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1-03-07商雅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精神高职

商雅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与实施,进一步说明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应当摆在突出位置。目前来看,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初步建成,而我国各行各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体现出职业教育发展的紧迫性。校园文化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氛围,而且对于高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创新,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思考。

1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主要功能

1.1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教育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校园文化”的概念,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在高职学校的特定氛围里由教师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在各项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有风格。通过梳理文献和总结,该文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包含3 个方面:制度层、精神层和物质层。制度层主要指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侧重于系统性及规范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精神层指精神文化建设,如办学宗旨、校风等多方面的建设[1],力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1.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第一,提升高职学校文化品位,推动制度完善。校园文化系统地体现了高职学校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然会激励师生的精神与意志,从而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品位。同时,通过制度文化建设,高职学校可以进一步推进制度完善,构建规范化的制度体系。第二,完善校园治理,推动绿色校园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约束师生的行为,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治理,具有治理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绿色校园建设。第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随着校园文化的优化,教师能够更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三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2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学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凸显,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显得愈发重要。但目前来看,很多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问题,该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不完善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人员和经费有限[2]。人员和经费是文化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校专门的文化建设人员和部门存在缺失,多为党建或者学生工作部门兼任,导致校园文化工作推进慢、推进难。同时,由于经费有限,校园文化建设也很难取得实效。第二,各院系、专业之间单打独斗现象普遍存在,缺乏统一性。高职学校内部不同院系或者专业之间,在文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甚至存在一定竞争,缺乏统一性和全盘规划,导致文化建设体系难以建立。第三,未能与思政工作进行紧密结合。高职学校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的目标,但从实践来看,二者的融合并不紧密。这就容易造成资源投入的浪费。

2.2 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不平衡

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侧重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精神文化建设,导致二者发展不平衡。具体来说,很多高职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进行图书馆、食堂等项目建设,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但是一些项目过度建设就造成“形象工程”的存在,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相背离。与之相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等精神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无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

2.3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简单复制其他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模板。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来看,很多高职学校出于成本等方面考虑,仅仅复制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经验,学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也很难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第二,将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等同。一些高职学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举行文化活动,再丰富的文化活动也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难以体现文化建设的特色。第三,缺乏个性,创新点不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调研学生的需求,与高职学生追求个性的需求不匹配,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4 校企文化建设融合不够紧密

新时代各行各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我国高职学校发展的基础。而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将效率文化、工匠精神等企业文化内容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但从实际来看,一方面,很多高职学校仅仅重视内部文化的完善与发展,缺乏文化建设的长远眼光,不利于文化建设效能的提升。内部文化建设固然重要,但高职学校也需要拓展思路,吸收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另一方面,缺乏制度文化融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合规性、竞争性等企业制度文化,造成学生合规意识、竞争意识缺乏,最终会影响学生技能水平的发挥,也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

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根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应当从整体上进行思考,拓宽思路,找到相关问题的成因。思想认识不足、师生参与度不高、眼光不够长远及理论指导缺乏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3.1 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认知。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在实践中无从下手,导致校园内部不同院系之间也不具有统一性。同时,一些高职学校管理人员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在学校管理中,更加重视学生成绩、就业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被忽视,导致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片面性。一些高职学校将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分离,未能认识到三者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因此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不平衡、片面等问题。

3.2 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教师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导和传导作用,将正确的观念传导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和理念;学生乐观积极的态度有利于推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师生参与度不高,必然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本身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即使想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也没有过多精力,因此参与度并不高。同时,由于高职学校每名教师带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其敬业精神等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从学生方面来看,虽然其对前沿文化具有敏锐洞察力,但对文化建设参与的主动性不强。甚至有很多学生对校训、校史等均不了解,即使了解也是被动接受,因此很少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3.3 缺乏长远眼光,文化建设思路受限

正是由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受限,才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特色、千篇一律等问题。校园文化建设要想突出特色,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但从实践来看,高职学校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未充分体现,从管理者和业绩等方面进行考量的因素较多。由此,文化建设中高职学校更倾向于照搬成功经验,而不是突出特色,也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此外,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参与者在传统工作方式的支配下,思路受限,创新的意愿不足[4]。这就导致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限、创新不足,这也必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等情况。

3.4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理论指导

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多种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一,未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导致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不平衡。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未对其进行梳理则会忽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从而形成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的局面。第二,创新文化未积淀提炼,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未对创新文化进行积淀和提炼,则无法为高职学校所用,无法实现创新文化的传导,则校园文化建设也就容易失去特色。第三,没有紧跟时代需求导致校企文化融合不紧密。随着时代发展,企业急需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则无法紧跟时代需求,文化建设中未融入企业文化的内容,导致二者融合不紧密,相应文化传导作用减弱。

4 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胡坚指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让校园有温度,有文化的温度。借助于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优化。

4.1 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

第一,科学化的管理思维必不可少,应提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高职学校管理人员应当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转变简单粗放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及经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撑。第二,构建联盟式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是正确选择。打破院系之间、专业之间文化建设的壁垒,转变现有的竞争关系,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校园网站等平台对校园文化建设资源进行整合,改变各自为政的文化建设现状。第三,不断紧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联系。高职学校可以借助思政教育的力量,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4.2 推动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

高职学校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应当“软硬兼施”。硬性文化方面,主要指物质文化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基础设施,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环境。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过度搞建设,而是应当量力而行,不搞门面工程,真正为师生办实事。软性文化方面,主要指精神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的传播与落地,精神层面的丰富能够提升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5]。

4.3 放眼长远,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第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高瞻远瞩。对于高职学校的校长等管理人员来说,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应放眼长远,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与高职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第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石。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需要青年一代传承和弘扬。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向学生进行传导,让学生不会忘“本”。第三,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不二之选。特色校园文化的推广,既要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也要立足高职学校自身特点,在不断创新中探索真正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6]。

4.4 加强理论指导,促进校企文化建设的融合

一方面,融入企业制度文化,有的放矢培养人才。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制度文化主要通过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方式发挥约束作用。高职学校在完善自身制度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竞争、激励制度等引入,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融入企业精神文化,发挥引领作用。高职学校可以在校训、学风中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更多感受职业教育的初衷和企业管理模式,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注重个人成长。

5 结论与展望

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等同于文化活动的丰富,应当从深层次思考文化建设的方向及目标。高职学校应当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3 个层次,即制度层、精神层和物质层。现阶段,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体系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缺乏特色和校企融合不紧密,本文仅对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究其原因,也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立足当下,更应放眼长远。因此,新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包括: 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推动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放眼长远,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加强理论指导,促进校企文化建设的融合。随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体系的丰富,相信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未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发挥应有作用,促进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精神高职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拿出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