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

2021-02-21阿华

绿色中国·B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农业农村

阿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畅通经济循环、激活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深入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引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打通资源要素流动堵点,大大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

近年来,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面实施数字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在10省市开展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全国共建成并运行的益农信息社16.9万个,开展便民服务2.33亿人次。在农村数字消费方面,农村电商激活下沉市场,“十三五”期间,农村网络零售额从0.35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年均增速38.75%,增速明显超过城镇居民。与此同时,以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广泛渗透,加快推动农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产销精准对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现在,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已由脱贫攻坚转入乡村振兴的阶段,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5G技术的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显得尤为迫切。

农村地区需要数字经济赋能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18年5月,工业与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更好的发挥宽带网络的优势,助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而在此之前,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切实打开孩子通过网络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网络就业创业改变命运的通道,显著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为脱贫摘帽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拥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产业数字化转型场景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将催生更大规模、更加多元的内需市场。从目前来看,数字经济在稳投资、促消费和稳外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当前,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农业数字化水平相对滞后。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88亿,农村非网民占比为62.2%,农村网民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不到10%,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仅为6.5%,大大低于全行业数字化平均水平。二是农村数字经济资金和项目匮乏,相关资源整合度不高。这些迫切需要我们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子,多给农村地区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多给农村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

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建设都是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数字中国建设内容涵盖乡村振兴领域。乡村振兴工作聚焦农民、农业、农村细分领域,而数字中国建设旨在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包括“宽带中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内容。

数字中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找到“痛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乡村振兴身上;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农村地区产业、文化、教育、医疗等与现代文明的数字化无缝连接;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打通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发挥信息化在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近年来,数字中国在拉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8年,国家级贫困县在数字平台的网络销售额超过630亿元。十个电商脱贫样板县2018年在数字平台的网络销售额增速大幅提升,重庆奉节增长58.6%,安徽金寨增长50.8%,内蒙古敖汉旗的网络销售增速更是高达794.4%。由此可见,以数字中国建设为契机,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手段,推进包括农村电商、农业数据平台建设等载体建设,已成为促进产销衔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让广大农村群众分享数字化红利

当前,我国数字政府、数字惠民服务、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领域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比率超过8%,产品溯源、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精准施肥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大幅提高了农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截至2021年9月,全国已有104家网站和互联网应用初步完成适老化改造,推动提升数字经济可及性和包容性,助力消除“数字鸿沟”。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超过99%实现光纤和4G双覆盖。乡村新业态蓬勃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带动农民增收,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助力强村善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虽然目前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有较为显著的发展,有力推进了部分地区工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覆盖范围仍然不广,亟需营造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农村产业的创新。

部分偏远地区,信息较为封闭,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无法紧跟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用数字中国渗透,提升农村人口总体素质。要将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形态融合,深入推动教育扶智工程,除在偏远地区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绿色通道、推进职业教育合作等传统方式外,积极利用数字教育让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直接对接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更多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同时,乡村教师也能够获得数字教育的福利。通过从思维、眼界、见识上打开通向互联网的入口,使当地的人、物、信息对接互联网前沿,获取新技术和新信息。

要让农民对接互联网,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提高偏远地区竞争力,使当地优质资源价值最大化。要将数字经济与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农资、农业服务、农业生产、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农业媒体、土地流转等农村农业重要问题紧密渗透和结合,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形成数字经济与农村农业相互渗透、相互发展的局面。要全面优化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倡导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农业各类经营活动相结合,打造一批“农业独角兽”互联网企业,为农业活动者提供全覆盖全产业链的有效渠道,让农村优质农产品走得出去,城镇优质资源走得进来。要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互联网+公安”等信息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让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经济运行模式,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乡村是数字技术發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数字经济的巨大市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数字技术不能缺席,数字经济必须要勇立潮头。

猜你喜欢

数字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成双成对
赞农村“五老”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