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友圈”不是生活圈

2021-02-22陆勇强

杂文选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知帝制生活圈

陆勇强

绝大多数微信群是“和谐”的。里面有金额很小的红包,还有点赞的大拇指图标,以及“感谢”“祝贺”之类充满了阳光雨露的词汇。如果这是一个工作群,里面有上司或是利益相关人,那么这种“和谐”氛围将加倍,上司若是转发了一条,那么点赞的大拇指图标需要拉屏才能看完。

这已是习以为常的微信圈生态。

腾讯公布的数据说,全球微信使用者已达十亿。每人每天看手机的次数是一百次以上,人们获知信息的来源也不只是以前的传统大众主流媒体,还有微信等网络端社交媒体。

在大众媒体时代,是有“公知”的,但很少,他们往往是社会贤达或专家学者。但在新媒体时代,你有什么样的微信圈,就有什么样的“公知”。换言之,你需要什么样的立场和观点,你就可以“按图索骥”找到网上相应的圈子。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在这样的圈子里,都是你的熟人,非议你的、讥讽你的、公开反对你的,几乎是没有的。即便有,那也简单,你可以把他拉黑,你要保留哪些人,愿意看到哪些人的发言和点赞,都是由你控制的。

在没有微信朋友圈之前,你烹饪了一道菜拍了一张图片,或是你发表了一段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是不可能得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点赞的,但现在这些点赞使你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且这种获得感是“排山倒海”的,你根本不会思考这种点赞是否发自内心。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朋友圈”里,真的相信“朋友圈”就是现实生活,那真的非常可怕。“朋友圈”不是生活圈,千万不要把由你主宰、被你净化的“朋友圈”当成社会现实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有个人在网上结交了一个“基金高手”,“基金高手”邀请他加入了高层基金操作群。加入后,他发现这个群里的人太厉害了,每天日进斗金,而且对他这个新加入的成员“嘘寒问暖”,指导他怎么买进又怎么卖出,前几个月他的确赚了一些小钱。在群里成员的鼓动下,他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最后把自己多年积蓄的五十万积蓄全部投了进去……第二天,他想进群,发现这个群解散了,只剩他一个人。

原来这是一个骗子群,除了他自己,另外几十个人全是骗子。

还有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公司白领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在“朋友圈”里发文说想辞职开家咖啡馆,结果“点赞”无数,支持“无数”。还有不少朋友留言:坐在开咖啡馆的大班台里,听听优美的音乐,过着闲适的日子,收收钱,那是神仙过的日子。她头脑一热倾其所有,租下店面装修一番开业了。等到正式运营,她才知道开咖啡馆哪里是一件轻松的事,店面装修、员工培训管理、每月的水电费和人工支出、客戶群维护和管理、产品宣传和设计等等,是一件极其烦琐和辛苦的事,而且回报时间极长,咖啡馆苦撑了半年,她心力交瘁,几度想转手而不成,最后只得关门大吉。她又在“朋友圈”发自己的经历,说又要回公司上班了,继续朝九晚五的日子。她的微信好友们继续在她上传的图文下面“点赞”和“支持”。

这就是真实的“朋友圈”!让人迷醉,也无心无肺,但后果和痛苦没有人会为你埋单。

近代中国有件政治笑谈,与“朋友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袁世凯称帝前夕,他对国内外形势十分重视,每天必看《顺天时报》,因为该报经常发表反对帝制的文章。他的儿子袁克定等人害怕袁世凯看了《顺天时报》会动摇他称帝的决心,便购买了报纸印刷机,按照《顺天时报》的版式,更换内容,送给袁世凯看。袁世凯看了,满以为自己的帝制已得到了舆论界的肯定,于是决定登基当皇帝。

但后来被人撞破了。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发现从街上买回来的《顺天时报》与家里的完全不同,上面大多是反对帝制的报道,迷惑不解的三小姐把真报纸送给父亲看,袁世凯这才明白这张报纸是经过“净化”的。

每个人都有惰性,希望生活在“舒适区”,不希望接受批评,害怕接受变化和挑战。但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心?什么东西最有力量?

唯有真实。

只有真实才会让人清醒自己到底站在人生的哪个经纬交织点上,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往哪里走?

“朋友圈”很好,但那是熟人们为你垒起的一方小小天地,那只是你的一方精神家园,是一个用来疗伤、用来取暖的地方,但那不是你的生活,也不是你的全部。

“朋友圈”很精彩,但现实的生活要精彩百倍。

【原载《大众日报》】

插图 / 朋友圈利益 / 佚 名

猜你喜欢

公知帝制生活圈
城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方案研究
广州市黄埔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估
生活圈视角下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
公知,HR跨不过的一道坎
袁世凯洪宪帝制覆灭之路管窥
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的分析
《顺天时报》与袁世凯之死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公知”的消亡
“公知”出没,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