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及两者相关性

2021-02-26邓阳阳谢红英阳君蓉

广西医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总分场所量表

邓阳阳 谢红英 刘 颖 阳君蓉 刘 琴

(1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德阳市 618000,电子邮箱:974675411@qq.com;2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中江县 618100;3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德阳市 618000;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成都市 611137)

近年来,职业场所暴力发生率逐年增加,作为职业危害因素之一,其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1]。职业场所暴力包括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总体发生率为50%~80%[2]。其中职业场所心理暴力是指在职业场所故意反对他人或集体,导致对其身体、心理等造成损害,主要包括口头辱骂、侮辱、威胁、言语的骚扰[3],是医疗机构最常见的暴力类型之一[4]。相关研究显示,职业场所暴力不仅影响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等[5-6];还会降低医护人员职业获益感,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7]。心理健康作为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多项研究表明,由于受职业环境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8-9]。目前,关于临床医务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护患之间,而心理暴力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鲜见报告。本研究调查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医务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医疗管理者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6~8月选取四川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1 187名临床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取得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证,在职在岗;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进修医生/护士;规培医生/护士;实习医生/护生。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婚姻状况、经济收入、职业压力等。

1.2.2 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量表:采用由Dilek等[10]编制、徐妹仔等[11]引进并进行文化调适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行为(Workplace Psychologically Violent Behaviours,WPVB)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情况。该量表包括工作中被孤立、攻击职业地位、人格攻击、直接的负面行为4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由“从未发生”到“总是”计0~5分,总分0~160分,评分越高,表示遭受心理暴力频率越高。总分≥1分表示医护人员遭受过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以总分≤6分为遭受低度心理暴力,7~31分为遭受中度心理暴力,≥32分为遭受高度心理暴力。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64,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48~0.936。

1.2.3 心理健康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12]评估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因子共90个条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法,根据个体最近1周实际感受进行评分,由“无症状”到“症状严重”赋值1~5分,总分90~450分,自评总分越高表示不良负性情绪越严重。该量表为国际最常用职工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8[13]。

1.3 问卷调查方法 联络各单位医务部和护理部负责人,取得配合后,培养其为本调查的调查员,确保其指导用语规范。问卷收集统一采用“问卷星”收集资料,问卷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填写方法等。调查对象在10 min内独立填写并提交问卷。共回收问卷1 346份,剔除明显规律填写或逻辑混乱的问卷(如工龄与职称不符),回收有效问卷1 187份,有效回收率88.1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遭受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 187名临床医护人员中,男性264名(22.24%),女性923名(77.76%) ;年龄22~53(31.64±10.84) 岁;工作年限2~35(10.84±8.16)年;医生344名,护士843。其他一般资料见表1。

2.2 不同特征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情况的比较 医护人员WPVB量表得分为(24.85±7.05)分,其中工作中被孤立得分为(8.47±4.06)分,攻击职业地位得分为(7.65±3.62)分,人格攻击得分为(4.06±2.04)分,直接负面行为得分为(1.89±0.84)分。根据WPVB量表的评分标准[11],1 187名医护人员中,有394(33.19%)名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场所心理暴力行为,其中遭受低度心理暴力占20.89%(248/1 187)、中度心理暴力占9.44%(112/1 187),高度心理暴力占2.86%(34/1 187)。不同特征医护人员之间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女性、非独生子女、已婚、护士、年龄≤30岁和31~40岁、工龄为1~5年、学历为大专及以下、初级职称、合同制、在住院部工作、收入≤5 000元和在5 001~10 000元之间、工作压力高、内向型,以及面对职业场所心理暴力时采取忍让回避并默默忍受及先讲理后反击的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行为的比例相对较高。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情况的比较[n(%)]

续表1

2.3 医院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遭受心理暴力(是=1,否=0)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2。结果显示,性别、工作性质、年龄、月均收入、性格类型、选择忍让回避且默默忍受是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

表3 医院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的多因素分析

2.4 医院医护人员SCL-90得分与国内常模得分的比较 医院医护人员SCL-90得分为(142.27±47.65)分,条目均分为(1.58±0.58)分。除人际关系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得分[14](均P<0.05)。见表4。

表4 医院医护人员SCL-90得分与国内常模得分的比较(x±s,分)

2.5 遭受不同程度心理暴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遭受不同程度心理暴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重度心理暴力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最高,但遭受不同程度心理暴力的医护人员各组间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遭受不同程度心理暴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x±s,分)

2.6 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医护人员WPVB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6。

表6 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变量敌对r值P值恐怖r值P值偏执r值P值精神病性r值P值SCL-90总分r值P值工作中被孤立0.274<0.0010.206<0.0010.334<0.0010.271<0.0010.352<0.001攻击职业地位0.304<0.0010.175<0.0010.267<0.0010.241<0.0010.304<0.001人格攻击0.327<0.0010.246<0.0010.312<0.0010.334<0.0010.416<0.001直接的负面行为0.406<0.0010.317<0.0010.224<0.0010.322<0.0010.503<0.001心理暴力总分0.385<0.0010.412<0.0010.384<0.0010.413<0.0010.573<0.001

3 讨 论

3.1 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加剧,“磁性”医院环境逐渐成为医疗管理者关注的焦点,2015年美国护士协会提出应共同营造没有恐吓、暴力的工作文化氛围[15],我国《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也提出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和尊严等不受侵害。在此背景下,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提升成为促进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场所暴力指个体在工作场所遭受言语威胁、辱骂及身体袭击等危害,包括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16],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护人员是遭受职业场所暴力的高发人群。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医护人员WPVB量表得分为(24.85±7.05)分,其中有33.19%的医护人员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场所心理暴力行为,心理暴力行为发生率高于Johnson等[17]对护士群体的调查结果(20%~25%),但低于Moreno等[18]对公务员的调查结果(47.8%),与许妹仔等[19]对我国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相当(28.1%),这可能与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差异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性质、年龄、月均收入、性格类型、选择忍让回避且默默忍受是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遭受职业场所心理暴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20-22]相似。提示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Keller等[23]的研究显示,采取积极的心理暴力预防措施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防止或减少护士遭受心理暴力。因此医疗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文化建设,发扬传统文化背景视域下的“礼”文化,强化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3.2 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提升,在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及短缺的人力资源冲击下,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健康面临严峻考验,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24-25]。SCL-90是目前评估心理健康的主要量表[26]。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SCL-90得分为(142.27±47.65)分,条目均分为(1.58±0.58)分,除人际关系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均P<0.05),与王小丹等[27]的调查结果相似,说明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升其心理健康。进一步分析显示,遭受不同程度心理暴力的医护人员其心理健康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心理暴力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相对较高,说明医护人员遭受心理暴力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以焦虑和人际关系变化最为明显,且遭受心理暴力越重的医护人员心理问题越突出。但遭遇不同程度心理暴力的医护人员各组间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Jaradat等[7]的研究表明,职业场所暴力可加重个体心理痛苦,短时间内可导致其出现沮丧、愤怒和委屈等情绪,而在较长时间内则加重其抑郁、焦虑及倦怠等心理障碍。因此,医疗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医护群体,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状态评估,早期识别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创造“磁性”医院环境、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等提升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医疗队伍健康发展。

3.3 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即心理暴力程度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多项研究也证实,心理暴力与个体焦虑、抑郁、睡眠及精神紊乱存在直接相关性,高水平的心理暴力是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直接预测作用[28-30]。当医护人员在工作场所遭受心理暴力时,则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沮丧等负性心理,从而出现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下降等,进而引起自我认同感下降,工作压力增加,导致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31-33]。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又会加重医护人员人格类型的转变,导致性格类型的转变,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回避、敌对、偏执等负面应对方式,导致护士间人际关系紧张,促使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发生。Tonso等[33]的研究显示,几乎三分之一的暴力受害者称自己处于心理困扰中,其中54%的暴力受害者称自己患有严重的心理困扰,其中遭受的暴力形式越多,心理困扰的频率就越高。因此,医疗管理者在制定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提升策略时,要注重医护人员团队文化建设,增强医护人员之间凝聚力与合作力,促进其相互信任,提高其工作的有效配合度;同时,强化医护人员之间人际沟通培训,提升其沟通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场所心理暴力发生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其遭受的职业场所心理暴力越强心理健康越差。医疗管理者应加强医疗团队文化建设,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和谐感,以减少同事间心理暴力,提升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总分场所量表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的应用考评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