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策划《大型邮轮艺术设计研究》

2021-02-26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1期
关键词:邮轮艺术设计建筑设计

专题序言

虽然早在很久以前,《圣经》上就记载了诺亚为躲避一场洪灾而建造了大型方舟,但事实上,大型邮轮的发展距今只有近200 年历史。从作为交通工具的远洋客船到如今作为体验需求的豪华邮轮,大型邮轮产业与产品不断迭代发展,充满着挑战与机遇。由于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难度之高,被称之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展现一个国家设计建造综合能力的利器。

当前是我国邮轮国产化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国内对大型邮轮艺术设计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缺乏系统研究。当今世界,欧洲已发展成为全球独占鳌头的邮轮设计和生产基地。与之相比,中国邮轮设计在文化理念、主题策划、空间艺术、内装技艺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与其跨学科知识体系。一方面,国内邮轮设计长期以来多是以船舶工程师为主导,在邮轮内外装设计上缺乏艺术的融入;另一方面,国内艺术类院校虽然开始涉及邮轮设计,但缺乏船舶工程技术以及建筑设计的系统知识。鉴于此,本专题拟邀请国内来自船舶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一线的学者,来探讨大型邮轮艺术设计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供国内学者借鉴与交流。

本期的3 篇文章,从宏观到微观,从业主、用户到设计本体,梳理了大型邮轮艺术设计的来龙去脉。其中,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的徐欣总建筑师等,从“邮轮发展与艺术设计演变”角度,整理归纳了各重要时期的大型邮轮设计与艺术风格特点,分析了当前邮轮公司对于邮轮风格的影响和造成该影响的原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涂山副教授,从“邮轮上的需求和消费符号的变迁”视角,认为完整的大型邮轮设计是需要由3 个部分的工作内容组成:用户定义、旅程规划、场景营建。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陆邵明教授等,以“邮轮中庭内装主题设计与其风格表征”为题,提出大型邮轮主题设计表现外化为内装风格,内化为文化理念、功能策划及运营模式,并归纳了国际邮轮中庭主题的5 种倾向及其风格表征策略。

专题主编:

专题主编简介

陆邵明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闵行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伦敦大学UCL 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博士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 访问教师、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学者、中央党校(77 期研修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主要从事对“空间叙事”、“乡愁”、“记忆场所”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10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 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 项、教育部/工信部等重点项目6 项,参与UNESCO 国际合作项目1 项。获得省部级奖项4 项(唯一作者),其中包括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 项。

已出版专著4 本(含英文1 本);出版作品集1 册,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SSCI/SCI/EI/CSSCI 等),被SSCI 期刊论文他引12 次,被CSSCI 他引50 余次,5 篇文章被人民日报采纳;5篇资政报告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内参等采纳。

曾主持上海交大闵行学生服务中心改造、湖南宁远第十三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浙江于城镇粮站改造、海盐实验小学城南校区建筑设计方案、万禄幼儿园富民路园区工程设计、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节点环境设计等30 多项横向课题。其中有1 个项目获省部级建筑创作奖(排名第一),1 个项目被ARCHIDAILY收录。

猜你喜欢

邮轮艺术设计建筑设计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星.云.海》
《花月夜》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