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设计的实践案例解析
——以路西村青叶市场为例

2021-03-04贺勇陈钰凡陈耀

建筑技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青叶循证证据

贺勇 陈钰凡 陈耀

1 浙江大学

2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路西村

设计单位:十二楼建筑工作室

总用地面积:1.67ha

设计时间:2017.02—2018.05

建设时间:2018.08—2019.02

摄影:贺勇、陈耀、陈钰凡、郝军

1 循证设计的引出与辨识

建筑学中强调“研究性设计”,其价值与意义在于创新,特别是对于建筑学中某些新类型空间的发现与创造。然而新的类型往往没有现成的案例进行参考,在此情况下,从人的需求、使用观察入手,明确问题、发现线索、找到“原型”,然后提出设计方案。建成使用后,通过观察、反思、评价,积累一些经验,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这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也正好契合了“循证设计”的相关理念与思想。循证设计(EBD,Evidence-based Design)的概念源于循证医学(EBM,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思想,由医院建筑师、学者Kirk Hamilton 在2003年首次提出,他这样阐述这一概念:“循证设计是在一个独一无二项目的关键设计决策中,严谨、准确、明智地利用现存的、由研究和实践产生的最佳证据,并且与委托方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1]。”他在随后的美国加州健康中心设计中,将这个定义简化叙述为:“将环境的设计决策建立在可信的研究之上,从而达到最佳预期结果的一种过程[2]。”同循证医学一样,循证设计采用转译性的研究来连接实践,但是相比于医学严谨丰富的数据基础,循证设计是更偏向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灵活研究方法[3]。

完整的循证设计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实证研究、证据分析、设计实践及评价反馈。实施的步骤可概括为:1)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与业主的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与设计核心;2)基于现有问题和项目条件寻找可支持该设计核心的证据;3)基于现有的证据进行分析解读最终形成适合该项目的设计策略;4)基于证据、设计策略与方案,预测相应的结果并记录;5)对比项目实际建成结果与预测结果,并加以检验、分析、评价,成功的部分可以成为下次实践的新证据,失败的部分可以形成新问题,成为下次实践或后续改进的注意点。完整的循证设计是一条严密的逻辑链,将项目的研究、证据分析、设计实践、建成成果的评价反馈联系起来,从研究到设计对证据和问题进行批判式的分析和理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循环反馈机制[3]。本质上来说,循证设计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设计决策的概念和方法,有别于演绎性或规范性设计,其旨在突破传统以既有范式为基础,加上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的设计方式,走向以客观事实和严谨的证据为依据的科学决策。循环往复之下,基于科学的方法论,在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对许多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检验,最终积累并形成可靠的知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整体设计水平的进步。

本文所讨论的案例——浙江安吉县路西村青叶市场,因其项目的特殊性,没有既有的类似项目进行参考,所以采用了现象观察、确定目标、临时场地试用、确定设计策略、提出方案并建造、建成后反思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正好契合了循证设计的理念。事实证明,这是一套推进设计的有效方法。

2 路西村青叶市场的案例解析

2.1 项目背景

安吉是白茶之乡,那里的许多乡镇有着大片连绵的茶山,每年清明前后,是青叶采摘交易的时节。青叶就是从茶树上采下的新鲜嫩叶,大部分茶农自己不炒茶(茶叶的炒制需要专业设备和经验丰富的炒茶师傅,成本很高),因此对于大量小规模茶山的主人而言,直接销售青叶是更好的选择,这样既省去了炒制的麻烦,也没有销售成品茶叶的烦恼。每年清明前后,青叶的销售成为当地最重要的交易活动,青叶交易集市也就应运而生。青叶交易季一年里只有3月底-4月底短短的大约4个星期,人流、车流特别集中,需要很大的场地。如此下来,建设一个常规的市场很不划算,于是村民们往往就将青叶摆放在马路边进行交易。而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当地政府会派出警察、城管以及其他各部门人员联合维持秩序。因此每个青叶交易季节,都是对地方政府一个极大的考验(图1~4)。

1 安吉县茶山

2 原有的路边青叶交易

3 交易中的讨价还价

4 青叶交易时路边售卖茶水、食品的摊贩

2.2 既有交易场景与现象的观察

2017年初,在接到青叶市场设计任务后,为了观察青叶交易的方式,我们对这种“马路摊”进行了考察,期望从人的需求、使用观察入手找到线索,收集青叶交易中需要的设计要素,为后续设计提供有力证据。观察中发现,卖家一般将小货车或三轮停在附近的场地上,用小推车把一筐筐青叶搬运到路边,很快会有买家上来查看青叶品相,成交的价格一般取决于青叶的品质和新鲜程度。参加青叶交易的人一般都是附近的村民或早就相熟的买家,所以在青叶集市中,讨价还价尽管有时十分激烈,但是总体上氛围相当友好。青叶交易聚集了大量人流,这也给其他摊贩提供了商机,如兜售茶水、盒饭的,大家都生意兴隆。这种路边临时交易的非正规市场显示出了很强的活力与乡村集市气息,但是由于大量的人流、车流与交易混合在一起,既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也影响了环境景观。

2.3 设置临时市场,观察村民们的自主使用方式

大家都认为需要有个专业的青叶市场,可是基于其季节性使用的特征,又不需要一个常规的市场。那么它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它当然是一块很大的场地,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怎样的设施才能完善和规范市场的交易环境呢?因为没有既有的建成案例进行参考,我们接手设计任务之后,迟迟无法拿出满意的方案。到了2018年春天,又是采茶、青叶交易的季节,村里决定先把选定的场地大致平整出来,让大家临时使用。作为建筑师的我们趁机也正好观察一下村民们在场地上的交易方式与行为特征,或许能给之后的设计提供些思路。

场地初步平整后,村民自主设计与使用的场景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因为其简单、实用的划分让交易环境相比“路边摊”有序多了。总体上场地分为停车与交易两个区块,交易区用水泥预制板临时拼成了一个巨大的“口”字形地台,台面离地约20cm,村民们把青叶筐摆放在台面之上,不知是计算过还是巧合,台面的宽度约1.2m,正好可以放下两筐青叶。有了这个地台的引导与限定,青叶的展陈与交易顿时规矩起来。不过,由于这个“口”字过大,其中间的场地很难被充分利用起来。尽管如此,这种临时性的场地划分与布置还是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图5~8)。

2.4 基于临时市场中的“空间原型”,确定设计策略,提出设计方案

顺着“口”字形的展台原型,我们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将场地划分为卸货、停车、交易三个区域,所有车辆从场地中间进入,先在卸货区将青叶筐放在地上,然后将车停放在东侧的停车区域,青叶筐则用小拖车搬运到西边展台。相比村民的自主搭建,设计中的展台更加紧凑,而且两端开口,便于买家车辆的穿行,场地两侧则是车辆的出口,如此下来,场地上的买卖双方车辆交通变成两个单循环,互不干扰。为了尽可能使场地生态化,除了供小拖车用的几个通道铺装沥青,其余地方均不硬化,只是将素土夯实之后,表面铺设一层碎石,用轻型碾压机将其压平,这样即便下点小雨,场地上不会积水,也不会有泥巴。另外,在交易区的一侧,布置了临时帐篷或活动小屋,提供给售卖茶水、餐饮的摊贩使用。

青叶市场占地约1.7ha,如此大的场地,一年大部分时间里基本都是闲置。与村里交流之后,发现他们有将市场沿河对面的竹林改造成村里小游园的想法,也有在河上架桥、修建滚水坝蓄水的计划。于是我们在青叶市场的设计中,将其与河对岸的竹林整合成一体,作为村里的一个核心公共景观与休闲活动场所,并且顺着河道布置了公厕、景观墙、亭子等设施,通过一个包含了桥、水上汀步构成的步道系统,使其与周边的居民组团便捷地连接在一起。如此下来,青叶市场成为了一个公园,为村民的日常使用以及村里未来休闲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图9~14)。

2.5 建成后使用观察与分析

5 青叶市场选址(位于路西村南侧的绿方框)

6 青叶市场用地原为一片荒地与竹林

7 临时青叶市场鸟瞰

8 临时青叶市场交易场景

9 设计方案总体布局

10 设计方案:停车与交易场景

11 设计方案:近处为交易展台,远处为沿河景观

12 建成后青叶交易区域

13 建成后滨水景观亭

14 建成后滨水步道

经过了近两年的时间,青叶市场终于在2019年2月建成,并于3月份投入使用。在实际市场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是如设计方案中所预设的那样,如汽车的停放、柏油小道上小推车的使用、砖砌地台上青叶筐的摆放与交易、场地边临时供应茶水与食品的服务设施等(图15~18)。然而也有一些是预料之外的:原本设置的地台交易区域使用者寥寥,反而是场地中间预留的卸货区域停满了前来送货的农用三轮车,大部分人把盛满了青叶的塑料筐就近搬到地上,或者直接放在车厢里开始交易,场面看起来有些混乱,完全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经过访谈和观察,我们发现没有按照之前预想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村民抱怨场地的地面没有硬化,小推车很难在碎石地面上拉动,所以村民们在场地上卸货后不愿意将青叶搬运到地台之上;2)中间卸货部分的尺度过大,易集散人流,村民们感觉在那里交易就足够了,所以三轮车往往就停在那里直接交易,而不愿再把车开到停车区域;3)村民进入场地交易的过程是随机、动态的,比如有的青叶刚刚被拖进市场,就被买家看中,随即展开了交易,于是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

15 砖砌地台上青叶筐的摆放与交易

16 柏油小道上小推车的使用

17 围绕地台之上青叶的讨价还价

18 场地边临时供应茶水与食品的服务设施

在后续整理青叶市场建成后使用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证据中,一张俯拍的照片单从构图而言极为有趣:在空间的距离拉得高远之后,场地上那些看似随意停放的车辆、青叶筐,在画面上呈现出一种迷人的肌理与形态,特别是绿色主基调的农用三轮,配合着同色系的青叶,颜色深深浅浅、疏密有致,加上交易的人们在地上投下长长短短的影子,恰是一幅青叶版的“清明上河图”(图19)。仔细琢磨,这幅动人的场景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因为它就是一个市场的原初模式:一片空旷的场地,有人卖,有人买,一个市场便诞生了,不需要多余的设施,也无需特别的管理,因为交易自有它的规则,买卖各方也会相互约束。所以那些车辆的停放看似随机,其实也遵循着一定法则:比如总体上是两排,两排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类似“街巷”的空间,车尾都朝着“街巷”,人都在“街巷”进行着青叶品质的比较查验,讨价还价,场景很是鲜活生动(图20)。有了汽车之后,人们的出行与搬运更加方便,青叶卖家将运货车停放在停车位上,打开后备箱、搬出青叶筐放在地上就可以开始交易,单调的停车场顿时变成一个热闹的街市。由于有着停车位的“导引”,这个“街”比起“原初市场”的“街巷”规整多了,显得秩序井然。另外,箱式小货车或者越野车的后备箱打开后,汽车尾部自然形成一个有着“顶棚”的空间,如同一个临时的售卖亭,因空间相对宽敞,青叶即便不搬出车厢,也可以兜售起来。当然,为了更好的展示,大多数卖家还是把青叶搬到了地上,并摆放整齐(图21)。

2.6 针对青叶市场使用中的问题,对其空间布局模式进行优化探讨

整理、分析青叶市场建成后的使用状态、问题及其原因后,我们提出了青叶市场空间布局优化的两种模式,可以用于后续同类项目的参考。第一个模式:在小汽车或电动三轮作为基本出行与运输工具的背景之下,村民对于原设计中交易空间的“错用”与“异用”,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停车场模式的最便捷的交易方式,所以地台不是必须的设施,在此交易区与行车区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清晰的划分,允许其适度的混合(图22)。第二个模式:为了让人们把搬运青叶筐的距离缩减到最小,既省力气,也避免来往人流的交叉,或许另一个理想的方式就是“半岛+停车场”式的空间组织模式(图23)。用青叶交易的地台围合出一个“半岛”,里面设置停车,这样一来,卖青叶的人将车停放后,把青叶从车上搬到地台上最多只需3~4m的距离,买家则在地台的另一侧,与卖家一起讨论青叶的品质与价格,其方式有点类似一般农贸市场的感觉,如此下来,地台的使用会更加充分,市场也显得更有秩序。

3 结语

就建筑设计而言,总体上是一个依靠过往的学习训练与职业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推进的过程。一方面,经验可以快速、有效地推进设计,也能保证设计的基本品质,但是经验也往往成为既定的“程式”,限制了建筑师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制约了建筑的创新,特别是面对新的建筑类型时,往往显得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在设计决策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公众参与,但是受制于各种原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实很难真正实现,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循证设计则成为一种有效手段与途径。在路西村青叶市场案例中,因为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寻,迫使建筑师不断回到日常生活中观察以及现场体验,不断重返建造现场,才提出了基本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思路。这个项目在空间与形体的表达上并没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但是其基于循证设计的思路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意义与价值。

循证设计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因为有效信息是推进设计决策的关键要素。信息的获得需要建筑师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1)适度抛弃过往的经验,秉持一种开放、学习的态度,基于当下使用人群的仔细观察,方可发现其中的规律;2)设计过程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观察到不同时段和情境之下人们对场所与空间的使用,并加以适当的分析;3)循证过程需要不断往复,在积累中才可以逐渐明晰、甄别出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误导的,从而在下一轮的同类项目中提升设计质量;4)循证过程中,既要基于证据的收集与分析,同时又需要建筑师保持作为专家自身的价值判断,对证据进行合理辨识,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合理满足并加以引导,从而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方案。

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对于空间和场所进行着精心设计,但是使用者往往会有着他们自己的使用方式,而且其方式有时会完全在建筑师的预料之外。空间本质上是一种秩序[4],这种秩序对于使用者而言,是自觉遵循还是忽视,取决于设计师对使用者行为的分析深度与把控能力。青叶市场的案例告诉我们,建筑师或许永远都无法完全掌控一个空间的真实使用状态,唯有基于“证据”不断观察、体验与改进。循证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其实也是将设计观念从“客户思维”转到“用户思维”[5]的过程,即从满足、服务业主的要求转向基于用户实际使用的观察与体验,进行证据探寻、证据分类、证据运用与评估效果,从而有效地提升设计质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从基于存量项目到新增项目或项目更新,将研究融入设计进而进行设计革新的有效途径。

19 卸货区域停满了前来送货的农用三轮车

20 卸货区域里的青叶交易场景

21 停车场里的青叶交易场景

22 停车场式交易空间布局模式示意图

23 半岛式交易空间布局模式示意图(中间为交易地台以及买家的停车位)

猜你喜欢

青叶循证证据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仓山
仓山
仓山
手上的证据
家庭暴力证据搜集指南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