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幼忱科学童话的意义

2021-02-23陈雅纯李华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

陈雅纯 李华

摘 要:孙幼忱作为一名身患残疾的儿童作家,一直被冠以“身残志坚”“残而不废”之名,而他的作品本身很少被关注到。本文旨在回归其作品文本,探究孙幼忱科学童话的意义,分析其作品对于人类精神家园和生存家园的关怀。

关键词:孙幼忱 科学童话 生态关怀 精神关怀

王泉根在《童话是表达思想最好的方式》一文中谈到,童话的魅力自然不仅仅在于青少年及其文化,同时也在于人类的精神家园。他认为童话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在童话中,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追求。孙幼忱的科学童话作品也一直体现着自己对人类精神家园和生存家园的关怀。

一、保护环境与爱护动物的生态意识

纵观孙幼忱的科学童话作品,不难发现,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体现了他的生态观。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类社会前几千年内没有发生的变化,仅仅用不到二百年时间发生,与此同时这种迅猛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影响也是肉眼可见的,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孙幼忱注意到生态环境的破坏,从他的写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以自然主体为本的,饱含着敬畏生命的自然生态意识。孙幼忱赋予自然生命本该有的人格,在他的笔下各种生物都是平等的,自然万物与人一样需要受到尊重。孙幼忱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充满敬畏,它们高尚谦逊、富有爱心。如《小树穿棉袄》中善良谦逊的小树姐姐、点缀黑夜的萤火虫、捕捉害虫的小壁虎和小蜻蜓,等等。

孙幼忱的《绿叶宝珠》是典型的蕴含生态预警的作品。木头国在与铁人国的战争中大获全胜,但是铁人国不甘心战败,便想出各种办法打算报复木头国。木头国国王收到铁人国献宝的一对金耳环后,木头国上下大乱,从国王到王子公主甚至大臣,都惦记着铁人国口中的世界上最贵重的东西——金子。正巧铁人国使者送来亲笔信想用铁人国的金矿换取木头国的森林资源,木头国国王被诱人的金矿迷惑了头脑,立即下令砍掉木头国的5000棵大树来与铁人国做交易。殊不知,这正是铁人国给他设下的一个巨大圈套。

原来,铁人国派奸细到木头国打探敌情,得知木头国的森林发挥着巨大作用,木头国的兴盛便是森林的功劳。热爱自己国家的木娃识破铁人国的诡计后,想要劝阻木头国国王,但国王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不断下令砍伐树木,并答应将本国的树木一棵不剩地卖给铁人国然后换取金子。木娃发现铁人国将用金子换来的大树扔到河里,冲到海里让树木去烂掉后,立即告诉了木头国国王,国王虽然将信将疑,但是也悄悄来到处理树木的黑峡谷。不料,木头国国王被一股强劲的旋风抛上高空,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厚厚的沙子上了。木头国国王被卷到一个原来叫作绿叶村的地方,这地方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棵草,一切都很荒凉,甚至房屋宫殿都被沙土遮盖住了,在绿叶国王宫的城墙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绿叶国与绿叶共存,永别了,绿叶和绿叶国!绿叶国国王砍光了森林,把土地全部种上了庄稼,要用庄稼酿酒,茂密的森林一片片消失,地面开始干旱;另一处暴雨成灾,淹没了庄稼、房屋,没有了庄稼后,很多人被饿死,绿叶国就这样慢慢亡国了。

木头国国王在看到绿叶国的悲惨下场之后恍然大悟,才发现自己上了铁人国的当,并且深刻地意识到“谁糟蹋森林,谁就会自己走上灭亡之路”,他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整个国家人民的重要性,于是回国后立刻发布命令:谁也不准滥砍滥伐树木,同时也加强了对铁人国的戒备。

孙幼忱用绿叶国国王肆意妄为地砍伐树木造成亡国的前车之鉴,向木头国国王发出了生态预警,同时也向读者发出了生态预警,如果不爱护生态环境,一味贪婪地、无止境地索取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最后的受害者是人类自己。 而《百变神鸟》和《小人鱼》则采用了传统生态文学的方式,作者通过描写大量鸟类动物和海洋生物的生活场景,抒发对鸟类动物和海洋生物的热爱与感情,唤醒读者热爱各类生物,保护各类生物的生存家园的意识。

二、传达真善美的爱的教育

在《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一文中,王泉根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他指出童话作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代表,“以善为美”的理念在当代教育中具有深厚价值。

儿童是“一个真的人,在真的世界上过活,就要知道一些真的道理”。儿童在捕捉感情方面总是很敏感,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代入感要强于成人,看见悲伤的故事会哭,看见美好的事情会笑。作品中表现的情感为儿童所有,就是儿童的真情实感。孙幼忱在科学童话中也是不遗余力地表现真善美的情感给儿童读者阅读,《小狒狒历险记》中的小狒狒出远门“冒险”时激动的心情是真实的,遇到危险时想家想念妈妈的感情也是真实的,回到家中见到妈妈扑到妈妈怀里的幸福感更是实实在在的。这就是孩童,这种情感能激化儿童读者內心的情愫,从而进入到一种欢快的氛围中。虽然这个作品里的故事都是作者幻想出来的,但是所有情感都是忠于儿童之情,是最真实的。

“善”是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行为对社会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价值。“善”是共同满足、宽容、美好、善良、帮助、慈善、友善、亲和。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善始终是被宣扬和提倡的价值品行。孙幼忱作品中的善涉及最多的是人类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如懂得感恩、学会谦让、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等,如《四头小猪盖楼房》中,四头小猪分工明确,奔着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盖好了一栋十分坚固的楼房。《错怪了小猴子》中的八哥因为不了解小猴子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到处乱说小猴子身上长了虱子,不让树林里的其他动物与小猴子玩耍。但是小猴子的伙伴们并没有抛弃小猴子,而是打算帮助小猴子解决困扰。在弄清楚小猴子身上长的不是虱子后,不仅继续和小猴子当好朋友而且让没弄清状况的八哥跟小猴子道了歉。孙幼忱这些科学童话中的童话形象都是“善”的化身,是指引儿童向善的灯塔,也是内心的一杆秤,他们像是清泉,也似春风。

但是孙幼忱也会让儿童读者们明白善恶是泾渭分明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儿童具有泛灵心理,他们期待所有的幸福结局,如果正义无法战胜邪恶,就祈求会有神力来助人类一臂之力。他们凭借着简单的是非观认为好人都会得到胜利和祝福,坏人就应该得到惩罚,心思纯良的人会得到宝藏,贪心的人会一无所有。《黑猫向导》中的两个偷猎者,三番两次想要猎捕犀牛和东北虎,利用这些动物身上的器官换取金钱利益。童话的最后这两个偷猎者头破血流,滚到山坡下了。《百变神鸟》里把飞禽走兽做成美味佳肴的饭店老板和老板娘,在故事最后不仅亲手毁灭了自己的饭店,而且被关起来的鸟儿们狠狠报复。

读孙幼忱的故事,时时刻刻都能看见散发着人性美的光辉,感受到淳朴而又率真的性情,能够透过层层叠叠的故事脉络看见璀璨的初心。《消失的孤岛》中善良的王子和丹加遇到没有了爸爸妈妈的乔之后有意将没有了家人的乔带回自己的国家,但是他们首先询问了乔自己的意愿,而且他们并没有嫌弃衣衫褴褛满身尘土的乔,反而在这种不完美中看到了乔身上的美。《高粱的好朋友》则讲述了高粱嘲笑长在自己身边的大杨树结不成粮食从而看不起大杨树,在了解到大杨树不仅可以加工成木材回馈社会而且会利用自己身上的部位帮助庄稼更好地生长后,高粱被大杨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收回自己对大杨树的成见并且真诚地感谢了他们。孙幼忱笔下还有很多传递人性美的人物和故事。这种人性美对于儿童读者来说,具有一种感化的作用,是一种美感的存在,是儿童感受世界的窗口,也是儿童日后反馈世界的起点。

孙幼忱说过:“我从小就得到来自四面八方无尽的爱,我是在爱中长大的。因此我也很自然地会去爱别人,爱孩子,我愿意把整个生命献给儿童文学事业。爱,是能够传递的,你得到了别人的爱,你也应该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孙幼忱笔下一个个聪明善良的儿童和活灵活现的动植物形象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独特的思考,如《绿叶宝珠》中具有家国忧患意识的木娃、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丹加和王子、拯救同类的百变神鸟……孙幼忱始终要求自己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孩子们,从孩子们的心理和生理出发,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引导孩子们热爱祖国、爱护环境、谦逊友善;启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他的科学童话创作中,努力把文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在为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欢乐中受到启迪。孙幼忱用儿童们可以接受的童话形式向儿童们传达了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的科学观,不仅让孩子们在他的作品中读到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作品中体现了孙幼忱自己对于生态文明和人类精神文明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孙幼忱.小狒狒历险记[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

[2] 孙幼忱.神秘的蚂蚁王国[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3] 王泉根.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创作[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學版),1990(1).

[4] 孙幼忱.小伞兵和小刺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6]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基金项目: 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孙幼忱的科学童话论》(项目编号:kjcx2019-86mdjnu)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陈雅纯,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李华,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