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晶两优华占在邵武市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02-27吴庆香

福建稻麦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邵武市季稻孕穗

吴庆香

(福建省邵武市城郊镇农技站,福建邵武354000)

再生稻是“一种两收”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具有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稻米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特点,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邵武市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就开始示范推广种植,到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高达933.3 hm²,随后因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积逐年下降,但基本稳定在200 hm2左右。晶两优华占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晶4155S×华占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国审稻20176071),2018 年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备案。2019 年邵武市引进晶两优华占作再生稻种植,探索再生稻节本高效高产栽培模式。

1 产量表现

2019 年邵武市农业农村局分别于8 月21 日和11 月11 日组织专家,对位于城郊镇高南村连片面积4.25 hm²的晶两优华占再生稻示范片进行实割测产验收,两季都采取随机选取3 个点实割测产,头季平均产量8.681 t/hm²,再生季平均产量5.436 t/hm²,两季合计平均产量14.117 t/hm²。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示范片分2 批播种,第1 批3 月19 日播种,第2 批3 月21 日播种;4 月21—26 日抛秧,7 月8—12 日始穗,7 月15—17 日齐穗,8 月19—22 日头季稻收割,头季生育期153 d;再生季9 月12—19日始穗,9 月22—27 日齐穗,11 月2—12 日成熟(主要是未碾压稻桩和被碾压稻桩齐穗和成熟时间相差10 d 左右)。两季合计生育期230 d 左右。

2.2 主要农艺性状

晶两优华占株型适中,长势繁茂,植株整齐,分蘖力强,叶姿直立,剑叶挺直,有效穗多,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再生力强、再生成穗率高。示范片头季稻:株高122.0 cm,穗长25.1 cm,每667m2有效穗14.02 万,每穗总粒数214.5 粒,每穗实粒数188.2 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4.2 g。再生季:株高82.0 cm,穗长19.3 cm,每667m2有效穗28.7 万,每穗总粒数134.9 粒,每穗实粒数91.6 粒,结实率67.9%,千粒重23.6 g。

2.3 米质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1,垩白粒率12%,垩白度2.9%,胶稠度79 mm,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 级[1]。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头季稻

3.1.1 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性好、米质优、再生能力强的品种。要想获得再生稻高产,既要头季产量高,又要再生季产量高,才能使二季产量都获得高产[2]。如晶两优华占、深两优5814、甬优1540、泸优明占、甬优4949 等再生能力强的品种。

3.1.2 选择交通相对方便,排灌良好的田块为适应再生稻机械化生产,选择适合机耕、机收等易于机械化作业,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作层15 ~20 cm 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田块太深的烂泥田,不利于机耕和机收,并且头季稻收割时,稻桩压入土里较深,稻桩不易复原,再生芽难以萌发。机耕道路方便,便于装运稻谷,减少收割机对稻桩的重复碾压。

3.1.3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为确保再生季在9 月20 日前齐穗,邵武市再生稻一般在3 月中旬播种,最迟不超过3 月20 日。太早播种秧苗容易受冻,造成烂种烂秧,太迟播种,再生季难以在安全齐穗期前齐穗。抛秧采用434 孔塑料软盘旱育或大田稀泥育秧。秧田整畦,把塑料软盘摆在秧畦上,每孔播2 粒谷;然后插竹拱,覆盖防虫网和薄膜。秧苗1 叶1 心时,选择晴天中午打开薄膜两端通风;2叶1 心揭膜炼苗,秧田保持湿润;抛栽前5 d 排干畦沟水。播种后12 ~13 d 用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大田用种量18 ~22.5 kg/hm2。

3.1.4 适时抛栽,抛均抛匀,确保基本苗适宜的抛栽密度,能够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协调群体生长。当秧龄达18 ~20 d,叶龄4 ~5 叶,苗高13 ~15 cm 时,选择晴天进行抛栽,大田耕耙要做到田面平整,抛栽时要当天耙田当天抛栽,秧苗随泥浆一起沉淀,以免造成浮秧,抛栽时要尽量抛均匀,发现不够均匀的地方,要及时补抛,大田抛栽675 ~750 盘/hm2,确保基本苗达48.0 万~52.5 万/hm2。

3.1.5 科学肥水管理肥管:移栽前大田用水稻复混肥600 kg/hm2(N-P2O5-K2O=12-5-8)或者复合肥(N-P2O5-K2O=22-8-11)375 kg/hm2作底肥;抛后5 ~7 d,结合化学除草,第1 次追施水稻复混肥(N-P2O5-K2O=12-5-8)300 kg/hm2,或者复合肥(N-P2O5-K2O=22-8-11)225 kg/hm2,以后看苗施肥。幼穗分化Ⅳ-Ⅵ期,施尿素37.5 ~45 kg/hm2加氯化钾75 ~90 kg/hm2作穗肥,促进壮秆和大穗形成。头季稻收割前5 ~7 d 追施尿素225 kg/hm2和氯化钾150 kg/hm2作保根促芽肥。水管:水浆管理做到薄水抛栽,浅水分蘖促早生快发,够苗后及时烤田,孕穗开花期灌寸水,后期采用干湿交替间歇式灌溉,减轻纹枯病发生和减缓根系衰老、促进再生芽活力。收割前7 d 排水干田,深脚田在收割前10 d 左右断水,以保障收割时的田块干硬,便于机械收割,减轻收割机对稻蔸的碾压。

3.1.6 加强病虫害防治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高低与腋芽萌发成穗的数量密切相关。头季稻成熟时保持青枝腊秆,才能保持基部腋芽健康、有活力,所以头季病虫害防治非常关键。应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进行综合防治。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在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孕穗至抽穗期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 g/hm2防治稻飞虱;在苗期和抽穗破口期可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防治稻瘟病;在孕穗至抽穗期用10%井冈霉素水剂1 500 mL/hm2防治纹枯病。

3.1.7 选择适宜的收割机,适时收割,确保留桩高度为减轻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应选择自重量轻、车轮履带宽度相对较窄的全喂入式中小型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机下田前,先规划好行走路线,减少转向和倒车次数,避免反复碾压;减少碾压毁蔸,并将稻草全部切碎还田。留桩高度视品种特性和安全齐穗确定留桩高度,再生稻主要利用倒2 节和倒3 节腋芽成穗,再生稻抽穗期较长,抽穗不整齐,始穗至齐穗一般要10 ~15 d。晶两优华占留桩高度一般在35 ~45 cm 再生芽萌发多,有效穗多[3]。收割时尽量割平、割齐,缩短再生稻的齐穗时间,使再生稻成熟期相对一致。

3.2 再生季

3.2.1 除草扶桩头季稻收割后,要及时把收割机切碎的稻草均匀地抛撒开,避免碎稻草堆在一起,并扶正被压弯压倒和压入泥中的稻桩,以免影响再生稻萌发。

3.2.2 肥水管理再生季营养生长期短,为促进再生季稻苗早生快发,确保苗足、苗壮、苗齐,应及时追施萌芽肥和穗肥。头季收割后3 ~5 d 追施尿素150 ~225 kg/hm2,氯化钾75 ~90 kg/hm2作促穗肥。再生季抽穗15%~20%时可用磷酸二氢钾1.5 kg/hm2和尿素7.5 kg/hm2喷施,可使再生稻抽穗相对整齐,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再生稻始穗期用“九二○”15 ~30 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减少包颈,促抽穗整齐;如遇“秋寒”来临,可采取灌深水。头季稻收割后及时复水,机收后当天或第2 天傍晚,灌“跑马水”促进再生芽萌发,齐苗后田间保持浅水层至抽穗灌浆期,此后进行干湿交替灌溉,田间保持湿润,直至再生季收割前7 ~10 d排水干田。

3.2.3 病虫害防治再生稻植株矮,叶片小,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病虫害轻,基本不施农药,但仍需注意防治稻飞虱。

3.2.4 适时收获,提高稻米品质由于再生芽发育先后不一,抽穗成熟参差不齐,收割时不宜太早。收割太早,部分迟抽穗的谷粒尚未成熟,收割太迟易造成落粒而影响产量,应在全田成熟度达95%以上时进行收割。

猜你喜欢

邵武市季稻孕穗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邵武市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邵武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经营管理对策
邵武市古树名木保护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