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训练研究综述

2021-03-06申连超刘华王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选材羽毛球竞技

申连超 刘华 王杰

(淄博实验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1、前言

当今世界羽毛球比赛的竞争空前激烈,优秀选手越来越多,要想在国际大赛中获胜,除了运动员必备的良好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临场的发挥能力与快速应变能力显得格外的重要,有研究指出优秀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战术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在于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如何在比赛中形成良好的竞赛心理,是羽毛球选材和训练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与体育学科相交叉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很早就已经运用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我国的运动心理应用到训练实践中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如今运动心理学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各项竞技运动之中,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心理诊断和咨询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运用,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心理训练来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世界各国运动员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王勇,2021年2月1日)。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心理测量与评定技术对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心理特征评价;20世纪90年代已将心理测量技术与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结合,提高心理调控能力;近10年心理技术结合运动项目特点与运动员个人特点进行心理训练和咨询。有研究者认为:了解和掌握运动员行为的特征,应借助高科技手段掌握运动员大脑变化的规律,从而揭示心理技术应用的内在规律(周成林,赵洪朋,2009年2月)。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不是单一的训练,他要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习惯,训练放松情绪使自身平稳,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与创新(王菡琦,2019年2月5日)。本文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羽毛球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方面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进一步了解当前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训练方面的研究现状。

2、羽毛球运动心理选材方面的应用现状

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目前,各国家在选拔优秀运动员的测试中都进行心理选材。

在选拔羽毛球运动员时,除了较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控球能力,心理素质水平也至关重要。关于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周洋对羽毛球运动员竞技水平与其心理素质相关性进行探讨,认为有利于为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运动员进行心理选材时主要是测定心理过程、了解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主要研究与运动能力有关的心理活动各方面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主要从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羽毛球运动心理选材比较科学常用的测试内容有神经类型测试、视动简单反应时间、视动选择反应时间、操作思维、动作控制能力、十字脚踏频率、注意力、性格分析、运动员的动机测定等等。此外有学者提出,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还要注意阶段性、长期性、系统性、专项性的选材原则,在进行心理选材时注意与运动员的情感交流,减少运动员的心理负担,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还要灵活运用各项指标,不要盲目下定论,进行多次测试和实验,客观的得出结论。运动员的心理筛选是科学训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保证运动员的选材质量、提高成才最优化和减少人才浪费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3、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理学应用的研究现状

运动心理学是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运动心理学”这一词最早出现在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里。1913年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是这一学科跻身科学行列的开端。1920-1940年,苏、德、美等体育强国都对运动心理学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学会宣告成立,1979年中国心理学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体育科学学会下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运动心理学现代发展已经起航。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和体育科学交叉的一门应用学科,运动心理学相对应体育运动领域划分的竞技运动、体育和锻炼三大主要领域,也细化为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近年来竞技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及特征,主要围绕着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其达到最佳的竞技水平而进行的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国家各项目的训练越来越重视心理训练的运用,有研究对优秀运动员进行个别追踪辅导,成效良好。

概括来讲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运动员的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评价;第三个层面是运动员心理能力的调节控制。虽然我国的运动心理学研究在国家的研究导向下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但距离西方发达各国的研究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仍有大量的经验研究,我国对心理现象的探讨停留在简单的低层次的重复研究之上,造成研究结果无意义且效率低下。而西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则对解释、预测和控制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4、羽毛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面的实践应用

我国运动训练长期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强国如美国、俄罗斯、德国等早就开始重视心理训练,贯彻始终,常年不断。在这些国家的运动队里运动心理学家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运动员心理训练开始于80年代初的国家射击队和射箭队,当时有运动心理学家应邀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其中一名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纪录。于是更多的运动队相继要求接受心理学家的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一步广泛地开展起来。在接受心理训练帮助的羽毛球运动员关渭贞、农群华等,都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心理训练的效果正在日益凸显,并成为人们的共识。

经过检索文献发现,运动心理学在羽毛球运动训练方面的研究种类繁多,如,刘媛媛、黄雪的《从观察学习理论角度谈羽毛球专项生的技术学习》文章中以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创始的观察学习理论为基础,观察学习所强调的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四过程相互协调、联系并相互交叉统一在羽毛球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观察学习对于羽毛球技术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董王乐的《激励机制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分析激励机制的概念,从羽毛球运动的对抗性、青少年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规律等方面,阐述了激励机制在青少年羽毛球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强调运动激励手段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和潜能,有效激发青少年积极的运动心理,提升训练效率;李义成在论文中详细研究了目标定向对于运动动机的影响;还有多名学者对羽毛球运动决策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影响运动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情绪、任务等外在环境因素,还包括决策风格、风险偏好等运动员自身比较稳定的特征;郑攀围绕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结合羽毛球专项,对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指出现关于专项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不足,学科交融、知识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的定性上存在争议,存在研究方法和检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孟杰借助运动技能迁移理论探讨了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充分利用技能迁移规律,结合羽毛球技术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及训练手段,将迁移规律合理的贯穿到技能学习中,更多的出现正迁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等等。运动心理学在训练中的应用还包括以合理情绪疗法为主要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通过运用放松训练和动作意象训练掌握心理演练的正确方式、方法等等。

5、结论

运动心理学现如今在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面已经广泛深入的运用。在羽毛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方面,针对羽毛球运动特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选择相适应的心理测试手段,有利于科学的挑选更出色的运动员。部分地区的运动心理工作者制定了相应的选拔指标、量表和测试方法,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适应我国本土运动员的标准,其测试选拔的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运用心理学指导羽毛球训练的研究百花齐放,涵盖了观察学习、情绪变化、激励机制、运动疲劳、技能迁移、运动决策、放松训练、意象训练等方面,还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冲突和困惑。比较而言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毕竟起步较晚,通常采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大都来自于国外或在引进的过程中进行修改的,受传统文化、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否能适用于本土运动员,也是广大运动心理研究人员和训练员所关切的。另外,心理学工作者的自身业务有待于提高,技能掌握较少,评价手段不科学、服务意识差、地位不突出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心理训练的发展。

6、对策

(1)明确羽毛球运动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对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方面逐渐引起重视,但其地位还不够,要知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关键比赛的得失。因此建议羽毛球运动管理团队设立心理工作者专门岗位,明确心理工作者的地位、职责和具体的分工,使其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监督训练的质量;

(2)我国心理工研究者要针对羽毛球特点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选择相适应的心理测试手段,根据我国的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背景制定相应的选拔指标、量表和测试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适应我国本土运动员的的心理选拔标准和体系,并逐渐验证这选拔标准的可行性,不断修改完成,进而形成我国本土化的羽毛球运动心理选拔指标;

(3)提高羽毛球心理训练工作的专业程度,心理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工作目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强化运动心理学自身建设,将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区分开来,通过学习西方对心理学在运动方面的应用,根据羽毛球运动独特的运动属性结合运动员独特的心理特质,选择具体实用的心理训练手段,对症下药,可实行一人一训练方案,并对训练效果进行追踪检验,实现心理训练工作的专业性与专一性。

猜你喜欢

选材羽毛球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羽毛球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竞技精神
羽毛球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飞行的羽毛球
浅谈依据中心怎样选材
羽毛球PK赛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