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力清遒运太虚
——胡其伟先生的书法艺术

2021-02-27李西宁山东省图书馆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二王书法生命

◆李西宁(山东省图书馆)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程式,有不尽相同的长度、厚度、广度,有极其丰富的温度色彩、质地,又以不同的形态恣肆汪洋,怒放生命的活力,诠释着同样的走向与阶段却有着每个人各自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人生可以被改变的因素有很多,艺术无疑是精神领域中最富奇幻的,人创造艺术,而艺术改变人,创设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生命内容。作为一个艺术家也许你生命本来的形态就是你艺术形态的模样,无需过多做作雕饰,无需功利欲念的追逐,活泼泼融合于本来的恢弘世界,和合会通,一而二,二而一,质朴生命就活在绚烂艺术中,艺术也成就了生命,这样的生命艺术和艺术生命就同时有了升华的意义。书法亦然,书法初由技,由技而达道,如果达不到人生和合之道,人书俱老,永送只是技而已。近来读胡其伟先生书法艺术与其人生之道遂有所感悟。

岳阳楼记 书法 胡其伟

胡其伟先生,1929年生,安徽徽州绩溪人,就读于南京私立金陵大学,为西北著名收藏家、杂文家、书法家。现任青海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青海省文化厅文博组专家、青海彩陶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先生工余写作,以杂文为主,兼及散文随笔,鉴赏古玩奇石等,出版有《银针集》《杂碎集》等。精鉴赏,喜收藏,尤对青海古陶、瓷器、字画颇有研究。同时能诗文,擅书画,书法作品端庄沉着、清遒浑朴,富文人书卷之风韵。作品被国内著名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美术馆收藏。

我感觉先生已将生活生命与他的艺术爱好融为一体,艺遂臻化境,这就是他成就的基础。“老树著花无丑枝”,更多的是生活阅历积淀显现的美丽与对传统的坚守。先生出身书香世家,长辈皆善书,祖父晋接公、外祖父修兹公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洪范五等都是他的学生。他回忆说,儿时记忆,徽州老宅四壁悬挂着刘春霖、熊希龄、徐悲鸿、黄宾虹等人的作品,幼年朝夕相对,耳濡目染,种下了书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的种子。先生是个很坚韧刻苦的人,上小学后,开始临习颜真卿、欧阳询等名家法帖,到高中对二王尤感兴趣,临《兰亭序》成了一种快乐的享受。他临池不辍,无论顺达蹇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来。至今九十多岁,眼不花手不抖,每天习字临帖两小时,成为日课。书道无他,贵在刻苦,贵在有恒。这是先生的教诲,也是实践的心传。保持书法的纯粹,才能致敬传统。胡其伟先生书法作品近年来在国内外屡次获奖,名誉日隆,影响力不断扩大,而其本色未改。他一直很谦虚,始终将自己定位在书法爱好者的位置上,把名利一切都看成是身外之物,秉承了祖辈遗风,恪守旧家传统。他把书法当作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传承坚守,刻苦有恒,纯粹清净,不断磨炼,终使人书合一,出入自如,天籁自成。

下马饮君酒 书法 胡其伟

胡其伟先生书法初奠基于颜柳楷书,后喜临二王,于《兰亭序》下功夫最多,浸润数十载,晚年形成带有其鲜明个性的风格,端庄沉着,清遒浑朴,极富文人书卷气息。清丽遒劲是其核心,其清在神,得二王法度,字形谨严,气韵潇洒:其遒在骨,而又结体端庄,骨力雄强,无王字流弊的秀媚逞姿,耄耋之年犹能作大小楷书,通篇舒展沉静,书香盈卷,浑朴自然。这固然是几十年线条结构的提炼锻造,略无冗余,也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正如苏轼所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先生把书法的法度先放置一边,不刻意讲究点画细致均衡,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经历入书,遂呈现自已的独特面目。

清书法家王梦楼有诗《快雪堂跋》云:“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说的是笔力雄浑圆融宏大,我写这篇文章改了两个字“神力清遒运太虚”用作题目,不知是否能对先生书法艺术概括和写照表其万一。仁者寿,先生经过风雨,安详快乐。仁者天地心,先生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无论是人生还是书法均受益匪浅。最后让我以一首诗祝先生长寿安康,艺术之树长青。《贺其伟夫子吉寿》诗曰:“西海卜邻添上寿,瑶池王母奉春醪。银针起疴苍生重,雪泥薄名青眼高。抟墨生涯惟道义,训彝福慧是辛劳。鄯州可倚徽州梦,一担溪云忆九皋。”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书法 胡其伟

宾虹画论 书法 胡其伟

诗一首 书法 胡其伟

咏扬州诗 书法 胡其伟

七绝一首 书法 胡其伟

猜你喜欢

二王书法生命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书法欣赏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父子如“二王”——以《奉橘》《送梨》为例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