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如何有效衔接
——以《动物疫病检测技术》为例

2021-03-05何丽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专业课程疫病

何丽华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高职专业课程是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具体载体;要想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到高职专业课程有效对接实际工作岗位,而行业、企业职业培训针对性强,知识点集中,实践能力侧重性强,是从业人员走上岗位实践的第一步,所以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最佳参照对象。

1 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

1.1 “双师型”教师培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中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就没有优质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课程建设,从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无从谈起。所以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熟悉行业生产流程及职业岗位职责,并且熟练掌握各项职业技能,是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根本条件。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教师可通过赴企业兼职锻炼,也可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深入行业第一线,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笔者作为《动物疫病检测技术》主讲教师,曾多次深入企业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进行兼职锻炼,并参加企业举办的动物疫病检测技术培训,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动物检疫检验员考评员培训,通过企业实践和培训,使任课教师熟知动物检疫检验员岗位职责和行业中动物疫病检测员工作内容与流程。

1.2 课程校企共建 企业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最客观、最直接的社会评价主体,寻求适宜企业参与课程校企共建是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必要前提。笔者认为合作企业需具备以下条件,方能实现最佳效果:(1)合作企业需是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内拥有较大影响力;(2)合作企业须有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部门、岗位设置;(3)合作企业须有与专业课程相一致的资深行业专家,并且有精力与意愿参与高职一线教学;(4)合作企业能够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教学资源。

《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课程选择北京大伟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畜禽健康检测与评价云中心为合作单位进行课程共建,该公司是农牧行业龙头企业,全国范围内有17 家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且与我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

2 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关键点

2.1 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高职课程标准需参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以及行业广泛应用的岗位标准,由学科团队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课程标准制定依据为《动物检疫检验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动物疫病检测员岗位职责及企业动物疫病检测员培训手册。

2.2 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 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参照企业培训教程,并具体到岗位工作单一任务,同时依据企业培训理念,注意理论实践并重,为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经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审定,《动物疫病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由动物疫病病理剖检技术、动物疫病病原学检测技术、动物疫病血清学检测技术、动物疫病其他检测技术4 个学习项目,29 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

2.3 “项目化”与“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项目化”是岗课衔接的具体体现,“教学做一体”是实现高职教育实践技能提升的具体途径,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本课程以动物疫病检测员具体工作情境中的典型职业任务为主,将教学单元项目化、任务化,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中做、做中学,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4 基于工作任务的过程考核方式 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想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以工作任务为主的多元考核方式。

本课程评价以29 个典型工作任务过程考核为基础,结合综合性考核和理论考核进行最终课程评定。通过任务过程考核,让学生切实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并达到动物疫病检测员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综合性考核,主要是以实践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与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的检查本门课所要达到的职业技能。同时还需结合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认证考试及行业企业的认证要求,通过理论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3 结 语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由高速度、大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专业课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决定了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成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必须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而职业培训是适合高职专业课程改革建设的最佳参照对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课程校企共建是实现高职专业课程与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的前提条件,依据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项目化”与“教学做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基于工作任务的过程考核方式是保证高职专业课程优质化建设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专业课程疫病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