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慢就业”的归因分析及策略引导

2021-02-25王申安娜袁晓慧

客联 2021年12期
关键词:战略导向慢就业大学生

王申 安娜 袁晓慧

摘 要: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慢就业”的含义入手,将“慢就业”的成因分为个人、社会、高校、家庭四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轻大学生“慢就业”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慢工作;归因分析;战略导向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民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2021年,全国大学生人数将突破900万,到2022年,全国将有1076萬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67万。随着我国政府持续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以求稳定、促进就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慢就业”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促进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就业”概念界定

“慢就业”的出现,打破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毕业即找工作”的传统思维。“慢就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慢就业”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没有马上找工作,也没有马上去进修,而是选择游学、旅游、支教等方式,以拓宽自己的眼界,重新认识自己;或者在家里,集中精力准备考研、考试。

二、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探析

(一)个体因素

1、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的情感需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受此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顾及个人的意愿,有的人宁愿选择吃苦创业,也不愿意自己去找工作。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在就业选择中,经济收入、工作稳定性、发展机遇是最重要的。不但要有好的工资、好的薪水,还要符合自己的专业志趣。各种期望使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产生了观望心理,并逐步形成了“慢就业”的群体。

2、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一方面,我国大学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的训练,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由于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市场还不健全,校企间的协作关系还不够紧密,毕业生的实习机会不充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也较差。

(二)社会因素

1、就业理念还不够多元化、不够开放。就像互联网行业刚起步的时候,“有工作”这个词,就是进入国企,进入系统,进互联网行业被认为这是“不干正事”。现在,网络行业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对于年轻人的创业和进入网络产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干正事”的新行业如直播主播、媒体运营、职业电竞等层出不穷。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还不够丰富,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生涯规划。

2、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是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由于大学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不够全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只注重专业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要。随着传统产业的逐渐饱和,新的需求和新的变化没有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业的供求失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显露。

(三)高校因素

1、没有充分注重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当前,我国各高校虽已开设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只在一年级或三年级的某一学期开设,并没有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因而未能引起广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此外,一些大学教师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充分,对就业政策不了解,所开设的课程形式单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书本知识,学生缺乏实际的职业实习体验,使他们对今后的事业发展方向缺乏正确的认知,也很难做出科学的定位。

2、就业创业辅导工作不足。许多大学的创业辅导教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创业辅导教师队伍中,以非人力资源类专业毕业生为主体,或者由原来在学校行政管理岗位上转岗的管理人员为主。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但是由于缺少就业、创业的专业理论知识支持,使其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就业创业指导,有的大学只在毕业前一年才开展就业创业辅导,即使有,也是零星的,不系统,导致了就业创业辅导工作的成效不大,缺乏针对性。

(四)家庭因素

1、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家长过分溺爱。“慢就业”的问题,以95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学生为主体,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据统计,95后大学生中有52%的人在毕业后选择了求职,48%的人选择了不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境好,毕业后就失业了,他们的父母还会迁就他们,唯恐他们的孩子在外面受罪。

2、家庭教育方式与家庭期待的影响。由于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家长们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子女,以致于大学生在面对工作的时候,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由于受家庭期待的影响,不少父母对子女抱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对子女的期望值和要求也比较高,从而使“慢就业”群体不断增加。

三、缓解大学生“慢就业”的对策

(一)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加强职业规划和技能提升

在高校毕业生中,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念,认识到“事业没有高下之别”。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一份贡献。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埋没人才,在平凡的工作中,也可以成就非凡的人生。此外,要提高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将民族情感融入自己的不懈努力中,坚持以国家发展的立场来思考和定位,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首先要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不断地掌握各类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吸收大学生,扩大就业

高等学校应当对中小企业的招聘工作给予方便,不设任何限制。积极组织各类中小型企业开展各类毕业生招聘相关活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就业扶持力度。推进以创新为导向的就业,强化实施国家的创新政策,强化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公平的就业环境,建立网上招聘市场

积极推动高校网上招聘,建立和维护本地本校的人才需求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大学生就业意愿数据库,并及时公布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生源情况。积极开展网上招聘,通过线上宣讲、远程面试、网上签约等方式进行网上招聘,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从而增加招聘的成功率。当然,最基本的措施,还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让所有的大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统一的规则之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马京帅.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青年与社会,2020(24)

[2]郑翔予.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分析与解决对策[J].今日财富,2020(22)

[3]周刚,刘玲玲.新时代下大学生“慢就业”的分析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9(3)

猜你喜欢

战略导向慢就业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战略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探析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我国航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