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发集团团委:带领青年再出发勇冲锋强领跑 以人才 “智高点”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1-02-25刘洁

中华儿女 2021年24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航空发动机

刘洁

新时代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青年身处航空发动机事业加速发展壮阔征程中,尤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不畏风险挑战,勇担强国使命,以强大的意志和本领,铸就大国重器,撑起“强军脊梁”,成就事业,成就人生。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落实集团党组关于以一流央企总部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结合青年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工程推进安排,中国航发集团团委积极构建“难题共解、阵地共建”工作格局,组织交流访谈,与集团总部青年领导干部共同“解题”青年成长,不断提升信心和斗志,凝聚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青年奋力跑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自主研制加速度,拼出“强国一代”崭新风采。

志向决定局面,青年当以立志高远为人生开一个宏大之局,在振兴航空发动机历史进程中展现价值

深层次推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在于思想上讲透讲懂讲好,让青年切身感悟到理想信念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纪检监察组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王昊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新时代青年在主张上尽管别具一格,但好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让青年在立志上“如出一辙”,使青年真正洞悉“人无志,天下无可成之事”之理,让理想信念真切融入到青年们树立志向、完善人格、提升德行的成长之中。志向决定局面,青年当以立志高远为自己的人生开一个宏大之局。航发青年立志,理应以航发事业为目标立大志,核心在于激发为国奋战的强大志愿,关键在于提高“政治三力”,尽好应尽之责。航发青年唯有真正以航发事业立志发心,方能在振兴航空发动机历史进程中展现人生价值。

衡量青年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人力资源部领导干部处处长曹国兴讲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绝非一句挂在嘴上轻飘飘的大话、套话,而是具体的、实践的,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磨炼。对新时代航发青年而言,这个磨炼的平台就是我们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为全面贯彻“十四五”人才规划,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集团精心系统谋划,聚力攻坚克难,制定了未来两年“1234”重点举措,建强各类人才队伍,加速人才工作提升,提出着重抓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以新作为全面开篇布局。从干部管理工作出发,在干部选拔中,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干部培养上,加强基层“墩苗历练”,强调“铺路子”不如“压担子”,注重在研究室、分厂、车间等基层一线锻炼干部;在干部培训上,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聚焦集团战略需求,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作用,努力为集团培养一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集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和“两机”专项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把“坚持理论创新”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尤须不断夯实为党育人的政治原则,引领青年深入实践,为航空发动机事业蓬勃發展激发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党群工作部新闻宣传/企业文化处处长 肖永奎说,每名青年在选择事业过程中,也在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既要靠人才推进事业,同样需要靠事业成就人才。在当前“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做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统一思想是必要的,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引领,把青年思想统一到集团党组意志上来,统一到事业需要上来。同时,达成共识也是必要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既是党和国家伟大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实现自己人生价值重要舞台和平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只有当青年个人理想与组织需要同向而行,才能实现组织力量的最大化,在航发事业中让青年找到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让青年个人理想与航空发动机事业同频共振、充分融合。审计与法律事务部审计处处长姜兵说,青年是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重要力量。一些青年选择航发是因为理想、因为热爱,也有一些青年选择航发只是谋求一份工作。不管初衷是什么,希望青年们最终都能因为这份事业的“魅力”,担负起“动力强军、科技报国”光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刻苦钻研,把航空发动机干出来。青年有无限潜力和可能,也有鲜明个性和自我主张。一个优秀组织应该能够尊重和保护青年的可贵特点和品质,为他们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公平纯粹、温暖包容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大家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真正让青年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心无旁骛、一往无前,让青年们在振兴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价值,成就人生。

学深悟透党的理论,掌握复杂局面中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培养系统性思考、全方位谋划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带来新挑战。发展计划部国际合作处处长刘晓嘉感到,有效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任务,战胜风险、应对挑战,为青年提升本领、实现价值提供了重要机遇。青年时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要结合青年自身特点,培养他们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利用国际合作与世界一流同行交流的机会,在知彼知己的认知过程中引导青年树立对航发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对集团核心文化理念的认同,坚定搞好航空发动机的“信念”。要为青年创造更多学习干事的机会,通过业务轮转、主题研讨等方式打破业务壁垒,拓展青年业务能力,鼓励保护创新思考,激发工作热情和“兴趣”。要敢于给青年压担子,在把正大原则和大方向前提下,给予足够信任和发挥空间。同时,引导青年敢于跳出个人舒适区,保持适当“压力”以拓展能力边界,实现个人成长。要帮助青年成事,在他们需要的关键时刻做好指导支持,通过一项项任务的完成帮助青年建立自信心,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获得感。

航空发动机“十四五”规划部署了航空发动机产品各阶段发展路线,为全面提升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能力、也为解决青年人才培育的突出问题提供了路径指引。科研部型号一处处长刘冬丽认为,要在航空发动机事业自主创新战略转型关键期,为青年谋发展、利长远,锻造青年本领、促进青年成才,引导青年强化责任担当,深刻认识航空发动机事业在建设航空强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重要战略地位,珍惜航空发动机事业大平台,把追求型号研制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高度统一起来。要提高解决难题、化解风险的能力。当前武器装备研制正在发生体系性变革,对型号研制和管理带来新挑战。一方面要深刻理解相关政策、机制变化的内涵,做好应变准备,利用好有利政策。另一方面,要学深悟透党的理论,掌握复杂局面中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培养系统性思考、全方位谋划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型号研制一线摸爬滚打,务实高效解决基层单位痛点难点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要建立宽容灵活的考评机制。鼓励青年发表独立观点和见解,保持鲜活个性和昂扬斗志,保护青年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过程中创新思维;搭建科学多样的人才晋升渠道,做到人尽其才,累身不累心,让年轻人心无旁骛投身发动机事业。

跟年轻人一起分析解决困难,让年轻人依靠组织、相信组织。生产部生产综合处处长魏江辉强调,要從全局视域出发,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强化青年个人发展与航空发动机事业相结合的理想信念。要关心青年面临的困难。青年毕业后,在各种压力环境下,很容易迷失方向,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要为青年创造展示才华的舞台。组织青年开展各项业务知识培训和应用,帮助他们将复杂的业务工作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提供保障资源,培养青年独立思考、自主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生产部很多年轻同志从基层岗位转到总部,角色发生转变,原来是别人告诉自己该怎么办,现在是自己要告诉别人该怎么办,更加需要锻炼统筹策划能力这项基本功。带好青年队伍,既要胸有大局,也要洞察细节,做到大小兼顾,为一域增光,也为全局添彩。

事业要时刻充满激情,工作要统筹兼顾。资产管理部投资管理处处长张斌强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要引领新时代航发青年,把青春激情作为意志的燃料,奋进在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新长征路上,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要树立远大抱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面对当前大有可为的航发事业,努力将投资管理、资本运作等融入航发事业中心工作,通过事业锤炼自己、成就自己,实现事业成功我成才的“双丰收”。要坚持勤学苦练,争做本领高强的实干家。坚决贯彻落实曹建国董事长提出的“指挥员、战斗员、协调员”角色定位,持续提升“六个能力”,结合重大资本运作项目和日常投资管理,坚持系统学、学理论,干中学、勤实践,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资产管理方面“全能型解题人”。要抱定家国情怀,于细微处见真章。坚持聚焦主业,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发挥资本的助推器作用,做到以融促产、以融强产,努力为航发事业做出新贡献。

建强服务青年机制,同青年主体意识相契合,同青年成才成功相聚合,与集团发展战略相融合,增强青年干事创业幸福感获得感

让青年热爱航发、扎根航发,圆梦航发。 综合管理部办公管理处处长王涛说,对于航发青年而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全力解决“卡脖子”“心脏病”问题,既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最好舞台。集团成立五年以来,党组高度关注青年健康发展,把青年成长成才和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研究制定多项措施解决青年工作、生活中实际困难,切实推动青年“衣食住行”提高和改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他们既可以安居乐业,又可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投身发动机事业。同时,从制度、组织、流程、人员上不断加强建设,促进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化、个性化、亲情化、特色化,营造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努力以关心关怀焕发青年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真心拥护、高度忠诚和强大责任感。

青年是组织的新鲜血液,是保持企业生机的源泉,随着集团改革发展和型号攻坚加速推进,航发青年价值取向和个人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度发展趋势。重大专项工程部专项综合处处长李文铮表示,航空发动机产业具有特殊性,产品研发周期长,尤其需要青年静下心来潜心攻关,如何在青年和企业发展间建立“同呼吸、共命运”关系,是打造青年铁军的关键。一方面,针对青年员工,要进一步发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作用,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契机,找准青年工作切入点。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构筑精神支柱,并加强与共青团联动,发挥青年人才“后备军”优势作用。另一方面,针对青年干部,要注重引好路、压担子、树典型,并建立一套完善的青年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常态化成长机制,让青年干部敢于沉下去,到复杂环境中历练,真正在一线经受锻炼、接通地气、成长起来。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青年科技人才,跑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加速度更需要青年科技人才。质量科技部综合项目处处长于广民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结合实际工作,为青年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要通过科技项目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源动力”。一方面利用好卓越青年基金、军事托举工程等国家青年科技项目支持青年挑大梁、当主角。另一方面,利用集团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加强对“百团大战”青年团队、博士“心计划”等青年人才培养,通过科技项目锤炼青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带动科技青年快速成长成才。要通过“创新平台”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蓄水池”。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鼓励共同建立联合技术中心(UTC),联合培养航空发动机青年科技人才;加强先进航空动力创新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进站青年薪酬激励和政策保障。要通过“管理创新”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打造“试验田”。推行“揭榜挂帅”“经费包干”等项目管理制度,谁能干就让谁干,通过科技创新奖、立功计划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让青年科技工作的“冷板凳”热起来。

中国航发成立五年来,航发青年在党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自信中淬炼出“强国有我”的个体自信,在航发事业中展现出不辱使命的恢弘气魄,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航空发动机精神,重构了务实担当的特色青年行为文化。财务部成本价格处处长张西彩说,航发新时期、青年新特征,我们建强青年服务机制,应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青年主体意识相契合、同青年成才成功相聚合,创条件、搭舞台、给机会;应与集团发展战略相融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真信任、敢委任、委大任,切实增强青年干事创业幸福感、获得感。

当前,集团成本工程正由财务降费向业务降本转变、向设计端降本前移,航发青年大有可为。各层级应积极选试点、树标杆,“精选精培精用”青年专才,打造一批擅长低成本设计的青年领军人物,淬炼一批精技术懂经济的青年成本工程师,培育一批精核算懂科研的青年型号会计师,让青年在成本工程战略深化中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在航发事业征程中心无旁骛地建功立业,绘就出彩人生。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航发集团团委就加强青年理想信念、培育青年成长成才,组织青年共同探讨,旨在群策群力,集中智慧构建系统长效的青年人才政治引领保障机制,以人才“智高点”抢占科技制高点。当前,聚焦航空发动机事业自主创新战略转型“第二个五年”客观需求,中国航发集团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型号研制、批量生产、维修保障等多项任务高度交织,面临的难度考验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带领青年以“再出发”心态、“勇冲锋”姿态、“强领跑”状态,拼搏奉献,岗位建功,成就人生。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正落实为党育人要求,持续聚焦主业,竭诚服务青年,以“一体两翼”特色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带团建深入实践,引领凝聚青年锻造政治“领航”思想之翼,磨炼科研攻坚“创新”之翼,培育一支关键时刻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能够为国家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青年骨干队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航空发动机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航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