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体育的价值与导向作用

2021-03-06于忱轩魏晓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康复体育

于忱轩 魏晓磊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辽宁 沈阳 110102)

随着目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我国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使了我国人民对体育的关注点从争夺奥运金牌转移到全民健康中来。虽然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体育中较为明显,但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体育的价值越来越被人民接受、认同,其导向作用愈发显著。所以当下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如何最大化发挥体育在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和导向作用,以及对于现有问题如何进行改善,从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给出意见。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体育的价值

1.1、经济价值

在我国总体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生产增长率上有突出贡献。体育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奥运经济”,由大型赛事举办前对该城市或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场馆建设、城市建设。在比赛期间世界各地的观赛者、旅游者的蜂拥而至要求该地区配套相应服务从而极大拉动举办地(国)的内需。在比赛后期当时建设的比赛场地进行积极转型用于服务民众,基础设施的提升对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正面影响。这是奥运会、全运会的重要经济意义,对于相对小型的比赛来讲一样具备相同影响,只不过效果相对较小。体育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来自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社会资产也在积极加入到体育产业投资中,体育作为新增长点有还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如同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在博鳌体育论坛上谈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占全国GDP的比例达到1%但是仍然不够,依旧保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先对应的体育产业对于拉动我国内需也越来越重要,在当下健身房、高温瑜珈、搏击、篮球馆等一系列健身场馆遍地开花,为民众健身需求提供多元供给全面满足民众健身需要。全面小康社会逐步形成之时,人民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参与体育锻炼时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同时参与体育练习的人数增多,全民体质的提升也会为全民医疗保险减负。

1.2、政治价值

体育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手段,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价值。我国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众通过体育的练习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这二十四字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的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体育锻炼追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对于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体育改革,其丰硕成果,增进人民福祉,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重要意义。体育体制改革中,高校选取优秀竞技人才参与国际重大赛事,提高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信任。同样在面对文化融合与外来文化挑战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民群众身体不弱于人,思想不落后于人,有利于加强我们的政治自信心。各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都表现出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且维持社会大环境稳定的作用。

1.3、文化价值

(1)审美价值。

体育作为独特的社会文化符号而存在,体育运动中给人的直观的印象运动员在比赛中具体表现为姿态美、力量美、形态美等一系列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以及其内在美,在运动员遭遇伤病后涅槃重生的经历带给观赛者“永不放弃、奋力拼搏”的精神享受。哲学家黑格尔说:“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这种体育的外在美及内在美的结合是其他社会活动所不能给予的。当观赛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时也会体会到体育练习带来的愉悦如“跑步者高潮”等体验,这种能亲身体会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2)教育价值。

体育作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就已经说明了其教育价值。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视察中心小学时曾强调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总书记强调的是精神与体魄在教育中占据相同地位,精神的健康文明来自于教育,同样的无体育,不教育。体育在教育阶段的功能主要包括对学生正确身姿的培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其机能水平;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都是“野蛮其体魄”方面。“文明其精神”方面体育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促进学生智力于能力的发展;调节情绪,舒缓学习压力;有助于集体精神的发展;锻炼意志培养不怕斗争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培养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形成。今后一段时间体育将继续以服务素质教育为主线,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体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重要。

1.4、医疗价值

体育的医疗价值主要表现在康复领域,运用体育学科知识服务于医疗。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医疗水平极大提升,救治率明显提升。但是医院负责的内容只是治疗在康复领域尤其是在术后康复时,公立医院没有过多的医疗资源来负责患者的康复,让患者恢复到能保证自身生活质量的状态再准许患者出院,大多数情况都是患者指标恢复正常或排除病理后回家自行调养。现在我国有极少数的医院专门负责术后康复。目前各大体育院校都有专门培养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服务于竞技训练也可以服务于医疗康复,未来在这一领域也会有所建树。

病患术后的营养配餐到机体活动恢复再到后期运用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进行健康保持,都是运动康复学科的研究领域,运动康复在医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深入看到的是有很多病患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或专业指导与监督,认为养病仅仅是静养,从而错过了康复的黄金期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要知道小康是全面的小康是整个社会的小康,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不在少数。家中多了一个病患本就缺少了一个劳动力,同时家庭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照顾病患。如果我们的运动康复专业人员及时介入,对处于恢复黄金期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指导及监督那么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的体育对于病患在心理方面康复也具有一定价值,原本的健康人具有各种体育运动的基础但是当他们患上严重疾病时并且需要卧床休养时,医生通过治疗排除其病理,但这时病患们对自己康复程度的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的医生和运动康复专业团队在恢复期及时的介入,通过体育的手段干预让他们从逐渐康复,这一过程能让病患感觉到自己的康复是可以预期的并且有助于他们重回劳动岗位,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体育康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康复更有助于心理上的康复。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体育的导向作用

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多次会议中强调关于体育的六大政策:(1)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强国论”;(2)体育事业在健康中国事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健康中国论”;(3)以足球改革作为推动国家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理论现代化的“治理改革论”;(4)加快体育产业经济结构提升体育产业经济水平的“产业经济论”;(5)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深化体育外交功能的“外交政治论”;(6)展现体育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精神论”。

2.1、价值观导向作用

作者将体育强国论、健康中国论、民族精神论划归到价值观导向之中,我国各级政府代表的公共权力为顺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如同赵瑜在《强国梦》所说只关注我国在世界赛事中的金牌数而丝毫不关心自己体质的老军人那样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越来越多的民主关心的是自己身体如何,自己有无参与锻炼的体育场所,能否享受到体育服务。所以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是明显的,对于体育的关注是广泛的,在我国社会体育活动中将体育风尚展现给群众最广阔的舞台就是各项体育赛事,如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等一系列曝光率高频频出现在各种传媒头版头条的赛事。而此类赛事的主要载体是各个队伍之中的体育明星,体育明星们对于成年人的价值观引导并不明显,但是对于青少年体育迷来讲青少年所推崇的体育明星们的行为、观点、态度都会作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当然我们的职业运动员有时候会有一些冲动的行为,危险的犯规,比如,中国男篮与巴西男篮的一次比赛中出现的情况,这是体育比赛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这也并不完全是体育明星们的责任,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裁判员,对于比赛的趋势没有好好把握,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犯规没有进行判罚,没有很好的疏导比赛。当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我们要杜绝这种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让体育以积极正面的状态出现在群众的视野之中。民众处于体育精神的正向激励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之中保持自身的休养与风度,达到“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的目的。当我们将以上三种理论应用到价值观导向之中,特别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广阔市场,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持社会大环境稳定。我们体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要以更为积极向上的态度引领社会行为的走向。

2.2、社交导向作用

体育具有独特的社交功能有现实交往和虚拟交往两方面,在现今社会关于体育的话题往往会带来相关讨论,如,手机APP虎扑在那个APP里篮球球迷是主要用户,他们在其中长年以来讨论的话题都是围绕美职篮、中职篮、世锦赛、奥运会中各位运动员的表现;各大赛事中体育展现的风尚、精神;以及相对应的关于篮球装备的讨论;甚至这种社交方式从线上延展到线下,相约一起打球,一起观赛。另外虎扑这类APP不是独立存在的像类似的软件足球相关的APP懂球帝等一系列体育类APP。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全民都在关注体育赛事,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前,比如,马拉松赛事2019年我国全国各地共计举办了1828余场马拉松,参赛人数达712.56万人次。同样体育运动对于个体孤独感的消除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可以帮助大城市中的“新市民”找到归属感。就如同辽宁男篮将主场设置在沈阳奥体中心篮球馆并且在当赛季问鼎CBA时沈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为辽篮的夺冠而又增添了集体记忆与情感纽带。体育社交这种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并且这种以正能量为导向的新社交手段无论其是线上或是线下都有益于人民群众的感情维系,共有记忆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2.3、政策导向作用

我国公共权力归属于人民政府,政府服务于人民并且引导人民向更光明的未来前进。体育相对应的“治理改革论”以足球改革为抓手推进体育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我国体育政策目前正在沿着政社分离的轨道转型,主管体育的政府部门简化职能,明确权责。从而更快推进“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在2017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就已撤销。目前我国体育总局对于足球事务的作用是在大方向上起领导作用,在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不再包管包办一手握全局,统揽大小事务。以市场决定足球资源的配置,这一大胆尝试是我国推进“体育改革”推动国家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理论现代化的重要尝试。如果足球项目的改革是成功的那么我们的其他项目也可以像足球借鉴学习。但是有些项目存在受众不广泛,市场狭小的问题,如,摔跤、击剑、马术等奥运项目这种项目还是脱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脱离政府帮助无法在社会立足的问题,这样的项目我们在改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成功经验,切实贴合我国国情潜移默化进行转变。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体育的不足之处

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问题主要在最后的脱贫决胜攻坚战,这场战斗的主阵地是在农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50.32%。我国体育的主要问题也是出现在农村,主要问题是农民本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意愿不强烈,健身意识薄弱,认为自身生产劳动就已经属于体育运动范畴。虽然体育脱身于生产劳动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已经同生产劳动有了根本性区别。从目的来讲生产劳动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大众体育的目的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训练,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从负荷施加与控制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民生产劳动生活受节气影响,导致农民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生产劳动工作。工作时间相对集中,负荷的施加是不受控制的。但是体育的负荷是有计划的可以测量监控并且是可控制的。

4、改进措施与手段

4.1、针对农民对于体育参与主观意愿不强烈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加强宣传,组织当地传统体育赛事定期的举办,村镇之间建立体育区域一体化。向有相同文化背景,相近传统风俗的村镇提供一个稳定有效的体育交流平台。政府要对于所在地农民的体育诉求加强重视,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方面在于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领域、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归结到底都是为了人民,而人民的身体健康就是其中的基础。农村体育是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短板,农民的身体健康问题目前是全面健康问题的短板。而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补齐短板的过程。从补强体育事业的短板和补齐农民身体健康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目前人力、财力、物力在向农村倾斜。那么农民参与体育的意愿就要依靠政府的宣传和支持。

4.2、农村体育场地建成后的闲置问题解决方案

农村体育场地建设时,先进行调研了解农民需求,一地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避免已建成场地的闲置造成其体育功能的浪费,我们乡村体育工作者应该定期举办村镇之间的比赛,同时注重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开展,以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同时为了避免我国政府部门的过度负担,应积极引入社会优质资源进入农村体育市场。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以当地体育管理部门为依托,以基层体育工作者为桥头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坚决打赢属于体育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建成的体育场地不合适农民需求的我们就立即进行革新以满足人民需要,未建成的我们积极进行调研在施工期间最大化满足大多数的需求。不具备改建条件的已建成场馆,我们基层体育工作者要大力宣传,争取以点带面发动农民参与体育训练。

5、结语

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特殊历史方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利用上述自身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体育的主要传播者是我们新时代的体育工作者、体育研究者以及体育从业者,我们要紧紧跟随党的领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体育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适合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改革。习总书记曾指出身体健康是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就是现阶段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如今2020我们进入了新时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康复体育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2016体育年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我们的“体育梦”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