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健康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6刘扣英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居家条目导管

陈 丹 刘扣英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4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置管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和营养通道,但也易发生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等并发症[1-2],这对患者PICC 置管维护能力是一个考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间,国家倡导非急诊急症患者尽量不去医院,而PICC 置管患者本身抵抗力差,为避免感染病毒都会选择居家治疗。如何加强该群体患者的有效管理,减少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微信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通过线上管理与线下支持,保证个体居家治疗能达成健康管理效果[3-4]。本研究以抗击COVID-19 疫情为背景,探讨微信平台健康管理在疫情期间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 年1 月—2 月COVID-19 疫情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管理的PICC 置管居家患者11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为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置管居家治疗者;②意识清醒、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③告知研究事项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PICC 置管禁忌证;②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③严重听力及视力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6 例,随访过程中对照组死亡1 例,量表填写不符要求3 例,对照组实际完成研究52 例。实验组男25 例,女31 例;年龄33~65 岁,平均(54.15±7.20)岁;置管时间60~120 d,平均(84.23±10.24)d;置管位置:贵要静脉48 例,肱静脉8 例;学历:≤初中17 例,高中或中专28 例,≥大专11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5 例;年龄32~65 岁,平均(53.34±7.12)岁;置管时间60~120 d,平均(82.54±9.56)d;置管位置:贵要静脉48 例,肱静脉4 例;学历:≤初中14 例,高中或中专25 例,≥大专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置管居家治疗患者相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试行)[5]》、PICC 导管维护手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出院时口头宣教、建立PICC 置管患者电子档案、居家治疗时电话随访等。实验组联合应用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

(1)组建微信平台健康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疫情防控小组成员(1 名)、护士长(1 名)、PICC 专业护士(3 名)、信息专业人员(2 名),组织学习COVID-19 疫情防控、PICC 置管维护等相关知识。申请微信公众号,建立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微信平台,开发不同模块:健康教育模块、护患沟通模块、体温监测与PICC 维护监测模块、导管维护预约模块、智能问卷分析模块等。

(2)加入微信公众平台:实验组PICC 置管患者COVID-19 疫前最后一次维护导管时(或采用电话通知、微信沟通的方法),指导患者扫描微信公众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微信平台模块内容及使用方法,直至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

(3)微信平台健康管理:①健康教育:首先将COVID-19 疫情(疫情发展、个人防护)、PICC 置管维护知识(PICC 基础知识、维护知识、并发症预防等)系统发布到微信健康教育模块中,同时指定专科护士每天早8∶00 准时推送COVID-19 疫情进展。查看患者阅览情况,每天根据共性问题发布1~2 条健康教育信息,组织大家讨论。通过讨论关注和了解患者的情绪动态,通过微信推送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文字或视频,指导患者放松情绪,不要过多关注网络疫情尤其是负面信息。对过于焦虑者可通过电话给予一对一心理疏导。②动态监管:要求患者每天上午10∶00 在体测监测与PICC 维护监测模块上,提交当时体温与前天PICC维护信息(如有无导管脱落、堵塞、穿刺点出血、感染等),及时掌握患者居家治疗行为、PICC 导管维护信息。③护患沟通:在护患沟通模块设计人工智能回答、护士在线回答两种功能,人工智能收到关键词后及时自动回复;指定2 名专科护士每天下午集中在线回复患者关心问题。同时组建5 个PICC 患者互动小组,通过微信开展支持活动。④导管维护预约:对于提出导管维护预约要求患者,及时调阅动态监管信息,同时要求患者上传创口、皮肤情况图片,实施护士上门导管维护、或患者在规定时间到医院进行导管维护(自己到医院时应注意路途防控COVID-19 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居家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治疗依从行为量表》进行测评,包括健康生活(包括合理饮食、居家运动、正常作息。完全依从:>90%遵从;部分依从:60%~90%遵从;完全不依从:<60%遵从)、自我防护(定时开窗通风、手卫生、外出佩戴口罩等。完全依从:>90%遵从指南要求;部分依从:60%~90%遵从指南要求;完全不依从:<60%遵从指南要求)、体测监测(完全依从:规定时间自觉测量体温并上报;部分依从:规定时间内需家人督促测量体温;完全不依从:规定时间未完成体温测量)。依从率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量表Corbanch’s α=0.857。②PICC 导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刘春丽等[6]PICC 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测评,包括日常导管观察(7 条目)、维护依从性(5 条目)、导管管理信心(5 条目)、异常情况处理(4 条目)、信息获取(3 条目)、带管运动(4 条目)、带管日常生活(7 条目)7 维度,每条目评分1~5 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量表Corbanch’s α=0.904。③PICC 相关并发症:统计两组穿刺点出血、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疫情期间居家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健康生活、自我防护、体测监测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疫情期间居家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2.2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1)。见表2。

表2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PICC 置管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2.3 两组PICC 置管患者PICC 相关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PICC 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PICC 置管患者PICC 相关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PICC 置管相关并发症高达30%~40%,置管居家患者发生率更高[7-8]。影响PICC 置管安全的因素很多[9-10],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患者置管自我管理能力[11]。健康教育对于提高PICC 置管患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效果值得肯定[12]。在COVID-19 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是预防COVID-19 病毒感染的最有效办法[13-14]。现在问题是如何在疫情之下,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或健康管理方式,做好PICC 置管居家患者导管维护攻略。

微信最大的特点在于“交互性”“即时性”[15-16]。其“碎片化”传播特质能满足时下人们阅读习惯,实现教育效果[17]。“语聊”功能能满足老年群体的聊天需求[18]。基于受众需求设计微信平台模块,提供多维度网络化管理,能满足不同个体特征受众的细分需求[1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居家治疗期间健康生活、自我防护、体测监测高于对照组,提示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置管患者居家治疗依从行为。

此外,健康教育模块通过系统教育及共性问题讨论,能提高PICC 置管患者导管维护认知水平及维护技能[20];动态监管通过对PICC 置管患者导管维护数据的分析,能及时掌握患者导管维护情况[21]。人工智能回答可规避抗击COVID-19 疫情期间护士资源紧缺的弊端,护士在线回答则能满足PICC 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个性化的需求。互动小组其实质是同伴支持,可通过在线现身说法给予其他患者行为上引领[22-23]。在抗击COVID-19 疫情期间,根据患者需求给予上门导管维护服务,是提高PICC 置管安全的最佳途径。结果可见,实验组患者日常导管观察、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信息获取、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PICC 管理总分高于对照组,与伍晓莹等[24]、李金英等[25]报道相似,提示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有助于提高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实验组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

综上,微信平台健康管理应用于COVID-19 疫情期间PICC 置管居家患者中,能够增强疫情防控居家依从行为,提高PICC 置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PICC导管相关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居家条目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导管人生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