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高水平汽车专业建设

2021-03-04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办学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方 俊

1 精耕专业,筑巢引凤

1.1 明确办学定位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根据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办学重点和产业经济服务方向。学院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所以汽车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依据学院特色的发展条件并结合环境优势,面向办学所在地一一台州市,服务台州区域乃至浙江区域的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围绕汽车专业及相关产业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专业结构体系,建设国内领先的高水平汽车类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强化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建设一流专业,培养“工匠式”学生,培育卓越师资,催生特色专业,力促核心竞争力提档升级。坚持以质量为核心,走出一条“以质图强”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厚植办学根底,将专业人才培养覆盖汽车产业价值链,突出行业背景,凸显区域特色;以自主课程建设为路径,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先导,构建汽车特质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以特色发展引领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2)注重培养过程,加深专业交叉融合和技术技能积累。打造专业交叉和互融互通的专业群,破除专业壁垒,找出专业共同性,形成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机制,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群。以学院汽车相关专业为例,面向区域汽车产业链,找准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映射关系,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汽车智能技术”等5个专业组建为专业群,如图1所示,从汽车产业链技术应用范围、专业群岗位指向、专业群指向等方面寻找共通性,建立有效关联,取其精华,充分发挥各专业的核心能力,合力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2 对接产业,换挡提速

2.1 依托吉利汽车集团,贴近产业

学院依托吉利汽车集团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充分挖掘学校、企业的互补作用。能够做到及时跟踪区域产业人才需求,获取专业前沿资讯,为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提供了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教融合共同育人。依托与吉利的亲密关系,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深化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培养具有高忠诚度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校企合作培养“双岗”能力教师。专职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拥有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为专家库的指导队伍,指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实践教学。

(3)校企共建“学、训、研、创”四位一体实践基地。校内目前已建成紧贴生产实际的“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冲、焊、涂、总四大工艺技能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汽车营销技能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智慧物流实训中心”等六大实训中心。共同开发校企一体化实践课程体系,融入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实现教学课堂与生产实际互通互融。

(4)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从企业用人需求着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推行“中高职一体化+企业”模式,以定岗培养、定向就业、定岗拓展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入吉利汽车产业链,实现学生精准培养与精准就业。学院与吉利汽车联合开展的定岗培养模式已纳入吉利汽车国家产教融合项目。

2.2 以培养技术技能为核心,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图1 基于岗位能力分配的汽车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图

学院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以产教融合为重点,主动适应汽车企业的转型升级;以精准就业为着力点,对接汽车产业新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紧贴专业、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的基础上,构建起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融合模式,以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推进“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校企融合管理制度,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与保障机制,实现校企一体办学、一体育人、一体就业、一体发展的新格局,提升育人有效性。

2.3 实施“汽车产教联盟”计划,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学院专业发展要与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成为为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企产教联盟,成立技能专家委员会、为汽车维修企业提供专业和技术服务;在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车网融合”和智慧交通等领域打造技能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 补短板,强弱项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院充分依托吉利汽车平台,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上的优势逐步显现,但集团化办学基础还比较薄弱,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化办学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还需更深的交叉及融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与当地制造业、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因此打造满足当地产业需要的专业结构成为必然之路。我院作为一所以汽车为特色、以工科见长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也需进行及时调整和重新布局;虽然学院部分专业实力较强,但也有部分专业发展较为薄弱,在专业协同发展上有失平衡,如何调整专业优化结构,如何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新产业精准对接,如何满足新产业需求侧的巨大要求等问题,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新工科专业的建设。

3.2 发展举措

(1)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方法。坚持建设校企双元文化的理念,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培育构建互容共通、兼蓄并包、和谐向上、特色鲜明的校企融合文化。深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促使校企双赢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让校企双方共享优势资源,通过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2)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打造地方离不开的新工科专业。学院需要立足当地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群),形成与地方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结构;对接新技术、新岗位,按照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实现教学内容重构。整合专业资源,推进专业交叉融合。通过专业群优化调整,实现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即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构建相应的专业链,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

(3)以“问题文化”为抓手,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有关法规、制度及标准,围绕重点领域,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系列活动,如落实教学标准活动、规范实习管理等活动。以“合规文化”为抓手,开展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制度标准落实。以“奋斗者”文化为抓手,开展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明确能力要求,加强培养培训,强化激励保障。以“对标文化”为抓手,开展质量体系完善行动。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办学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饲料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