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阴经穴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21-02-28何玉萍

智慧健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肢体

何玉萍

(兰大二院西固医院,甘肃 兰州 730060)

0 引言

脑卒中即中风,这是目前已知脑血管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我国因庞大人口基数、人口老龄化特点等,中风人数占据前列,且上升趋势明显,时常有年轻病例被报道。偏瘫作为中风严重后遗症之一,发生后患者不仅仅是肢体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受限,其危害性还包括压疮、抑郁等身心不良影响[1]。因此,临床始终认为,对中风后偏瘫问题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是预防卧床并发症、减轻卒中后死亡风险、缓解家庭压力、稳定患者个人生活水平的关键。积极开展主被动肢体锻炼,是最常规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基于促进血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等目标进行的,但实际应用中见效缓慢,且受到个人耐受较多限制,因而康复效果有限[2-3]。通过近年来众多学者发布的研究可知,在中风偏瘫临床治疗中,针灸属于一项重要手段,其作用包括减少肢体痉挛、促进自理能力提高等。但是关于针灸治疗中如何选择经穴的研究较少,其中有提及阴经穴针灸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意义重大。为此本文选取了若干病例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进行病例选择,共包含100例中风偏瘫者,随机分组后提供不同治疗方案,其中常规康复治疗的50例视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阴经穴的50例视为观察组。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s]

1.2 方法

对照组针对患者偏瘫问题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急性阶段指导患者选择健侧卧位,并以1次/3h的频率辅助其翻身、帮助拍背。患者上肢处于肩以上,伸直肘关节和髋关节,小腿与足底呈垂直状态。卧床阶段尽早进行关节锻炼,早期被动肢体练习需要医务人员从旁辅助,在肢体功能有一定恢复后指导患者自己尝试进行翻身、坐起、保持坐位等动作练习。恢复阶段,则适当开始站立练习、步行练习、平衡锻炼、坐位耐力锻炼等,可适当予以一定用具辅助练习。同时,在日常尽可能让患者自己完成吃饭、穿衣等活动,锻炼其自理能力。

观察组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同时,实施针灸阴经穴,若患者偏瘫部位在上肢,选择阴郡穴、极泉穴、内关穴、少海穴、孔最穴、内关穴、劳宫穴、尺泽穴;若患者偏瘫部位在下肢,选择冲门穴、行间穴、照海穴、阴谷穴、涌泉穴、阴陵泉穴、阳陵泉穴、萁门穴。同时结合患者实际症状特点,辨证取穴,例如针对肝火上扰患者增加太冲穴、针对气虚血瘀患者增加血海穴、针对肝肾阴虚患者增加太溪穴、针对痰浊阻络患者增加丰隆穴、针对口眼歪斜患者增加四白穴、颊车穴、攒竹穴、鱼腰穴、地仓穴。针对所选穴位实施针灸,1次/d,连续1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未改善、生活无法自理、生理疼痛明显,视为无效;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生活尚不能自理、生理疼痛有所缓解,视为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生理疼痛,视为显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②神经功能:评估工具选择NIHSS量表,内容包括上下肢活动情况、凝视情况、面瘫情况、意识状态,最高42分,缺损越严重的患者得分越高;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工具选择ADL量表,最高100分,活动能力越强的患者得分越高;④生活质量:评估工具选择SF-36量表,项目包括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等共8项,单项评分最高100分,生活质量越高的患者得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lHSS、ADL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NlHSS、ADL 评分比较(±s,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续表4

3 讨论

偏瘫即我们常说的半身不遂,主要作为中风后遗症存在,发生之后,以同一侧舌肌、面肌、上肢以及下肢发生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情况较轻者,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情况较重者则会因此而卧床不起,完全无法自理。时间拖得越久,患者的损伤越严重,康复治疗也越加困难。当前通过大量的研究资料已经证实,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的针灸,对该疾病患者的康复可以发挥有利影响,目前在患者康复治疗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成效显著。当前,导致中风偏瘫的相关机制,临床尚未有权威的资料予以明确说明,有关报道提出,患者的偏瘫和其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损伤后发生的髓反射活动增高现象,发生后会刺激患者肌肉张力,使之异常增高[4]。当脊髓上神经通路无法进行有效调节后,肌肉流变也会发生性质变化,促成脊髓反射亢进等。此外,中风偏瘫也和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不当、效果不佳等有关[5]。在中医理论中,机体内伤、过度劳累、情志不畅以及外邪侵体等情况下造成的机体气血、阴阳失衡等为中风偏瘫的主要诱因,再加上气血亏虚、肝肾阴虚等问题对经脉的影响,患者的关节与筋脉很容易出现屈伸不利的情况[6-7]。中医临床主张以针灸之法帮助患者补虚泄实、调和阴阳,可以有效防控偏瘫。流行病学指出缺血性中风患者中,超九成属于中经络,而出血性中风患者中,约六成属于中脏腑,提示五脏功能与中风具有紧密联系,因而本研究在实施针灸疗法时,将阴经特定穴位视为主要穴位,操作中选择了劳宫穴、内关穴、少海穴、极泉穴等心经之合穴,作用于疏通血脉,心血充足下更有利改善大脑功能、解除肘臂麻痹与痉挛症状;选择尺泽穴、孔最穴等肺经之合穴,作用于推动血行;脾经之合穴可作用于健脾化湿、益气养血,使患者四肢肌力快速恢复;肝经之原穴可作用于滋阴潜阳、清肝熄风;身经之穴可辅助滋阴补肾、开窍醒脑。所选穴位主要位于四肢关节周围,有着密集的肌肉群与神经群,实施针灸可使神经细胞自休眠中苏醒,对运动功能障碍有重要的缓解作用[8-9]。近年来,临床对针灸选穴给予高度重视,其中阴经穴针灸法的应用在中风偏瘫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而针灸阴经穴实施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①促进大脑、局部的血循环:脑血管在针灸刺激下可建立侧支循环,有利于脑部氧代谢获得改善,血流量得到增加后,患者神经元凋亡可得到有效抑制,肢体血流动力学可得到一定改善;②促进脑神经递质分泌代谢得到改善:脑神经末梢释放与效应细胞发生作用后会产生神经递质,针灸通过“神经-体液”这一途径,可对脑内代谢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使异常兴奋传导得到抑制;③对神经肌电进行调节:针灸法运用后可对患者的肌肉与神经起到刺激作用;④对周围神经功能起到兴奋刺激作用:例如内关穴针灸可使患者正中神经、臂丛神经等得到刺激,进而使肘臂的痉挛症状和麻痹症状等得到有效缓解[10]。虽然中风偏瘫问题通过针灸阴经穴的方式,可以得到积极的缓解和控制,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自我心理调节,除了提供持续性的精神鼓励以外,对于部分肢体活动恢复进程缓慢的患者,需要将疾病顽固性特点告知获得其理解,帮助其做好与疾病长期对抗的心理准备,指导家属配合治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避免患者因家庭琐事而心情郁闷。此外,在症状改善或者病情痊愈出院后,还需要警惕情绪波动、过劳等导致的血压变化,在察觉有头晕恶心、四肢麻木等疑似复发症状时加以重视,及早就诊。

本文中,治疗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偏高,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提示阴经穴针灸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治疗中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该针灸法在安全性与舒适性上同样有保障。

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是一项严重后遗症,以针灸阴经穴法配合康复治疗,可提高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进一步促进其肢体功能、活动能力的改善,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