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2-25刘梦杰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刘梦杰

(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新泰 271200)

据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死因排名第一位的为脑卒中,且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第一年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1]。脑卒中因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60%~70%,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中形成的血栓。据调查显示,通过控制危险因素,80% 以上的脑卒中可以实现早期预防[2]。

目前有研究显示,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基因有三种,分别为68MTHFR、187F5、27PAI-1。为此,我们通过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体内27PAI-1(4G/5G)、68MTHFR(C>T)、187F5(G>A)的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进一步为预防中老年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缺血性脑卒中组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92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27例,以上患者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诊断标准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9[3],所选人群均排除患有其他急性或慢性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癌症等。

1.2 对照组

选择健康体检者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均经体检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血栓性疾病。

1.3 试验方法

取静脉血2~3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将样本血样上下颠倒混匀,移液枪取200μl血液置于装有1ml 1×NH4Cl处理液的离心管中,静置5min颜色变为澄清的红色后,3000~4000r pm离心5min,吸掉上清液留白细胞,加入35μl核酸纯化试剂将白细胞打匀,静置20~30min,取1.5μl处理后的白细胞样本加入相应试剂耀金分中,混匀。采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数字荧光原位杂交法(DFMH/DFISH Digital Fluorescence Molecule Hybridization/ Digita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以荧光检测仪(L998A,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受试者27PAI-1、68MTHFR、187F5基因型。所有试剂均由北京华夏时代基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27PAI-1、68MTHFR、187F5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频率,探讨27PAI-1、68MTHFR、187F5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1.5 统计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定性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7PAI-1(4G/5G) 基因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

缺血性脑卒中组基因型4G4G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4G5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5G5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4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5G者居于4G与5G之间,含有4G的基因型分布在缺血性脑卒中组显著多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27PAI-1(4G/5G) 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n(%)]

2.2 68MTHFR(C>T)基因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

缺血性脑卒中组基因型T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T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C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者居于TT与CC之间,含有T的基因型分布在缺血性脑卒中组显著多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68MTHFR(C>T) 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n(%)]

2.3 187F5(G>A) 基因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

缺血性脑卒中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各组187F5(G>A) 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n(%)]

2.4 缺血性脑卒中组27PAI-1(4G/5G) 基因合并68MTHFR(C>T) 基因比较

4G4G基因型合并TT基因型与5G5G基因型合并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5G基因型合并TT基因型与5G5G基因型合并T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G4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与4G5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4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与5G5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5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与5G5G基因型合并CT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4:

表4 缺血性脑卒中组27PAI-1(4G/5G) 基因合并68MTHFR(C>T) 基因比较 [n(%)]

3 讨论

基于脑卒中的高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因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最好的措施即为预防。本研究通过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风险基因:68MTHFR、187F5、27PAI-1基因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发病的风险率,从而起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PAI-1是纤溶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对调节纤溶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PAI-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基因多态性,其中有一个4G/5G多态性,即鸟苷酸插入或缺失的基因多态性,其调控着PAI-1的表达水平[4]。研究者证实,PAI-1转录基因增加与4G等位基因有很大相关性,4G4G纯合子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杂合子4G5G和5G5G纯合子,且杂合子4G5G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5G5G纯合子[5]。PAI-1基因4G/5G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纤溶系统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6]。有外国学者对印度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4G/5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PAI-1水平高于正常组,且4G4G患者血浆PAI-1水平最高,其次是4G5G基因型者,5G5G基因型者血浆PAI-1水平最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4G5G基因型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组,4G5G者居于4G与5G之间,4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MTHFR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和地域的差异,我国人群TT基因型的携带率远高于西方国家[8]。Li等[9]通过Meta分析证实了MTHFR C677T基因可能是脑卒中的易感基因。在对中国人群进行的研究中发现,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等位基因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10]。中国人群MTHFR C677T的高遗传突变率是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欧洲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携带MTHFR基因TT型与TC型的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携带TC基因者居于TT与CC之间,含T的基因型分布在缺血性脑卒中组显著多于对照组。

F5基因是一种V因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携带者凝血活性正常,但是对活性蛋白C抵抗从而导致相应的血液高凝状态[11]。187F5的A基因型与G基因型比,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33。然而,此基因型在亚洲人群中突变的几率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中187F5基因型都没有突变。

综上所述,PAI-1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携带4G4G基因型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高于携带5G5G基因型的患者,其次是携带4G5G基因型者。MTHFR基因TT基因型突变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其次是CT基因型。同一患者PAI-1基因与MTHFR基因同时突变,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提高,尤其以4G5G合并CT、TT者居多。187F5基因型无突变,此基因不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基因。以上统计结果显示与前人研究一致,说明通过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技术提前检测基因型可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这将为今后高危因素人群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而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多态性基因型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C基因型 HBV S蛋白变异比较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妊娠期女性MTHFR 677C>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数学工具在自交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中的应用探讨
从一道高考题看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