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制品厂厂界噪声自行监测实施要点及案例分析

2021-02-25孙智魁赵启超肖军

中国乳品工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厂界背景噪声监测点

孙智魁,赵启超,肖军

(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石家庄050000)

0 引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变成各行各业在谋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噪声污染作为除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污染以外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环境问题[l]。处理噪声投诉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处理噪声投诉事件过程中,环境监察部门必须依据环境监测部门现场监测数据的结果进行执法,因此,现场出具的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尤为重要[2]。

乳制品厂噪声按照产生来源划分,可分为厂内运输噪声(包括道路、车间运输车等)、车间生产噪声、检修施工噪声。乳品企业的生产工艺、车间设备布局、生产时刻表都有很强的行业特点。针对此状况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4]等国家发布的有关规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要求结合乳企生产布局特点对噪声自行监测技术要点进行讨论分析。力求对企业噪声自行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可靠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1 开展自行监测基本要求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相关标准规范和环境监测技术要求等,排查本企业噪声污染源,掌握噪声污染产生及排放状况,客观评价对周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依据相关技术文件合理确定噪声监测布点、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仪器、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和执行标准及其限值等[3]。确定专门负责人,制定全面有效的自行监测方案,根据方案来开展噪声自行监测,做到及时记录和保存自行监测数据,依法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排污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利用自有人员场所和设备自行监测,也可委托其它有资质的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监测[2]。大多数乳企自有人员和设备无法满足自行监测的要求,常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自行监测。但企业分管环保人员要对基本的监测点位、指标、频次、方法进行学习了解,也应配有相应的检测设备,这对于企业监测是否能高效可靠的进行十分关键。

2 乳制品厂噪声来源及治理措施

乳品企业产品主要分为液态奶、奶粉、冷饮等。下面以乳酸菌饮料的生产流程为例。

以图1生产线为例,车间内主要噪声在原料奶存储阶段、配料阶段和和混料阶段产生,主要声源设备有离心泵、CIP回流泵、转子泵、冷却用水冷机组。这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工业部门噪声表[5]其声级值约为70~95 dB(A)。

图1 乳酸菌饮料生产流程及主要排污点

整理此类乳制品厂实际建设项目案例可以看出,在设备选型及安装时通常都会对噪声和振动进行考虑,具体措施又如下几种:①购买设备时选型要选振动幅度小、噪声频率低的设备型号;②泵机安装时预先做隔振基础,进出两水口上安装曲挠胶管接头,水泵管路加装弹性支架,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③冷却塔配合使用的风机要满足低噪音要求,并在厂区中间区域布置,拉开到四周厂界距离有效降低厂界噪声。

乳制品车间内除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外,大量的通风设备、除尘设备会产生大量的中低频空气噪声。有研究结果表明,中低频噪声引起的心理疲劳对员工的心理生理和工作记忆反应有显著影响[6]。为减轻这部分噪声污染,可采取量化评估通风除尘设备噪声频谱特征,结合频谱配置消声器,对于一些机械性的噪声还可以选用阻尼隔振降噪的方法[7]。对于复杂成因的噪声,采取主动隔振器相结合的多通道全局控制方法来抑制结构中音调振动的传递,实验表明即使在控制通道相互干扰较大的情况下,全局控制方法也能有效地抑制音调振动的传递[8]。现如今对于中低频风道噪声的被动控制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传统的噪声控制装置要么过于庞大,要么控制范围过于狭窄[9]。

3 厂界噪声监测

3.1 监测及修正方法和所用设备

本次监测依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和《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11]中厂界背景噪声测量方法和噪声测量值修正方法进行。所用的设备为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一级),AWA6221(A)声校准仪(一级),连接仪器可升降杆、DEM6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DYM3空盒气压表等。

3.2 监测点位和时间

A厂为监测对象,对A厂区四周进行昼夜厂界噪声监测。通过查看A厂区周边示意图(图2),并结合实际走访后可以发现:①A厂大门设置在北侧,且北侧厂界与道路相邻,道路为该市主干道,夜间车辆多为大型车辆且前半夜车辆较多;②A厂东侧有B区域和C区域,B区域为一处施工工地,其西边界和南边界均与A厂厂界相邻,走访监测期间工地未开工故对A厂区东界噪声值无影响,C区域为相邻企业的加工车间,24 h均工作与A厂工作时间基本相同,靠近A企业的这一面有明显的噪声源;③A厂西侧为E区域,E区域存在某些企业的库房和办公区域,但靠近A厂西界无固定声源,且人为活动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对A厂西界影响也不明显;④A厂南界相邻有食品加工企业D厂,D厂的北界和A厂的南界紧密相邻,通过走访发现D厂工作为弹性工作制度且夜间基本不开工。

综上所述企业边界整体为L型,周边的企业以及道路车辆都可能会对本次监测产生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所规定厂界噪声监测点和背景噪声监测点位置相同,因此A厂厂界噪声布设8个监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A厂区域位置图及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

3.2.1 监测位置的确定

据图2可以看出A厂北厂界与交通干道相邻,东厂界分别与B工地、C厂相邻,南厂界与D厂相邻,西厂界与E库房区域和F政府办公区相邻。结合实地勘察除北厂界采用栅栏外,其余厂界均为围墙,故考虑在监测时要用升降杆将噪声仪升至高于围墙0.5 m位置进行测量[10]。测量后要对监测点位标记,通过人为标记的方法确保厂界噪声测量值和和背景噪声测量值在同一位置进行测量,从而减小误差。由于乳品企业车间要求普遍较高,车间内部设备布局和职业卫生检测的许多资料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所以针对乳品企业在确定厂界外监测位置时,还可借鉴各主要工作场所中噪声检测结果(见表1)对主要噪声源及布点位置进行确定,并在厂界外布点时着重考虑。例如在A厂南侧的两个点位中5#点靠近污水处理站,6#点靠近锅炉房和引风机。工厂周围的敏感点位需要在布点的时候有所考虑,例如本案例中政府办公区位置需要布设点位8#。

3.2.2 监测时间的确定

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规定,“昼间”是指06:00-22:00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06:00的时段。监测前后分别使用AWA6221(A)声校准器对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进行校准,使其前、后校准示值误差不大于0.5 dB结果方能取信。通过A厂每日的车间生产记录及员工作息时间表获取生产工作时间安排,同时对厂区相邻企业噪声产生状况进行了解,进而合理制定厂界噪声和背景噪声监测时间。厂界噪声测量值和背景噪声值按要求需在同一地点,不同环境状态进行测量,因此通常在企业主要噪声源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获得厂界噪声测量值,随后应立即关停主要噪声源,进行背景噪声的测定[11]。

3.3 监测结果及分析

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 706-2014)要求[12],当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差值3dB(A)<△L1<10dB(A)时,按表2进行修正(噪声排放值=噪声测量值+修正值),当△L1<3dB(A)时,按表3进行修正,修正后得到是否达标的评价[13]。

由表4可以看出,A厂厂界8个监测点位中2#、3#、5#、6#、7#、8#的昼间噪声和2#、6#的夜间噪声可以按表4进行修正,同时要注意这些可修正点位中2#、3#、6#、7#、8#昼间噪声和2#、6#夜间噪声的测量值本身均已符合排放限值要求,按《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6-2014)要求,不需再对其噪声测量值进行修正。按表2对5#昼间噪声进行修正后达到排放要求。

经过对3dB(A)<△L1<10dB(A)点位修正后发现,1#昼夜测量值、4#昼夜测量值、5#夜间测量值超过排放限值且无法按表4进行修正。对这些数据进行△L2的计算,并按表3进行修正,修正后得到1#昼夜噪声、5#夜间噪声达到排放标准,4#昼夜监测值均无法评价需在采取降低周围干扰噪声后从新测量。

表1 各工作场所噪声测量值

表2 3dB(A)<△L1<10dB(A)噪声测量值修正表

表3 △L1<3dB(A)噪声测量值修正表

表4 A厂厂界噪声监测结果dB(A)

对于#4点位的无法评价,是由于A厂东面紧邻区域为B厂机加工车间,生产及员工活动时间与A厂基本相同属于24 h不间断生产。经A厂协商后无果,不具备消除周边背景噪声再监测的条件,因此次方向厂界噪声无法评价。

4 结果与讨论

整理相关文献及技术要求,并结合文中乳制品厂厂界噪声监测案例的实施案例和工作中遇到的相似案例,现开展如下几方面讨论,并得出可行建议。

(1)关于工业区内企业分布紧密,对企业厂界噪声、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等多个项目的自行监测产生很大相互干扰的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发现实际监测过程中甚至出现背景噪声要高于被测企业噪声的情况,这时就要请求环保部门或工业区管理部门进行协调。实际监测实施过程中干扰因素往往很难通过沟通和简单更改监测方案消除。结合上述案例,建议相关标准中加入相邻企业联合开展自行监测的方法,厂界按两厂区最外边界判定,相连共用边界认定为两厂内部边界只做测量,不作判定。

(2)对于自行监测过程中常遇到的△L1<3 dB(A)时噪声测量值修正问题。

通过文献的整理已有学者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以纪兰等通过整理文献整理出3 dB(A)以下差值与修正对应表[14]和洪志琼等主张背景值与测量值之差小于3 dB等几种特殊情况[15],宜采用公式计算进行修正两种观点居多。比较后发现对应表方式可操作性高方便实际操作且方便减小人为因素误差,但表内对应值还需要严谨推导。为了更加准确真实的衡量出被测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影响情况,就必须对背景噪声进行合理测量,科学的去除背景噪声产生的影响[16]。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排污许可证等相关文件是制定监测方案和监测指标的重要依据[3]。方案制定阶段对上述企业材料的使用中发现如下问题: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所引用环境资料无针对性,对于声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常以整个区域的资料作为依据,很难准确反映出企业周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②对企业周围的敏感点描述不规范,或者根本没有反映出具体敏感点位置信息。③新建交通主干道相邻厂界仍按3类区域划分,造成限值过低情况发生。建议企业能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对于需要变更和更正的信息尽早按相应程序变更。

(4)噪音控制在制造工厂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制造工厂的噪音水平受到《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环境保护法》的双重限制。近年来有关噪声控制新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利用最优分配规划对整个工厂噪声进行降噪的研究还很少[17]。不合理的机器配置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噪声控制成本,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有限的厂区内对噪声源进行最优经济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乳制品厂的自行监测实施中,可以看出我国乳制品厂对于生产环保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加强,许多企业都委派专人负责厂区环保问题。但绝大部分乳制品厂专业技术人员环保知识薄弱,也大多没有配备足够的自行监测仪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厂界背景噪声监测点
变电站厂界排放噪声的主观感受研究
环境背景噪声对飞机噪声监测结果的影响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厂界污染物执行标准的关系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应用背景噪声成像研究祁连山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恶臭污染源排气及厂界环境空气中三甲胺的测定
海上单道地震勘探中船舶等背景噪声的影响分析及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