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2021-02-28成建峰

智慧健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乳化晶状体内皮

成建峰

(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0 引言

白内障是眼科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是指晶状体浑浊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外伤性、放射性及中毒性白内障,在各型白内障中,以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根据Emery分级标准,将白内障核硬度分为五级,其中1~3级为软中性核,4~5级则成为硬核白内障。硬核白内障在老年人中多见,核硬、大,且患者普遍具有囊膜弹性差、悬韧带松弛、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密度下降等特点,可引发诸多并发症,如白内障膨胀诱发继发性青光眼。因硬核白内障特殊的临床特点,其手术难度与风险也相应增大[2]。术中手术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持续性角膜水肿的风险,同时可能引发角膜内皮细胞不可逆性损伤[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见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势,有研究指出该术式并不适用于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但也有研究以该术式治疗硬核白内障并收到较满意疗效,故其实施可行性仍待商榷[4]。本研究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硬核白内障,收效较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老年性白内障;②经B超诊断提示无眼后段病症;③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均为单眼病变。排除标准:①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落、角膜白斑等严重性眼疾病;②眼部外伤史、内眼手术病史者;③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且血糖血压水平控制不佳,难以耐受手术者;④凝血系统疾病。本组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65~80岁,平均(73.25±6.22)岁,Emery硬核分级:Ⅳ级53例,Ⅴ级27例。病变位置:左眼37例,右眼43例。

1.2 方法

两组均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术前完善眼科B超检查及角膜曲率测量,术前3d开始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持续至数日。术前1d冲洗泪道并将睫毛剪除。术前给予0.5%托吡卡胺与0.5%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5min/次,连续3次。采取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5min/次,连续3次。于10点方向取一小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中,然后做一6mm直径的连续环形撕囊处理,然后进行水分离和分层处理,超乳化仪器设置为间歇微脉冲模式参数,能量设定30%,液体流速28mL/min,负压吸引280~300mmHg,辅助水平劈核或乳化针头行超声劈核术。超声乳化将晶体核与部分皮质吸出,然后抛光晶状体后囊膜,同时将黏弹剂注入囊袋及前房,使用置入器将IQ型折叠型晶状体置入囊袋中,对黏弹剂进行置换。自侧切口处注水,使得前房水深度同术前相近。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并以布霉素地塞米松软膏涂抹眼周,采用无菌敷料对术眼进行覆盖。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与屈光状态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散光度、球镜度。

(2)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分别于术后1d和术后3 d对患者角膜水肿情况进行评估。评级标准:0级:无水肿。1级:角膜局部表现为薄雾状的水肿,但尚能清晰见到虹膜纹理。2级:角膜有明显水肿,呈浅灰色,内皮欠光滑,虹膜纹理模糊。3级:角膜水肿显著,呈灰白色、弥散性,内皮有裂痕生成,虹膜纹理不清。4级:角膜水肿明显,呈乳白色,眼内结构不清晰[5]。

(3)记录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平均面积。

(4)观察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分别以t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视力与屈光状态对比

术后3个月内,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球镜度和散光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周仅1例(1.25%)<0.1,70只眼(87.50%)视力>0.5。术后1个月,80眼视力均>0.1,其中74只眼(92.50%)视力>0.5。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视力与屈光状态对比(±s)

表1 患者术后视力与屈光状态对比(±s)

注:与术前相比,*P<0.05。

2.2 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情况

术后3 d,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较术后1d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对比[n(%)]

2.3 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情况对比

术后1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低于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则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情况对比(±s)

表3 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情况对比(±s)

2.4 手术并发症

80例患者中,出现22例角膜水肿,1例眼高压,1例虹膜损伤,症状均轻微,无其他严重手术并发。

3 讨论

白内障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浑浊,致使患者视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的疾病[6]。据统计,全球盲人中,约有64%为白内障致盲。白内障早期症状通常并不明显,仅为轻微视物模糊,患者可能误认为是眼疲劳、近视、老花眼等所致,易发生漏诊[7-8]。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视物模糊随之加重,同时可能引发近视、复斜视、眩光等异常感觉,最终甚至引发失明[9]。

硬核白内障是白内障中较复杂和严重的类型。手术是根治硬核白内障的唯一方式,因硬核白内障特殊的临床特点,其手术具有一定风险与难度[10]。既往多采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其手术操作简单,术者易于学习和掌握。但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并未保留晶状体囊袋,只能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具有术后矫正视力差、视野小以及散光大等缺点[11]。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较囊内摘除术保留了晶状体周边前囊与后囊,有利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与固定,但其仍有不足之处,如保留后囊膜加之难以完全抽吸干净皮质,因此术后晶状体囊膜增生率较高,二次手术率随之升高[12-13]。

超声乳化术式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该术式的应用使得白内障手术得到质的飞跃,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可在表面麻醉下进行,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切口缩小至3mm左右,手术源性散光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4]。有研究指出,晶状体核硬度与超声乳化手术成功与否联系紧密,晶状体核硬度越大,手术操作难度越大,需要越高超声能量,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安全性仍待进一步研究[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升,且在屈光状态方面较稳定,且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低,在改善患者角膜内皮情况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提示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硬核白内障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一提的是,硬核白内障手术难度相对大,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充分参考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撕囊,避免过大或过小,同时劈核时应当注意操作技巧和力度,确保顺利劈裂晶状体核并顺利吸出。

猜你喜欢

乳化晶状体内皮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1例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微切口及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勒布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