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TiGRT IVS系统引导肺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研究

2021-03-04段小娟周一兵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靶区放射治疗方向

段小娟,罗 灿,周一兵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重庆400037)

0 引言

肿瘤放射治疗已经进入精准放射治疗时代。随着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逐渐普及,对摆位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能够提高摆位准确性,是精确放射治疗的基础。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的主体是非晶硅阵列,是最早使用、最简单的影像引导装置[1-4]。我科于2019年7月安装由中国苏州LinaTech公司研制的TiGRT IVS系统,该系统采用最新型的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加载于Elekta Synergy加速器上,用于验证射野形状、定量分析和控制患者的摆位误差。TiGRT IVS系统单次成像剂量在0.1~0.2 cGy,具有拍摄时间短、操作简单、图像配准速度快、价格便宜等特点。

TiGRT IVS系统拍摄的图像中,头颈部肿瘤和腹盆部肿瘤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骨性标记,便于图像配准。但胸部由于结构复杂,加上呼吸、心跳运动的干扰,拍摄到的图像在进行图像配准时缺乏足够的参考点,使得配准结果会有较大的误差。本研究以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配准结果为参考,验证TiGRT IVS系统的在线校位精度,从而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上进行IGRT的肺癌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7~76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各8、10、12例。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患者及家属姓名。排除标准:(1)一般状况差,功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4分患者;(2)伴有严重心肺供能疾病、心功能不全、哮喘、高血压等疾病患者;(3)意识模糊及精神紊乱患者;(4)中途中断治疗患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设备及参数

放射治疗基于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6 MV X射线,剂量率为400 MU/min,照射野大小为40 cm×40 cm,叶片在等中心的宽度为1 cm。图像引导系统TiGRT IVS采用的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探测面板尺寸为41 cm×41 cm,分辨力为2 688×2 688。kV级CBCT图像引导系统Elekta XVITM扫描角度为130°~290°,扫描速度为3°/s,射野为26 cm×26 cm。

1.3 定位及靶区勾画

患者均采取头先进、仰卧位,使用颈胸部热塑体膜和全碳素纤维底板固定体位,经CT扫描后图像传至Oncentra 4.3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完成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30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靶区靠近胸骨角,23例患者的靶区靠近椎体。在0°和90°/270°生成相应射野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DRR)图像,图像重建层厚为5 mm,将放射治疗计划和DRR传输至加速器进行摆位、照射。常规剂量分割治疗25~33次,每周5次,持续5~6周;大剂量分割治疗10次,每周5次,持续2周。首次摆位时行TiGRT IVS系统和CBCT位置验证,常规剂量分割患者每周行1次位置验证,大剂量分割患者每次治疗时均行位置验证,并与DRR图像进行配准。

1.4 图像配准方法

TiGRT IVS系统正位图采用2种不同的配准方法。方法A(以下称为“IVS-A”):利用TiGRT IVS系统手动调节窗宽、窗位,结合临床经验将配准特征结构选为椎体或肋骨,根据椎体上下缘、左右缘或肋骨进行配准,如图1所示。方法B(以下称为“IVS-B”):基于IVS-A,手动调节窗宽、窗位,配准的特征结构选为气管,根据气管分叉进行配准。侧位图则根据与靶区“就近”原则,选择椎体或胸骨、肋骨等进行配准。经图像配准后,分别记录靶区在左右(Lat)、头脚(Lng)、前后(Vrt)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记录TiGRT IVS系统图像配准时间(包括拍片时间、图像重建及配准时间)。

CBCT配准:先采用骨性标记然后结合靶区自动配准,手动微调,记录靶区在Lat、Lng、Vrt 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记录CBCT图像配准时间(包括扫描时间、图像重建及配准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将3种配准方法得到的摆位误差导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并对3种方法的配准误差进行正态性检验,根据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对方法IVS-A与CBCT、方法IVS-B与CBCT的摆位误差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图1 勾画椎体上下缘和胸骨角等进行配准示意图

2 结果

2.1 摆位误差数据

30例患者分别采集TiGRT IVS系统和CBCT图像各156张,共312张图像。IVS-A配准所用时间为(69±12)s,IVS-B配准所用时间为(54±8)s,CBCT配准所用时间为(112±14)s。表明TiGRT IVS系统图像引导所用时间少于CBCT。

30例患者摆位误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IVS-A摆位误差在3个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1~<0.1 cm内。CBCT摆位误差在Lat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1~<0.3 cm,Lng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3~<-0.1 cm,Vrt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1~<0.1 cm内。IVS-B摆位误差在Lat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1~<0.3 cm,在Lng方向上最高频率分布在-0.1~<0.1 cm。

对于156张TiGRS IVS系统图像,IVS-A误差值≤5 mm的有139张,占89.1%;≤8 mm的有154张,占98.7%。IVS-B误差值≤5 mm的134张,占85.9%;≤8 mm的有151张,占96.8%。156张CBCT图像中,误差值≤5 mm的有129张,占82.7%;≤8 mm的有152张,占97.4%。

以CBCT配准结果为参考,对TiGRT IVS系统在线校位精度进行验证。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2种图像引导系统的摆位误差在Lat和Lng方向上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在Vrt方向上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2.2 大剂量分割患者的摆位误差

图2 摆位误差分布直方图

1例大剂量分割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布如图3所示。其中,Lat方向上3种方法的误差分别为(0.04±0.16)、(0.01±0.19)、(-0.09±0.23)cm,Lng方向上分别为(0.13±0.16)、(0.26±0.28)、(0.15±0.15)cm,Vrt方向上TiGRT IVS系统骨性配准和气管配准的结果均为(0±0.16)cm,CBCT为(-0.03±0.18)cm。图3(b)中前1~7次TiGRT IVS系统2种配准方法的结果一致,且均小于CBCT的结果。3种配准方法的误差都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TiGRT IVS系统2种配准方法的结果与CBCT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01)。

表1 TiGRT IVS系统与CBCT的患者摆位误差比较单位:cm

图3 1例大剂量分割患者的摆位误差分布

3 讨论

摆位误差主要由CT模拟定位时患者的体位与治疗体位的偏差、靶区勾画和计划偏差、影像学信息、加速器出束剂量波动等因素引起,不仅会降低疗效,还会危及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因此,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验证是精确放射治疗不可或缺的保证措施。目前,有多种设备可以实现患者摆位验证,如MV级EPID[5-7]、kV级射野平面机载影像系统(on-board imager,OBI)图像[8-9]、kV级CBCT[10]、kV级ExacTrac[11]等。本研究中的TiGRT IVS系统基于MV级EPID,具有成本低、高效率、高精度、高分辨力等特点。

TiGRT IVS系统相较于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自带的EPID影像系统iViewGT,空间分辨力更高,获得的图像更清晰,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摆位误差和射野信息。另外,对于肺癌常规剂量分割放疗30次的患者,患者全程所受TiGRT IVS系统剂量为0.5~1.0 cGy,kV级OBI剂量为2.3~5.2 mGy,kV级CBCT低剂量模式剂量为0.725~1.607 cGy[12]。可见TiGRT IVS系统和kV级CBCT成像剂量相当,对于肺癌患者常规放疗总剂量6 000 cGy,这些额外辐射剂量可以忽略,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5 mm范围内,8 mm以上的摆位误差很少。TiGRT IVS系统对摆位误差的控制在Lat和Lng方向都和CBCT无统计学差异,在Vrt方向有统计学差异,但都在临床标准范围内。对于常规剂量分割的患者,TiGRT IVS系统可以替代CBCT。由于TiGRT IVS系统采用气管配准与骨性标记配准的摆位误差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气管配准所用时间相较于骨性标记配准更少,因此正位片中加入气管辅助配准可以进一步缩短图像验证时间。而对于大剂量分割的患者,应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另外,由于TiGRT IVS系统不能很好地显像软组织,故可结合CBCT观察靶区情况。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是病例数只有30例,而且大剂量分割患者只有1例。下一步将继续分析TiGRT IVS系统引导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尤其是大剂量分割患者的摆位误差,使摆位精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TiGRT IVS系统能够有效测量、控制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正位片中可选气管作为辅助配准的特征结构,以提高摆位精度并进一步减少图像引导时间;而对于大剂量分割患者的图像引导,可结合CBCT观察靶区位置。

猜你喜欢

靶区放射治疗方向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2022年组稿方向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