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研究

2021-02-17徐进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3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装配式建筑

徐进

摘 要: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的建筑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装配式建筑开始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也让人们开始看到了装配式建筑的可观前景。虽然发展装配式建筑有着政策上的加持,但是目前我国有关装配式建筑的从施工到管理层面技术上的缺失断层,使得我国的装配式本身存在着不足,也使得装配式建筑不被人们所信任。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

引言

装配式建筑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开始进行建筑构件的加工,并且是按照既定的标准采用工厂化流水式作业。在构件生产完毕以后,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作业。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提前生产构件,所以必须严格把控好构件的数据标准和构件选材质量。在现场组装作业时,也必须按照标准的组装步骤来完成施工。这种新型的建筑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大大提升了承建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

①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主要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对其中的构件进行了装配,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的效果;②此工程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模板以及脚手架,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③装配式建筑工程对之前的流程进行了优化,可以效缩短施工工期,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其中资源的合理应用,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④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实现对不同的资源的有效应用。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

2.1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

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工作对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必须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管理理念创新中,需要及时去转变管理理念,要彻底改变以往存在于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理念,需要做到及时转变管理理念,让技术前置和管理前移。具体来说,装配式结构的实施效率是项目效益的基本保障,在管理工作中要将设计、生產和施工等诸多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例来说,均要严格按照产业化要求来施工,转变以往的建设方式,注重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尽可能地去形成一种一体化的建设模式。为确保各个生产工序可以与单位协调配合,可以结合生产加工周期、安装时间和工程工期等因素,通过倒排的方式来制定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并事先确定好重要构件的技术参数,提升对各方面因素的管控能力。在管理模式创新上,装配式建筑可以尝试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EPC(工程总承包)施工模式。以EPC施工模式为例来说,项目可以落实五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对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BIM一体化加强管理,确保整个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应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势必可以保证和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水平。

2.2加大预制构件管理力度

预制构件质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提高其稳定性,需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的有效管理,避免构件在实际的生产流程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需要对构件尺寸、重量和密度等进行控制,不合格构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此外,需要加大预制构件安装环节的管理力度,清楚装配式建筑技术中的要点,对拼装作业进行优化。当预制构件完成制作后,还需要将其运输到建设工地,最后对其进行拼接。同时,在具体的拼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中的安全规定,对安全进行控制,然后对其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在拼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3加强构配件质量管理工作

加强构配件质量管理工作的力度,就需要对构配件生产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构配件供应链,不断对构配件质检的工作进行强化,将构配件运输和保管的技术进行创新改革。在这其中,需要对构配件供应工作中的构配件数量投以更多的关注,准确地进行核对,并且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在一般情况下,楼板、剪力墙等构配件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内容归类到主要建筑工程材料中去。同时还应该注意这些构配件都是由专业厂家进行生产的,所以必须到正规的厂家进行采购,在进行运输的时候,同样需要用专业的运输车辆来进行构配件的运输,直接运输到施工地点,并且搭建一个临时的仓储,做好构配件的管理工作,从而避免了因为外部气候、天气、温湿度等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构配件质变情况。

2.4装配式建筑的安装和施工技术

在装配式层压板的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将一些临时性的支架直接放置在压板下面的位置上,确保不同支架之间保持有效的间距,在完成所有安装操作时,直接将支架卸下即可。若是施工中存有多层次的安装结构,则应将顶部复合胶合板正确摆放。混凝土固化后,必须对复合板进行强度测试,以将设计强度提高到70%以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物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确保施工环境良好,并保持正常的工程施工即可。

2.5质量动态监管

建设工程中,应将施工材料、预制构件与设备等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规划与技术标准,对构件进行装设,保证各项参数的准确性。应用BIM工程管理技术,可对现场施工状况进行全面模拟,将建设进度、施工效果等转化为5D模型。通过仿真场景的构建,对质量隐患、技术要点、安全风险等进行高效识别和针对性控制,规范装配技术应用流程,同时,制订安全防护对策,针对各种预判风险提前给出解决方案,从而做到动态控制质量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比传统的建筑技术要高效的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一定能够更好的提升建筑价值,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玉娇.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前景分析[J].陶瓷,2020(09):1

[2]唐代盛.中国人口动力转换及其发展策略[J].人民论坛,2020(23):84

[3]郑勇.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装饰,2017(3):13

[4]胡兵.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487(3):96-97.

[5]黄奎霖.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建设,2020,203(02):74-75.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管理发展问题装配式建筑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m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试分析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