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赵孟頫“书画同源”思想

2021-03-03王秀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赵孟頫

王秀金

摘 要:中国的绘画与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书画同源”论是阐述中国书画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不同时代的学者对于这一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赵孟頫的“书画本来同”是从书法笔法在绘画中实践运用的角度去阐释“书画同源”内涵的,即“书画用笔同法”。这一观点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研究“书画同源”含义的不同解读,梳理赵孟頫“书画同法”观念,分析赵孟頫对于“书画同源”在笔墨技法运用上的理解,对于中国书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书画同源”;“书画同法”;“书画同体”;赵孟頫

一、目前学者对于“书画同源”的解读

目前对“书画同源”理论持肯定态度的学者是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类:第一类是笔墨技法和理法层面的“书画同法”,这是指在“形”上的同源,另外还有美学家提出书与画在艺术意境中都将“心”作为审美本体,这是指在“神”上的同源。第二类是本质起源层面的“书画同体”。这类观点中的“书画同法”是指技术层面的笔法、墨法、构图和使用工具材料的同源,而认为“书画同体”是指文字和图画“形”的起源相同,即字和画都起源于象形文字或象形文字之前的意象符号。“书画用笔同法”与“书画同体”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他在《论顾陆张吴用笔》一章中用三个事例说明书画用笔同法:其一是王献之的“一笔书”和陆探微的“一笔画”,其二是张僧繇依据卫夫人《笔阵图》的笔法作画,其三是吴道子教授张旭笔法,“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在《叙画之源流》一章中张彦远提到:“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他认为仓颉造字之时书与画是一体的,书与画的初始形状都是很粗略的,都起源于“象形”。而就目前的古文献来看,“书画同源”说法也被明代戏曲理论家何良俊所认可,“夫书画本同出一源,盖画即六书之一,所谓象形者是也”。这里实际也是延续张彦远“书画同体”的观点。“书画同源”作为一个固定词语最早出现在笪重光的《画筌》中:“此复拈八法示人,以见书画同源,真千古不易之论。”这里是王翚与恽寿平评论笪重光关于用笔用墨之论,所以此处的“书画同源”实则为“书画同法”。

当然也有学者反对“书画同源”的观点,认为书与画既不同源也不同法,它们属于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徐复观在讨论书与画的关系时提出“书画同源”是一种似是而非之说,认为书与画二者是独立发展的,画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书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高居翰则认为绘画具备书法所没有的再现功能,二者有着不同的标准。

二、赵孟頫与历史上的“书画同法”观念

赵孟頫的“书画同源”思想见于他的一首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一题诗也经常被用来引证“书画同源”的观点。这首诗的大意是:石头的画法与飞白的笔法类似,树木的画法与篆籀笔法类似,竹子的画法与“永字八法”相通,如果有人能够领会这些方法,那么他也就会理解书和画本来就是一样的。将此处的“本来同”放到原诗的语境中进行分析,其实际内涵就是“书画同法”,也就是说此诗是在讨论书与画在造型表现与外形上的同源,即书画的笔墨技法和理法的相通。历史上除上述提出书画用笔同法的张彦远外,还有许多画家、理论家在画论或者题诗中指出书画用笔同法的观点。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画衣纹林木,用笔全类于书。”这里说的便是衣纹林木的画法与书的笔法相通。他还提到:“且如世之相押字之术,谓之心印,本自心源,想成形迹,迹与心合,是之谓印。矧乎书画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绡楮,则非印而何?”这便是说书与画都是源于本心,即书画在艺术意境中是以“心”为审美本体的艺术追求,这是“书画同源”的另一层内涵了。同处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提到:“故说者谓王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之执笔转腕以结字,此正与论画用笔同。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这里说的是画家作画拿笔和转动手腕的动作与书法一致,作画与书法的用笔同样具有灵活性。宋代除郭若虚和郭熙外,邓椿、赵希鹄等人也曾提出“书画同法”的观点。到了元代,除赵孟頫外,柯九思、杨维桢等人也提及“书画用笔同法”,并提倡以书入画。如柯九思运用书法画竹,“凡踢枝当用行书法为之”。杨维桢更是指明“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明代更有董其昌“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王世贞曾评郭熙:“郭熙、唐棣之树,文与可之竹,温日观之葡萄,皆自草法中得来,此画与书通者也。”至清代,蒋士铨曾评郑板桥:“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董棨更是指明:“画道得而可通于书,书道得而可通于画,殊途同归,书画无二。”近代黄宾虹、傅抱石等人也认同“书画用筆同法”。黄宾虹认为赵孟頫的“石如飞白木如籀”颇有道理,并指出“精通书法者,常以书法用于画法上”。

赵孟頫的“书画本来同”是对“书画同源”在笔法层面上作出的阐释,并将“书画同法”付诸艺术创作实践,提倡“以书入画”,将书法的笔法形式用到绘画中,从而使绘画在形式和造型方面与书法同源。

三、赵孟頫艺术创作中的“书画同法”

赵孟頫的书法风格“荟萃众美”,是从摹仿古人的碑帖而来,尤以汉魏时期的钟繇、晋代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唐代李邕为最。明初宋濂《题赵魏公书大洞真经》:“盖公之字法凡屡变,初临思陵,后则取钟繇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明中叶的文嘉亦对其书法有所研究:“按公于古人书无不临学。近见其千文,谓时方师沈馥魏定鼎碑,以其有钟法,则于他书临习者多矣……至谓虞、褚而下,又谓上下一千年,纵横二万里,无有与并者,岂虚语哉。”赵孟頫强调用笔与结字相协调,从而使字表现出一种和谐之美。这就要求各种笔画之间的呼应要做到力度均衡,所以他考察“古法”,匡正了南宋人结字由于用笔缺陷所造成的缺乏坚实骨架的弱点,因此他的书体追求整体的坚稳与均衡。他楷书中笔画的倾斜角度都是一致的,用笔法度严谨,字体稳健、和谐又不似颜真卿的强劲,而是温雅柔和的。

赵孟頫的“书画同法”思想具体落实到了绘画实践中的“以书入画”主张。书画结合使绘画的笔墨形式和外观造型达到了一种类似于书法“写”的视觉效果,这种主张主要体现在枯木竹石题材的创作实践中。其实早在晋、唐时期就有画家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了,汤垕曾评韦偃画作“笔力劲健,骏尾可数,如颜鲁公书法”,张彦远也曾将张僧繇的绘画用笔与卫夫人《笔阵图》的笔法联系在一起。

赵孟頫在当时社会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不再倾向于描绘客观的自然景致,而是用高古超逸的书法用笔作画,创造出一种能够表现内心情感的新型山水画风格,对此可以理解为在书画用笔上的同源和书画表现“心”的同源。《秀石疏林图》是体现“书画同源”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画中的题诗、皴法与笔墨变化都体现了很强的书法用笔意识。作者以书法的中锋用笔表现枯木竹草的苍老遒劲,中锋用笔笔力凝重,所画枝干圆厚,线条坚挺;以侧锋用笔表现石块的立体感和质感,侧锋用笔笔力疏松,线条朦胧松散,灵动自由。赵孟頫枯木竹石题材的作品中,还有一幅佳作名为《双松平远图》,作者用飞白的笔法画出近处两棵松树和周边的山石,用草书加篆书的笔法“写”出两棵树的树干和树皮,笔锋、笔墨的控制恰到好处,极具文人意趣。《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众多画作中记录详尽的一幅,此画摹仿董源画法,用的是楷书笔法,画中细节很多,但是结构简单。他将一些直线和横线隐藏于树木、房屋之中,使画作富有韵律。这幅画的突出特点就是画中的笔法,作者用了不同的笔和笔锋来完成这幅画:用较粗的笔来描绘画面中主体部分的两座山、汀渚和松树,用较细小的笔和笔锋刻画芦苇、小舟等,而其他如茅舍、树木等细微的地方则用厚实凝练的中锋塑造。各种不同的笔法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功力和技巧。而此画上的一些题跋也指出了书画的联系,如“向见董宗伯临文敏公《鹊华秋色图》,已叹赏不置。今获观此卷,更觉一辞莫赞。乃知书画一致”“入胜国初,子昂从之,得见闻唐宋風流,与钱舜举同称耆旧,盖书画学必有师友渊源”。

赵孟頫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之中,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而且其纵逸自如的用笔也是自我表现的工具。他把绘画看作书法,以书法用笔融合自然物象与心灵世界。

四、结语

“书画同源”论从不同的角度和语境来解读,其内涵也是不同的。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书画同体”“书画用笔同法”到明代何良俊明确提出“书画本同出一源”,再到清代出现“书画同源”的固定词语,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者和书画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书画同源”这一理论的内涵。现代人对此理论的阐释也不尽相同:有的是从历史发生学角度论述其起源;有的从造型表现上论述其笔法相通;有的对此理论持反对意见,认为书画是独立发展的。而赵孟頫的“书画本来同”从造型表现角度阐明了书画笔法运用的相通。结合前人对“书画同法”的论述和赵孟頫的书画实践来看,赵孟頫只不过是揭示了画家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这一客观事实。同时元代又是社会政治发生变革的时期,“言志”是书画的宗旨,体现了书画源于本心的特征,其中书画的同源或许也有“心”这一层面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6]李铸晋.鹊华秋色: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张国宏.赵孟頫书法艺术[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9]薛永年.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与书画关系[J].中国书画,2004(11):176-179.

[10]邵宏.书画的“同源”与“同法”:从赵孟頫题画诗的英译谈起[J].新美术,2005(1):37-42.

[11]叶玲红.鹊华秋色:赵孟頫“书画同源”论的研究之研究[J].美术观察,2016(10):105-110.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赵孟頫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史上最贵书信!赵孟頫两信札拍出2.67亿元
赵孟頫的棱角
元代·赵孟頫
两封信卖两个亿,赵孟頫究竟写了什么?
赵孟頫:半生情缘为道升
赵孟頫,元代艺坛“全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