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的小弟与“00后”的大哥

2021-02-16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2期
关键词:瑰宝书法展诗书

在当代中国文坛,马识途是唯一一位年过百岁依然创作不竭的作家,他的《盗官记》被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作家王蒙比马识途小19岁,是马老的后辈,更是惺惺相惜的同道。王蒙说:“那还是上世纪60年代,我在《人民文学》杂志上看到过马老写的小说,又看到他的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后来马老常到北京开会,我们会碰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了解的人都会佩服他。”

“老马胸怀,能饭能书”

除了作家身份,马识途还是书法家。2014年5月,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展览开幕式上,80岁的王蒙登台致辞:“我见过很多寿星,但没见过像马识途前辈、马识途老师、马识途大哥这么滋润,这么匀称,这么舒服的老人。我不懂书法,但马老的隶书充满活力和趣味。马老所撰的对联,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不起,我服您了。”他还选了几副联念给大家:“‘与万卷诗书为友,留一根脊骨做人’‘为天下立言乃真名士,能耐大寂寞是好作家’……真过瘾!”

为表达自己对马老的敬意,王蒙还现场展示了他亲笔书写的一副藏头对联:“识过人间风雨,书生志气,亦文亦武;途经天下坎坷,老马胸怀,能饭能书。”这幅对联正好嵌入了马识途的姓名,短短28个字将马老的人生传奇刻画得淋漓尽致,足以暖老前辈之心。马识途接过对联,谦卑逗趣道:“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作家,更不是一个书法家。”

“老马精神感小王”

2014年8月7日,马识途兄弟新书在成都首发,分别是100岁的马识途与他103岁的哥哥马士弘所著的《百岁拾忆》和《百岁追忆》。王蒙顶着酷暑,专程赶到成都购书中心参加首发式。上台讲话时,王蒙全程面带笑容,话语生动幽默,他说:“马氏兄弟这两本回忆录,我已经先睹为快了,真的很好看。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将历史以生动、真诚、平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返璞归真中,让人见识大历史。百岁兄弟一起出书,是书界奇迹,是书的瑰宝、生命的瑰宝、历史的瑰宝、意义非常大。”

2016年12月,102岁的马识途又将新出版的诗稿《岷峨诗稿·马识途卷》寄给王蒙,内有《赠王蒙》一首:“蓉城再度见王蒙,茂发直腰未老翁。谈吐潇洒还旧貌,华章幽默特从容。天磨人算寻常见,水远天高是处同。蜚短流长何足道,如椽健笔写豪雄。”王蒙收到后感叹道:“马识途老哥高龄为诗,震响如雷,能使贪者耻而懦者立。”随即,王蒙作诗《答马识途兄三首》,其中一首为:“八旬逾二岂堪伤,小识崎岖未必详。逢灾屡获高明助,遇祸偏呈灿烂祥。衰暮明年身且待,奇葩是日笔犹强。贤兄浩气充天地,老马精神感小王。”

“厉害了,我的伯伯”

2018年10月10日,马识途书法展暨《马识途文集》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当时已经104岁高龄的马识途乘坐火车赴京出席。更出人意料的是,马识途在103岁时被查出肺癌。他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竟争分夺秒地加紧撰写已动笔的《夜谭续记》。一年后,不仅战胜了病魔,同时还完成了作品。他在现场说:“阎王派人来请我,我又让他带信回去:阎王请我去,我不去、不去、就是不去!我也时常告诉朋友,我的生活字典中,没有‘投降’两个字。经历了磨难的人,什么都不在乎,活得长。提得起来,放得下去,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王蒙二度前来支持老友,依然激动不已。他说:“我清楚地记得上一次书法展上,马识途所写过的诗词,其中有一句‘人无媚骨何嫌瘦,家有诗书不算穷’最令我難忘。你看,写出这样一句话,多牛啊!一无媚骨,二有诗书。他还写过一副对联‘能耐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有棱角啊,这老爷子厉害呀!厉害了,我的伯伯!我不能叫哥啊!”王蒙用一句网红句式来表达对马识途的感情,一下子逗乐全场。此次前来,王蒙还带来了一件山羊皮制作的保暖衣物,贴心地送给马识途。

如今,马识途已经107岁,仍笔耕不辍。88岁的王蒙说:“我在作家群里算年纪大的了,也算是耄耋老人了吧。看到马老能将精神、身体状态保持如此之好,思想依然敏锐有锋芒,我从中受到很大鼓舞。马识途这个名字真好,果然是老马识途,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感觉我虽然已经‘奔九’了,但依然算是年富力强!”

“80后”的王蒙见到“00后”的马识途,总是秒变“迷弟”,以“小老弟”身份为“老大哥”捧场,一个后辈对前辈的无限敬重令人感动。  (摘自《做人与处世》 石保青/文)

猜你喜欢

瑰宝书法展诗书
2—3合刊
2_3合刊
退休咏怀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观书法展有记
灵感生成器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腹有诗书 笔参造化——李轶的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