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逻辑推理破“补写”迷局
——2020年全国卷Ⅰ语文20题评析

2021-03-02刘玉凤

考试与招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关联词语段题干

>>>刘玉凤

自2012年补写句子题在全国卷出现以后,就从未缺席。它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的连贯性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并且这种题型的逻辑思维力度比较大,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深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本文以2020年全国卷Ⅰ语文20题为例,分析考生在补写句子时失分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原题再现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答案:

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

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

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二、考生答题分析

从试题难度来看,该题的挑战性并不大,大多数考生都能从容落笔,几乎没有空题的现象;但从作答情况来看,前两个空得分率很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准确理解文段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导致补写内容不贴切

图1

图1考生没有正确把握段落的中心。阅读语段后我们会发现第一句是中心句,内容是“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记忆力”;第二个句子是由4个分句构成的,最后一个分句当中“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那么“改善”什么呢?根据第一句可以得知是“记忆力”,需要填写与“记忆力”相关的内容,而非“身体”。

2.不能正确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导致前后矛盾或重复

图2

图3

图2考生没有准确把握前后文之间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文段首句虽然指出“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记忆力”,但在进行试验研究时,参与研究的人员是没有记忆障碍迹象的。所以,不能证明“进入老年阶段,出现记忆力障碍,有氧运动可以减轻或消除”。

图3考生没有准确把握句子间的让步逻辑关系,使得前后语句重复。通过第二句中的关联词“即使……仍然可以……”可知,应该是先让步,后转折。

3.没有做到“瞻前顾后”,导致前后语句不连贯

图4

图5

图6

图4考生只做到了“瞻前”,即看到了前一句“有30名被试人员参与了研究”,却没有做到“顾后”——后一句是“这两组人……”,据此可以推断这两组人就是参与研究的30人,并且推断出“他们被分成了两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后文叙述的“有氧运动组”和“拉伸平衡组”来作出推断。

图5考生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只“瞻前”不“顾后”,只看到“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这一句,却忽略了后面一句“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根据前文分组的不同,可以得知补写的句子和最后一句应形成对比,因此,答案应该为“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图6考生则相反,“顾后”不“瞻前”,把后一句内容简单概括后直接填写在了空缺处,殊不知前后语句出现了脱节现象。

4.审题不清,不符合题干要求

图7

图7考生对语段的理解、句间关系的把握十分准确,但不符合题干“每处不超过15个字”的要求,答案略显啰嗦。因此,即使规避了前面三个问题,不认真审题也会一败涂地,令人惋惜。

三、备考建议

如果补写题是一盘局,那么破解之法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文章和句子的逻辑关系入手,可以快速、有效地破解这一类型试题,这里将其步骤与方法总结如下。

1.依据文体,确定中心,让内容“显”出来

纵观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此类题型以科普文章为主,选材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技、医学等方面,内容广泛而繁杂,但写法比较单一,因为文体一般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有时也会出现记叙文,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体快速找到语段的中心即议论的主旨、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记叙的对象和事件。只有准确把握了语段的中心,才能做到“内容贴切”,否则,就会答非所问。

2.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准确把握逻辑关系,让思维“严”起来

议论或说明性的语段逻辑性较强,有助于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所以题干才会有“逻辑严密”的要求。这与《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科素养之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相契合的,它更加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

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语段的结构层次,理清思路。一个语段一般由5~6句组成,划分层次之后,其结构大致分为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对比等关系。本题是总分关系,第一句是语段的主旨,第二句对主旨进行阐释,后三句则通过举例论证主旨。

其次,从微观角度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一些具有暗示性的关联词中找到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表示转折关系的“虽然……却……”,表示先后关系的序数词“第一……第二……”,而本题中的“即使……仍然……”明显是让步关系。我们一定要注意:当两个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时,语段中出现了一个关联词,那么空缺处一定要填写上表示此关系的另一个关联词,例如:“值得注意的是,吸引蚊子的不是单纯的二氧化碳,_________。”这时,应该注意到前后句子间是用关联词“不是……而是……”维系的,所以空缺之处不能忽略“而是”。

最后,还要关注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冒号和问号。分号能够让我们快速分辨上下句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对比;冒号能让我们判断出它前面句子的总结性与概括性特点;如果补写之处的标点是问号,那么就能快速确定所填句子的句式特点。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逻辑关系,顺利推导出相关内容,是成功补写的突破口。因此,有了严密的推理能力,才能真正破解“补写”迷局。

3.结合语境,瞻前顾后,让句子“顺”起来

要想更加符合题干“语意完整连贯”的要求,还需要考生结合语境,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要瞻前顾后,所推导的内容要与上下文紧密衔接;前后句子照应时,所填句子句式也要照应并衔接。这样方能左右逢源,上下相通,前后照应,语意连贯。

4.按照题干要求,再次检查修改,让答案“佳”起来

当我们把答案写好后,需要再读一遍,看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是字数的要求,力求准确简洁,没有语病。这也对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之,补写题考查的是考生良好的语段理解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与语文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一脉相承的。

猜你喜欢

关联词语段题干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数字算式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