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1-03-01

国防科技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华龙天问报文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中核集团1 月30 日宣布,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 号机组已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据介绍,“华龙一号”设计寿命60 年,反应堆采用177 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 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实现国产,所有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2020 年11 月27 日首次并网成功。

据悉,“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可发电近100 亿千瓦时,能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 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 万吨。

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2 月5 日20 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 天,距离地球约1.84 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10 万公里,飞行里程约4.65 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

此前,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 万公里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

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短报文服务应用于宇宙探测

1 月20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准实时”将GECAM 卫星探测到的伽马射线暴观测警报下传至其科学运行中心,揭开了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短报文服务应用于空间科学与宇宙探测的序幕。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工程使用的北斗导航卫星主要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怀柔一号”极目望远镜,简称 GECAM),是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短报文服务的首个卫星试验用户,也是我国首个具有即时下行观测数据能力的空间天文望远镜。该卫星创新性地使用北斗三号系统的全球短报文通讯链路,将天体爆发的关键科学数据准实时下传至地面,从而快速引导其他设备的后随观测。

试验中,卫星将信息通过北斗三号系统下传至地面,GECAM 卫星科学运行中心在触发后约60 秒收到第一条北斗短报文,其后10 分钟内收到所有短报文信息。短报文传输功能正常,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

2020年中国船舶集团民船海工交船全球第一

2020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外部市场严酷考验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保持清醒的战略定位和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航海主业平稳有序运行。据统计,全年实现民船海工交船198艘/座、1708.8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共完工交付4 艘全球最大2.3 万吨TEU 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外高桥造船建造的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世界独创Fast4Ward 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大船集团建造的8.5万立方米液化乙烷双燃料运输船、黄埔文冲建造的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武船集团建造的2000吨大型航标船、中船澄西建造的5.6 万吨化学品船首制船、沪东中华建造的全球首创和最大1.86 万立方米LNG 加注船,以及江南造船建造的8 艘8.4 万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气船(VLGC)等一批高端产品的成功交付。

猜你喜欢

华龙天问报文
基于J1939 协议多包报文的时序研究及应用
以太网QoS技术研究及实践
好好去爱
智慧漳核 华龙腾飞
“华龙一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基于Python的汽车CAN总线报文格式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报文类型的限速值动态调整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