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进展

2021-02-27史庆玲赵侠科

中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品种农作物花生

史庆玲 毛 丹 雒 峰 赵侠科

(河南省种子站,郑州 4500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水果和小杂粮等非主要农作物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迅速增长。2016年1月1日实施的新《种子法》对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2017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标志着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步入法治轨道[1],同时第一批登记目录发布,涉及7 大类(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29 种作物[2-3]。

1 概况

1.1 登记作物种类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已经开展3 年,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整体部署,认真落实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的各项工作,依法扎实推进。近3 年累计登记完成马铃薯、甘薯、谷子、高粱、油菜、花生、大白菜、向日葵、结球甘蓝、黄瓜、番茄、辣椒、西瓜、甜瓜、梨、苹果、葡萄、桃18 种作物,共计2016 个,其中登记数量超过100 个的作物有花生、番茄、辣椒、西瓜和甜瓜(图1)。

图1 累计登记作物种类及数量

1.2 各年度完成登记品种的数量从各年度完成登记品种的数量来看(表1),2018 年完成登记品种1183 个,数量最多;2019 年次之,登记完成450 个;2020 年登记完成296 个,居第3 位;2017 年由于登记制度刚开始施行,登记品种较少。2018 年出现的登记小高峰主要是因为登记制度需要与原来施行的审定等制度对接,农业农村部鼓励之前已审定、已认定或是市场上已销售的品种尽快登记,申请者可以凭推广应用证明或是审定、认定证书申请登记。这部分品种登记完成后,2019 年登记工作进入正轨,数量有所下降。

表1 河南省各年度完成登记作物品种数量

2 主要工作成效

2.1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近年来河南省花生种植面积突破133.33 万hm2,为了方便农民、企业选种,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利用,河南省开展了“花生新品种鉴定及展示示范项目”。2020 年该项目展示花生品种128个,其中高油酸品种33个,经专家测产,每667m2最高产量为672.2kg,最低产量为156.7kg。

2.2 登记品种验证试验工作积极组织河南省企业、科研院所登记品种参加国家符合性验证。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全省也按期完成了承接的农业农村部小西瓜符合性验证试验。在果实成熟期,专家现场对111 个参与验证的品种,结合登记申请表中DUS 测试性状中的倍性、果形、果皮底色、果皮条纹、果肉颜色5 个质量性状指标和果实心糖含量、边糖含量及DUS 测试性状中的单瓜重3 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测试。2021 年河南省也承接了农业农村部关于甜瓜品种的符合性验证工作。

2.3 积极开展培训,提升工作技能为做好品种登记工作及新品种跟踪评价和展示推广工作,研讨新形势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发展的新要求,河南省每年都对科研单位、企业及各个地市种子管理站进行培训,并举办不同农作物的观摩会议。2020 年全省组织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培训暨花生品种展示观摩会议,邀请省农业科学院专家针对我国花生育种及产业发展趋势、DUS 测试基本理论及程序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共计培训地市种子管理站、科研院校、企业100 多人,通过培训及观摩提高了基层人员及企业对登记工作的认识,加强了人员交流。

2.4 多方向工作,加快良种推广河南省种子站牵头了国家花生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该攻关施行以来,几个测试平台测试了一大批新品种,筛选出一些在未来生产中有应用潜力的新品种,成效显著,各个单位提供的优良品种通过河南省新品种展示中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品种展示,促进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20 年9 月展出了新品种35 个,其中小果型高油酸品种22 个,大果型高油酸品种13 个,每667m2平均产量406.8kg,最高产量651.8kg。

3 存在问题

3.1 部分单位品种测试不够规范自2017 年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以来,新品种申请登记材料中不仅需要提交品种特征特性、育种过程等说明材料,还需要提交品种的DUS 报告、转基因检测报告、品质和抗性检测报告;而大部分公司和科研育种单位以前没有统一规范这些相关工作,使得整个试验方案不够科学,测试过程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以致提交的登记材料无论格式还是内容都不完善。

3.2 审核标准把握不准由于每家申报单位测试水平不一致,不同科研水平的申报者对这些标准的描述理解不同,造成申报材料质量不同。又由于没有统一的审核标准及规范性文字表述,审核人员对一些性状的描述准确度、试验数据是否可靠、DUS测试报告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登记品种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确定适应的种植区域把握不准,造成材料的审查因人而异。

3.3 多单位相互牵连工作不顺畅省级种子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科仅仅负责登记品种的材料审核,但是对于新登记品种的材料是否存在造假、一品多名等情况无从考证;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科负责审核是否为新品种;行政执法大队对品种在市场上的规范销售进行管理;这样就导致对材料的审查比较被动,完全书面审查。

3.4 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认识不足部分地市级农科所认为登记过程繁琐,登记要求的材料又与其原来实验方案中的内容格式不一致,且也可以通过产业体系进行品种鉴定工作,导致他们对品种登记工作不够积极。

4 建议

河南省应加大力度,继续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宣传工作,通过开展培训会、品种展示示范等方式,使申请者了解国家实行品种登记的意义,了解当前品种登记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办事流程,规范登记申请操作,提升品种登记审查效率。加强登记品种的田间验证试验及展示示范,对已登记品种进行跟踪,适时组织现场观摩和品种推介活动,构建完善的品种验证方案;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管工作衔接,在市场抽样的时候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种子也进行抽样检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展示示范不仅能引导农民看禾用种,更能督促企业通过市场调节来确定育种方向,保障所育品种有市场前景。建议进一步完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或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同时应细化《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尽量使不同的受理机构审查材料时可以有法可依。

猜你喜欢

新品种农作物花生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青菜新品种介绍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