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洋科考从“海”到“洋”

2021-03-02韩永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西沙烟囱南沙

韩永

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经历了从近岸到远海再到大洋的过程,其背后的动力,是中国海洋思维的变化:从最初的军事利用,到经济考量,再到对可持续发展的未雨绸缪。

1958年,从近岸开始

新中国的海洋科考,发端于1958年。此前,囿于观念、设备和海上的安全现状,中国的海洋调查,仅限于海洋生物和海岛测量。活动的范围,也限于潮间带和近岸。

此时,中国对海洋的重视,一为生产,二为国防,其中国防尤重。御敌于领海之外,曾经是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军事战略。而要在海洋上御敌,就得先了解这片长期以来陌生的水域。

1957年,中国第一艘海洋科考船——“金星”号投入使用。这艘由美国建造的海轮,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从交通部无偿划拨给了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更名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次海洋调查,以一种类似于“人民战争”的形式进行:所有的涉海部门——国家科委海洋小组、中科院、海军、水产部、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高教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调拨所有的船只、设备和人员,前后有1000多名队员参与了这次调查。

基于当时的调查条件,这次调查的范围,限定在北纬28度以北的中国海域。广袤的南海没有纳入调查范围,台湾海峡也不在其中。

进军南沙

在1958年调查中留下的南海空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被补上了。这是一次循序渐进的考察,先是西沙,然后中沙,最后是南沙,断断续续持续了20多年。

1974年初,中越之间爆发了西沙海战。受海军之邀,中科院组织了一个“西沙-中沙及其附近海域海洋综合调查研究”,其目的,就是寻找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

证据有很多。在永兴岛的一座小庙里,门额上“海不扬波”四個字仍清晰可见,庙门两侧的对联是“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

在西沙的东岛上,他们还遇到了几十头野牛。这些野牛并不“野”,《李准巡海记》对此有清晰的记载:1909年,时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奉命巡视南海,“留牲畜之种山羊、水牛雌雄各数头于岛”。

相较1958年的近岸考察,这次考察已经远离大陆。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清潮回忆,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科学家在船的后舱养了两头猪。

西沙、中沙考察完以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提出要不要去南沙做考察的问题。1983年,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有关部门写报告,申请去南沙科考,报告于次年获批。1984年7月,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船到了曾母暗沙。

不过,在这个争议频发的海域调查,科考队员心情很紧张。他们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和军方联络一次。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虽然看不见部队,但他们肯定就在附近。

海底寻找“绣花针”

1976年3月至5月,“向阳红5号”和“向阳红11号”离开中国,驶往南太平洋海域。这是中国第一次远洋科考。这两艘船的真正使命,是为中国第一次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提供远洋水文气象保障。

此时,各国对大洋的争夺早已开始。1973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对国际海底资源进行管理。各国对海底资源的“圈地运动”陡然加剧。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争得国际海底区域先驱投资者的资格,中国组织了多次多金属结核的调查,圈出远景矿区近40万平方公里。1991年,国际海底管理局将一块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批给中国。中国从中优选出7.5万平方公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合同。在这一矿区内,中国将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发权。在现有的开采条件下,这一矿区年产量可达300万吨,能开采20年。

除了这块在太平洋的结核矿区,中国在印度洋海域还申请到一块面积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多金属硫化物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富含铜、铅、锌、金和银等金属,经济价值巨大。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状如烟囱,被业内称为“黑烟囱”。

中国对“黑烟囱”的考察颇有心得。从2003年开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发现了10多处“黑烟囱”。而从1979年世界上首次发现“黑烟囱”至今,全球报告的“黑烟囱”不过160余处。

中国在“黑烟囱”上建树丰硕,并没有什么独门秘笈,只是方法比较牢靠:一条缆绳一头系到船上,一头拽着拖曳,拖曳上装上摄像头放入深海。船像放风筝一样拽着缆绳航行,这时摄像头像手电筒一样探测海底,科学家在船里进行监控观测, 凭借各种传感器数据和经验判断“黑烟囱”的存在。这种体验,有人称之为“在十几层楼的阳台上寻找地上的一根绣花针”。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西沙烟囱南沙
“强芯九条”护航芯片项目落地广州南沙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作品集
找不到烟囱的圣诞老人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加快南沙自贸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