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设计
——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

2021-03-05庞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矿井通风矿井通风

庞波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对人民健康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的同时,也对各类学校的教学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直播平台、会议平台一夜之间被广大教师和学生熟知,在线教育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承担起了重任。如何更好地进行在线教学,体现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和优点,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索的问题。本文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重构和教学方法设计方面来探索泛雅平台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总结课程从线下转为线上后的经验,为同类高职学院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在线课程教学设计

(一)组建高水平团队

在线课程的构建与以往的授课模式相比,是具有显著区别和更高要求的的,比如要在对课程体系十分熟悉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拆解、组合,对课程内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对进行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同时对于教师的互联网思维和网络信息能力要求更高,这就需要组建一支能力、专业、年龄结构都合理的教学团队。《矿井通风》在线课程团队的9名成员,6名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8名矿井安全专业方向教师、1名网络平台搭建方向专业教师,6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团队专业有聚焦、职称水平高、结构年轻化、分工有重点,能保证在线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在线课程建设思路

与建矿山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建设由专业教学标准、课程颗粒化资源、多媒体资源、试题库、文献资源等构成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和集出题、组卷、测试于一体的网络考核模块。在课程建设上,完成包含课程介绍、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演示文稿、重难点解析和课程教学录像在内的,能够体现出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础资源建设[1],同时,更加注重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反映课程特点的拓展资源建设,实践课程“体验式”课堂教学与过程化课业考核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三)以岗位需求重构课程内容

《矿井通风》课程是采矿类、安全类专业的主要核心专业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地面的新鲜空气送入矿井,稀释、排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使得从业人员能在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通过对通风员岗位生产实际需要的分析,确定其主要工作任务包含通风条件测定和通风系统设计两大模块,结合工作任务对通风员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要求,以任务为引导,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内容。设计了若干个紧密结合工作任务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目的都是对接工作要求完成具体的管理、设计和操作,体现矿井通风工作中系统化的要求。在具体的排序上,遵循学习规律,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任务[2]。

(四)开发颗粒化资源适应线上教学要求

线上教学的一大特点是学生与老师不像以往教学一样面对面地进行,为教学带来很多不便:(1)学生和老师互动程度减弱,老师的课堂控制力下降。(2)学生在家里学习时缺少学习氛围,自我约束效果差。(3)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时反馈,学生缺少教师的实时管理,教学难度增高。(4)学生注意力相比线下课堂更难长时间集中,教学过程趋于碎片化。(5)网络质量、通信质量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

我们知道,任何人的注意力都是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的,线上教学的很多问题恰恰都是因为这个因素而引发的。针对这一问题,线上教学时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拆解:将完整的教学内容按照岗位需求分解为对应的工作情景,再将工作情景分解为不同的工作任务,最后按照完成任务中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学”的特点将其分解为若干知识点,以知识点为基础开发相应的颗粒化资源。知识点之间互相独立,但从内在工作情景中又具有整体性,这就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总-分-总的有机拆解和组合。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以生产过程为指导,开展“六步骤”教学

结合教材、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条件,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教学模块”为载体,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实施对接企业真实岗位需求的“体验式”教学改革,突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六步骤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目标如下:

资讯(问题情境):主要介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信息。

决策(问题分析):分析完成任务的数据分析、计算法则确定、方案拟定等。

计划(任务设计):从决策方案中确定最优方案,确定完成任务的计划。

实施(任务实施):完成任务的步骤、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等。

检查(任务总结):个人检查、小组检查、教师检查,找出问题所在,进行修正。

评估(思考训练):根据检查结果、团队协作、个人表现等,依据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二)以工作页为载体,让学生主导课堂

课程开始前,通过工作页的形式将任务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六步骤的引导开展项目化学习,自主完成“学”的过程。按照矿井通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学习内容进行划分,形成学习情境5个。

图一 学习情境及任务设计

工作页的设计以生产现场实际任务为目标,内容围绕解决具体任务逐步展开,突出知识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线课程建设过程中以突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按照5个学习情境的16个工作任务完成了相应工作页的编制。

图二 工作页评价页

(三)以线上考核为手段,实施多元化评价

改进课业考核方式,平时课程考核与期末考试权重均为50%,以更好突出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检测检验,鞭策学生养成适应在线教育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模块化教学要求进行改革,以每一个“教学模块”为单元,将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表现和标志性成果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由学生、教师共同按评价标准进行考核,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杨程的效果进行综合性考察[3]。为了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积极性,强化线上教学的效果,弱化线上教学的缺点,通过设定线上教学环节权重提升的手段,对学生线上教学的参与度进行重点考核。

《矿井通风》课程线上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发布作业完成情况权重15%;(2)上课出勤、在线互动等课堂表现情况权重15%;(3)工作页任务完成及提交情况权重20%;(4)期末在线考试成绩权重50%。

其中期末考试部分,以试题库中500道各类试题为基础,考试前以《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标准的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题量和题型,对不同试题标记难度、分值,形成在线考试组卷策略,由平台系统从试题库中按照策略随机抽取相应的试题形成试卷,学生在线完成考试,保证了考试过程的公平性和考核内容的普遍适用性。

三、结语

通过《矿井通风》在线课程建设项目,按照“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遵循总体设计、拆分课程、细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开发完成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素材资源库、教学图片、教学案例、学生工作页等颗粒化资源,总数达1400余个。为解决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需求、提高线上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对于在线课程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何更好地依托互联网思维开展课堂互动、推进教师团队模块化教学改革、提高学习效果考核评价、实现学习效果预警还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随着网路学习平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作为教师也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好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提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矿井通风矿井通风
烧炉取暖要注意通风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如何实现现代化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