导致护患沟通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患关系。针对此,在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重视护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护生,应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在了解患者社会文化背景之后,有针对性地同患者展开沟通,从而更好地获取患者信任,为后续开展护理工作与治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7]。

4.5 构建更加合理的护理学人文课程

在思政课程得以正常实施的大前提下,应当扩展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课程,比如,可以延伸出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礼仪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将这些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将知识点充分地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外优秀的教育课程。另外,院校也应当为教师、学生营造更加浓厚的人文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类的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全方位地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文艺术。

文化活动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群体的情绪,在浓郁的人文校园氛围中,医学院校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护理人员来。对此院校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开展论坛,鼓励学生来进行演讲,也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欣赏等来丰富学生群体的人文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要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院校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授课模式,与其他院校强强联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学习热情。

4.6 创设灵活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开展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灵活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护理学生理论知识能力、护理技能等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互动、情境模拟、案例讨论等,从不同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从而为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提供有利条件。通常来讲,人文素质的体现,需要教师积极鼓励护生学会同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学会如何在护理工作当中安慰患者、鼓励患者,为患者解释护理工作,让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充分利用实习期间所学习到的知识,将其融入护理工作当中,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到正确的健康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8]。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中,一位仅仅掌握了护理技术与实践能力的护理人员仍旧不够,甚至这种只注重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终将被社会所淘汰,可以说护理人文素养是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在表现,人文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学生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所要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能仅仅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技术,更要以促进人文艺术而努力,肩负起满足当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全方位需求,归根结底,护理学科是与人打交道的学科,因此这就奠定了人文素养教育在实践护理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程度。

随着医疗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在临床护理教学当中充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十分重要,通过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人文素质培养力度,能够促使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护生日后投入到工作当中提供良好的知识支持,为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础,从而充分满足社会对于护理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