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职业学校汽车专业课教学实践
——以新能源汽车构造与维护课程为例

2021-03-04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李佳芮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张强核心汽车

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佳芮

早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就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因此,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设计应以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目标,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和“学得怎么样”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和实施。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做“活动”,将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融合在学生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做中学”和“学中做”,实现“行知合一”,培养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习惯,让学生能主动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体系,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的计划、实施和评估能力,更能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实施培养学生对汽修职业认同感,使汽车维修手册使用能力、检测数据分析能力、故障诊断逻辑思维能力、维修操作执行能力(执行标准、规范的能力)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从而达成职业技能培养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这样教学设计思路开展专业课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以新能源汽车构造与维护课程为例,从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评价的落实等方面,阐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实践有效融合的方法和路径。

1 制定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拆分重组

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内容的调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专业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进行提升,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譬如,新能源汽车构造与维护课程的“项目一:新能源汽车结构认知”中,原来为“任务一:纯电动汽车的结构认知”和“任务二:插电混动汽车的结构认知” 两个学习任务,内容突兀,且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不符合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特征,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学”“不愿学”“不想学”“学不会”。笔者通过研究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特征,将原课程内容拆分并重组为“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类型认知”“任务二:纯电动汽车结构认知”“任务三:纯电动汽车高压回路认知”等三个学习任务,采用比亚迪、吉利和特斯拉3种车型作为教学车型,学习任务由浅至深,由面到点,有序递进,层层深入,并将三个学习任务的实施分别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方式展开(图1),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学习规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学”“学得进”“学得会”。民族汽车品牌比亚迪和吉利车型的引入,也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汽车品牌的认知和深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热情。

图1 学习任务的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展开,教师进行活动的组织、引导与评价,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活动的开展,变为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学习知识,并整合输出,加以总结提炼的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2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相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2.1 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资料收集、整合、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以“项目一: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认知”中的“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类型认知”为例,教师在课程网络平台中布置收集新能源汽车资料,并制作海报进行介绍的学习任务后,学生接收平台发布的任务,并按照任务要求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企业调研、查阅资料、平台课程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完成资料整理及海报制作,要求各小组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以海报照片的形式(图2)上传至UMU学习平台,以便教师及时监控学生的课前学习过程,并为课后评价提供依据。

该课前活动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延伸至课堂前,通过制作海报这一任务,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于资料查找、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通过小组沟通交流、合作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重组,并以图文海报的方式进行呈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查找、筛选、整合的能力。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汽车技术发展,学生在走上职业岗位后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这也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所必备的核心素养,这与汽车维修企业中,主修、辅修、学徒之间的相互协作进行汽车故障诊断的社会现实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该课前学习任务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多项核心素养,相比传统的通过做题来评价课前学习效果的方式而言,则更为科学、更为有效。

图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海报照片

2.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每组学生对于各组的海报进行展示,并派组员代表进行讲解。针对海报美观度、知识全面度、讲解清晰度等进行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可以使组员代表通过讲解将本组的课前学习成果进行分享,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另外,同学们及教师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肯定小组的课前学习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良性循环。

2.3 培养学生的维修手册使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在“任务二:电动汽车结构认知”的学习中,教师布置的活动为:请各组同学查看吉利帝豪EV450汽车维修手册,并在实车上找到汽车前舱内所有部件(图3)并说出其名称。活动结束后,每一位同学进行抽答。在活动过程中,对于组内能力稍弱的同学,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在同学的帮助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认识吉利帝豪EV450汽车的前舱部件,充分了解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为了检验分组学习的效果,教师对于每一位同学进行前舱部件的抽查提问,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此同时,请回答正确率高的小组分享学习过程,了解在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其他同学一些启发,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根据各组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补充。此项任务通过给学生相应车型的维修手册,并设置实际问题,综合考察了学生的汽车维修手册使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学生学习经验的分享,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3 吉利帝豪EV450车前舱内的布置

2.4 布置调研型课后任务,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

在“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类型认知”的课后活动中,笔者布置的调研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走访企业,了解各种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况,并撰写一份简短的调研报告提交至网教平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类型及各类新能源车的特点后,带着教师布置的调研型课后任务,走入企业,与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对课堂上所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不但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更深一步认知,更是对汽车维修行业的深入感知。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调研,培养了学生沟通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面向汽车专业教学的新模式,针对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展开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合理改革现阶段的教学方法,使知识传授更加系统,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学习效率也随之不断提升。为适应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也应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强化能力,将线上教学设计得更加丰富合理,同时积极改良线下教学模式,努力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化变革。

3 构建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过去,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基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笔者在尝试着构建了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评价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表1、表2、表3所列为笔者制作的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然后基于该评价内容,为每个学生绘制出各自的核心素养雷达图,并提出学生今后的改进建议。例如根据表1中张强的核心素养课前学习评价结果,便可以绘制出张强同学的核心素养雷达图(图4),根据图4便可以分析出来张强同学的优势和劣势,从图4可知,通过课前评价可以发现,独立学习能力、网络资源利用能力、维修手册查阅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海报制作能力、方式方法的创新能力、知识完整度等非常强,而这些能力几乎都是自我就可以完成的,这说明张强同学的个人能力较强;而通过图4可以发现,张强同学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企业调研能力、企业调研参与度等相对较弱,而这些能力是需要和其他参与者协作才能够完成的,这说明张强同学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较弱。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张强同学提出未来的改进建议,建议未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去和参与者沟通交流,不断将短板补长,促进张强同学全面成长。

表1 基于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课前学习评价表

表2 基于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课中学习评价表

表3 基于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课后学习评价表

图4 张强同学课前学习的核心素养雷达图

4 总结与思考

(1)通过将核心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兴趣和主动性,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更是将企业一线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了专业教学,打通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壁垒。

(2)基于核心素养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探索,突破了过去职业学校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元化教学屏障,有机地将行业企业的职业素养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的职业教育的技能和素养二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将职业教育从知识和技能的着力点拓展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融合性培养,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3)通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也发现了专业教师对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理解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专业教师要想真正地实现职业技能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必须加强自己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4)采用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不但能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能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根据评价结果为每一个学生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张强核心汽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Zigbee的在线教学设计与探索
张强、肖龙飞招贴作品
汽车的“出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王夭一先胜张强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