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篾交织间 毫厘见匠心

2021-02-16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52期
关键词:展示馆竹篾怀化市

在“斗笠之乡”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随处可见售卖斗笠的商铺,明黄色的斗笠成为街道中的亮丽景色,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木气,沁人心脾。50岁的居民潘蘭英说:“我们这里制作斗笠最厉害的,还要数潘存家,编的斗笠特别精致。”

居民口中的潘存家,正是他们的邻居,中方斗笠非遗传承人。

80岁高龄的潘存家,与斗笠打了一辈子交道。

上世纪90年代,当地举办斗笠制作比赛,潘存家制作的斗笠最为精致,速度又快,当之无愧获得了第一名。1995年,潘存家获评怀化市中方斗笠非遗项目传承人。

一顶斗笠,直径约60厘米,结实牢固,重量却只有300克左右,握在手中十分轻便。斗笠从上到下分3个层次,顶端10厘米处,涂有5个黑色三角形,中部是明黄色的光亮带,贴有印花与商标,底端是一圈半透明的篾丝网,隐约瞧见里面夹层的棕丝,古朴而精致。

“竹编斗笠需要19种工具,81道繁细工序。”潘存家介绍,“斗笠有3层,内胎、外胎均由竹篾编织而成,两胎中间的上端夹有花洋布,下端铺一圈细棕丝。将两胎合拢,用篾条锁边。最后在外胎表面刷浆、贴花、打墨、上桐油。”

斗笠不是用一种竹子制成,而是根据斗笠的不同部位的功能,用到水竹、南竹、桃竹等多种竹子。凭一把篾刀,将竹子破为竹篾,不少于10道工序。竹篾越细越均,越需要刀工精细。

破篾讲究手艺,编织内外胎同样是个细活,需要技术,更需要经验。

为加强斗笠韧性,制作斗笠尖顶时,潘存家会准备5片鹅毛管,顺着顶端5条纹路小心嵌入。“当斗笠不小心摔地上时,尖顶首先落地,鹅毛管比竹子更具韧性,使斗笠免遭损坏。”潘存家解释。

这些年为传承保护中方斗笠技艺,中方县开展了多种创新与探索,创建斗笠展示馆是其中举措之一。将斗笠由生产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装饰品,卖产品转型为卖文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展示馆收藏各类斗笠100余顶,每年参观人次上万。

(综合《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猜你喜欢

展示馆竹篾怀化市
蒲学塘
彩色笔动起来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馆的呈现
寻访竹艺足迹传扬工匠精神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主题策划与媒介设计
城市规划建设展示馆布展策划的重点思路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