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以舞抗疫”主题舞蹈影像作品特点

2021-02-22苏宇童

艺术评鉴 2021年1期

苏宇童

摘要:本文题目所谈的“主题舞蹈影像作品”是指关于此次“以舞抗疫”主题创作中出现的舞蹈作品(具体时间是在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28日前后)。这个时期舞蹈主要吸收舞蹈影像的美学特征,展现出当代美学与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创作手法,依托于网络“云端”的制作与展示平台,构建出新时期具有大众审美倾向的舞蹈影像艺术。

关键词:“以舞抗疫”  舞蹈影像  主题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056-04

2020年伊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各地积极组织医疗救援队驰援湖北。中国文联也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用艺术疗伤,用艺术鼓舞人心。为积极响应号召,广大的舞蹈工作者也开始了“以舞抗疫”的主题创作活动,并通过制作成视频影像发布到网络上。尽管舞蹈影像的出现比较早,但也正是这次的活动,舞蹈影像的功能、价值等又一次得到了广泛普及,由此掀起了舞蹈影像创作的一波小“浪潮”。

一、以数字媒体为主的舞蹈影像

(一)舞蹈艺术与摄影美学

传统的舞蹈艺术以“此时此地”的表演方式为主,既便是网络视频,大多数也是实时录制的,在表演场域方面更为强调“在场性”。舞蹈影像则发挥了多媒体的主要功效——将不同地点、不同人群录制的视频通过剪辑的方式有机穿插,形成一定的“镜头逻辑”。

舞蹈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为多变,不仅是“蒙太奇”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呈现,如同一个动作语汇在不同的地点由多机位多次记录,最终穿插起来,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更增强了舞蹈动作的质感。最后,舞蹈影像最终的呈现是以视频为媒介,因而可以附带有字幕、拍摄素材、生活场景等等,增强可理解性。舞蹈影像的表现方式,不仅使编导的构思更为精妙,针对观众观感上的留白也大幅增加。

镜头不再单纯以“记录者”的角度复现舞蹈,其作用也不仅用于展现舞蹈本体美,舞蹈影像中的镜头是对于舞蹈美的解构与重构,拍摄和剪辑技术非但没有削弱舞蹈的美,相反促进了舞蹈动作的符号意义表达,并将舞蹈置于“环境”中——这个“环境”不是单纯的幕布、背景,而是可以依靠多重素材拼凑起来的“环境”,再生出一种“真实的虚构”。

(二)“舶来艺术形式本土化”进程的突破

结合此次“以舞抗疫”主题创作活动来看,虽然高端精美的舞蹈影像的艺术形式是“舶来品”,但是在80年代进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艺术思想文化相结合,在此次活动中也有了不同方向的发展,在影视制作方面,虽然“专业化”的舞蹈影像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等,但是由于手机硬件的快速更替、软件的不断优化以及单反相机甚至航拍器材走进千家万户,“平民化”的舞蹈影像制作并没有如此复杂,尤其是十分钟以内的短片,也就是下文中主要论述的以个体或小团体为创作单位的舞蹈影像。

一部舞蹈影像可能不比电影的投入成本大,但也可谓耗费创作者的心血,所以不能让创作出来的影像制品仅是“圈内人的自嗨”。此次“以舞抗疫”的活动,依托于网络平台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笔者认为也正是舞蹈影像创作理念、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云端之舞”

由于此次疫情传染速度极快,因此政府部门强烈建议减少人与人的接触,“联合抗疫”“不出门、少出门、出门佩戴口罩”成为了此次舞蹈影像创作的动机和素材,也发挥了舞蹈影像的独特作用,网络平台也成为在此期间舞蹈影像的主阵地,让人们在居家隔离期间依旧可以“为情所舞、以舞传情”。如上文所言:以五到十分钟以内的作品在创作时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有些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制作只需要手机和电脑就可以完成。

此次“以舞抗疫”主题活动的主阵地在网络平台,主要是通过舞者自己家中、练功房或广场等地进行拍摄和录制成视频素材,运用“cool edit”“ps”“剪映”“pr”等软件进行音乐剪辑、视频特效、影像制作,最后发布于“抖音”“快手”“微信公眾号”等自媒体平台。以“抖音号:wudaoku”为例,许多个人制作的舞蹈影像都会投稿到这个公号,供广大用户观看浏览,甚至在结束征稿后会根据点赞量和投票数进行评奖活动,但坊间的投票不具有官方的代表性。

二、“以舞抗疫”舞蹈影像创作活动的现象

(一)特殊时期发挥舞蹈的特有功能

艺术的功能自古就有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作用。在这段时间,涌现了大量地方舞协、高校、个人创作的舞蹈影像作品,舞蹈风格各不相同,但舞蹈影像的主题多数是以“抗疫的决心、鼓舞士气”等为意,面对创作思路同质化的问题也有“反向思维”的身影,例如在“青年舞蹈人才培养计划”微信公众号中一篇题为《愿“云赏艺术”温暖热爱舞蹈的你》中,便以“云剧场”的方式推送了一些舞蹈影像作品,其中有一个作品名叫《三十二章节》(编导文小超)的作品创作据编导案所言,便是来源于这次疫情。编导文小超的创作将人的生活比作一本书,并在疫情面前反思了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其作品创新求异的思维以及作品背后的思考都是引人深思的一部好作品,我们通过舞蹈认识的不仅是客观的物理世界,更加深了我们对于行成于思的心理世界的认识。

舞蹈有自娱自乐、抒发情怀、增强体质的功能。疫情期间,各地医疗救援队紧急驰援武汉,伴随着医疗人员和物资到达武汉,身怀技“艺”的医护工作者在方舱医院中休息时教大家跳舞,与病魔“共舞”,也是人们对战胜疫情决心的表现。于此同时,居家隔离的舞蹈工作者也通过主题舞蹈的创作在家中起舞,或者针对疫情的相应等级降低后在人流稀少的广场上跳舞,都是在特殊时期舞蹈发挥的独特作用。

以此为出发点的舞蹈影像不仅是对传播舞蹈的有利手段,更是打破了人们脑海中“传统舞蹈必须依托舞台、练功房、广场特定空间”观念的限制,对于舞者来说,舞蹈影像也是展示自我的新平台。

(二)舞蹈影像具有多样性

虽然舞蹈影像与现代舞同期产生,共同发展,但是在这次“以舞抗疫”的创作活动中,在舞种划分上并不仅限于现代舞,更多的是以“当代舞”概括的舞蹈风格,偏向于“大众艺术”的审美角度,体现出世俗性的舞蹈审美特性。在2020年4月之前的影像大多以“大众化”的創作方式与传播方式,模糊了艺术本身的层次区别,即高雅与世俗的界限。

当代美学强调结合实际问题出发,注重艺术审美活动的生活基础以及个人生活风格创造发明的价值。反观这次创作活动,以“讴歌医务工作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遵照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大多数短片以抗疫战斗为参照,反映了武汉的生活和全国人民联合抗疫的决心。

其次,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也在2020年3月8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引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题舞蹈创作的通知”。街舞作为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文化,是青少年宣泄压力、个性张扬、表现自我的方式,此次街舞委员会的倡议也是将街舞这种外来文化不断标定自我,找到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舞蹈影像作品《祈祷,期待》在音乐使用和舞蹈动作的编排上比较恰当了使用了街舞、流行舞的元素,与传统古典舞的舞蹈语汇相融合,在不同舞段起到了不同的效果,令观者耳目一新。

以上所说的是这次“以舞抗疫”活动表现出的积极现象,这些积极的现象不仅是对舞蹈影像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也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舞蹈艺术,打破了一些对舞蹈既成的观念束缚。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很明显的问题。

(三)缺乏舞蹈本体意识

虽然此次“以舞抗疫”各地积极响应,各大地方的舞蹈家协会、高校、舞蹈工作室甚至个人争相制作,笔者在搜索观看时,大多留有“舞蹈影像”的标题,可大多采用了“歌伴舞”的形式,加上部分既成的拍摄素材,形成了5分钟左右的短片视频,虽以“舞”为主,但并未领悟“舞”的真正内涵意蕴,存在“表述方式直白化”的问题: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崇高的风险精神、打赢疫情阻击战信念的传达以及对患者的同情、对医护工作者的感恩之情等等大部分是依靠于音乐、素材视频等非舞蹈部分得以展现的,或者说此类视频以“舞蹈短片”称呼好像更加贴切。

另外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许多舞蹈视频大多数是在家中完成创编的,缩小了舞动空间,摄像机仅处于记录的位置,单一的记录着舞者的动作和位置变化,但也有一些舞蹈作品运用了家庭中的“特殊空间”,或是依托于其他非剧场、非排练厅的舞蹈空间,例如作品《等你》,舞者就在家中借助椅子、门、桌子等道具,既“开辟”了新空间的同时又迎合了主题——等你,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份居家过程中等待救援武汉的工作人员回归的真情实意,将真实生活充分艺术化是舞蹈影像不能脱离的准则之一。

(四)盲目追求“现代感”

虽然舞蹈影像是伴随着现代舞共同发展而来的,在创作意识上当然会受到现代舞的影响,在动作选取时也会选择以现代舞为动作语汇。但有一类为强行突出舞蹈影像的“现代感”,却有故弄玄虚的嫌疑:将视频剪辑的眼花缭乱,实则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或在抽象化的动作中很难看到具体想表达的内容和主题,仅仅是动作形式的叠加;亦或是过度照搬外国舞蹈,沉溺于现代舞中动作技术样式的极端方式,是在视觉呈现上让作品看上去“高大上”,但在舞蹈实质上并未突出“现代”的理念,最后冠以某个形式感极强的名字。

这说明编导在创作时有“只为跟风”的嫌疑所在,追求所谓的“与时俱进”,但没有做到“立足当下”;在尚没有摸清舞蹈影像的本质,甚至没有形成可行的创作计划时便着手创作,质量肯定不言而喻,自然的出现了“舞不够、歌来凑”“满地到处爬,不知为了啥”的尴尬境遇,对于舞蹈本体的缺失和过度应用“现代”都是对舞蹈本体的损害。

三、对“以舞抗疫”此类主题舞蹈影像的些许期待

(一)进一步平衡舞蹈与镜头的关系

“舞蹈影像”是人与影像“共舞”的艺术,而不单单把摄像机放置在记录、拍摄的地位。在《与摄像机共舞 舞蹈影像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文中,作者提出“摄影机编舞学”的概念,即“舞蹈和影像都可以被视为运动艺术,是通过运动的性质和质量与身体、场地、镜头、物体、擾影机、编辑和后期制作效果的合作,从而产生新的运动效果,创造了构成舞蹈影像表现的‘摄影机编舞学”。①

在一些作品暴露出编导对于影像知识和拍摄技术了解不充分,或摄像师未必完全理解舞蹈编导想要的呈现效果,导致作品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很多作品仅是把摄像机作为固定机位来使用,从单一面来记录舞者的舞蹈显然是没有清晰的认识到镜头美感的重要性,更是忽略了镜头的“动态美感”。在后期制作中使用大量背景,将本来就不丰富的舞蹈变得“假大空”。这一方面是由于硬件设备不足导致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摄像机和新媒体艺术的认识。作品应该合理运用远、全、中、近镜头,离开舞台不是没有了构图,相反更应该学习摄像机中的构图。如果舞蹈专业的从业者只懂编舞,没有跨学科知识的支撑,所拍摄的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不了舞蹈影像特有的美感和意蕴,反而折损了舞蹈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美感。

(二)优化完善评审机制

此次“以舞抗疫”主题活动虽有相关部门提出,但是由于疫情期间无法组织线下开会等原因,作品编导基本是向爱奇艺、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投稿,并由平台进行筛选后公布,有些平台说有最后的评奖活动等等,但是并没有详细说出评价机制和审查流程等等,这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平台限制以及在民间权威的审判力导致的。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平台对作品的排名依靠的是“点赞”数来评审的,也就是说哪个作品的“赞”多,播放量大,哪个就是好的。那这样出现的问题是,假如某个人创作的并不算精良,但是由于他“人缘广”,转载到微信群中让大家积极投票,于是这个作品可能就被推到了“热搜”,并吸引了更多的赞,反而是把真正优秀的作品移出人们的视线之外。

如若仅靠自媒体平台的“点赞”机制,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在成长阶段的舞蹈影像中出现,其后果不堪设想,不仅是对优秀作品的摧残,更是对劣质艺术品的放纵。其次,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也让这种艺术形式变得“可复制”,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复制,也会出现内容的抄袭,依照本雅明的观点就是“丧失了原作品的灵韵和原真性”,让本来别具匠心的作品不再特殊,挫伤了优秀编导的创作积极性。

四、结语

本文主要借助前人已的有研究成果,分析了在此次“以舞抗疫”舞蹈创作活动中舞蹈影像所显现的特点:新媒体与舞蹈的结合更为紧密,疫情期间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发挥了舞蹈的特殊功能,也让我们看到舞蹈艺术不仅限于实体空间,也可以依托于虚拟空间生发出别样的审美体验,甚至通过舞蹈影像的多种创作、表现手法,更能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作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玉洁.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思维”理论看舞蹈影像创作[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4):104-108.

[2]袁艺.实验性舞蹈影像的价值审视与媒体传播[J].艺术探索,2019(06):118-124.

[3]龙腾.当舞蹈邂逅镜头——以《烟》为例浅析舞蹈影像创作特征[J].艺术评鉴,2018(24):84-86.

[4]邓肯.浅析“舞蹈影像”形式的优与劣[J].大众文艺,2019(1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