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2021-02-11黄亮山丁美青

四川地质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六安大别山遗迹

黄亮山,丁美青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黄亮山,丁美青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 六安 237000)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范围大,园区多,按各公园的分布状况和地质特征划分为西部和东部园区。花岗岩、变质岩、丹霞、构造及火山岩地质地貌等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尚有丰富的水体、生态、人文景观。园区集科研教学、生态学、美学和医疗保健价值为于一体综合性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综合评价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西部,西邻河南,南与湖北交界,园区范围较大,划分为西部园区和东部园区。是一个以发育华北、扬子两板块缝合带(黄鹏等,2016)、超高压变质带(顾筱彤等,2020)和地壳岩石组合为特色,以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为主体,有丰富地质、地貌、水体景观,集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张树萍等,2010)。古往今来,素有盛誉。

1 地质遗迹类型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的缝合线、超高压变质带、麻粒岩相岩石、花岗岩峰丛(图1)、花岗岩龟裂纹、怪石、岩洞、峡谷、流水淘蚀洞穴、火山锥、火山口、硅化木与新构造运动遗迹等(韩晋芳等,2016),水文及水文地质遗迹类有:溪流、瀑布、潭池、温泉等。

图1 花岗岩峰丛

2 地质遗迹的分布

2.1 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带

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带位置有四处:①舒城-信阳断裂前缘,可能被覆于合肥盆地中生代沉积之下;②磨子潭-晓天深大断裂;③大别山东段超镁铁岩带(刘贻灿等,2001);④襄樊-广济断裂。其中,磨子潭-晓天深大断裂及大别山东段超镁铁岩带(UMRB)从园区中部通过。

2.2 超高压变质带

在铜锣寨和白马尖园区的南部黄栗园附近及马家店附近有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出露,霍山县黄尾、金寨县燕子河、舒城县洪庙、华庄一带亦有榴辉岩出露,榴辉岩以构造岩片形式发育于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等表壳岩内。在霍山县铙钹寨发育大别山罕见洋壳型榴辉岩(孙贺等,2018),发育于铙钹寨超基性岩体中。

2.3 麻粒岩相的岩石

园区大别杂岩内发育麻粒岩相(侯振辉等,2005)岩石,主要分布于霍山县燕子河、漫水河、白马尖一带。

2.4 花岗岩群峰

西部各园区以山峰为主,花岗岩奇峰遍布整个园区。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天堂寨、铜锣寨、白马尖和万佛山园区的地质体主体均为燕山期侵入的中酸性花岗岩。雄伟壮观的花岗岩群峰耸立在万山丛中,铸就了大别山的脊梁,成为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分水岭。粗略统计,上述四个园区内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峰多达40个。这里的花岗岩峰丛地貌之“雄”、之“奇”,堪与世界著名的黄山和牯牛降花岗岩地貌相媲美。此外,园区内还有变质岩区险峰、火山岩区锥状峰和砂砾岩区的单面峰。

花岗岩群峰主要类型有:

脊状峰:沿一定走向呈脊状延伸,往往与沟谷平行。

锥状峰:山顶呈锥状,峰体坡度陡。

柱状峰:峰体呈独立柱状。

穹状峰:峰体坡度缓,常独立成峰,峰体规模大。

2.5 怪石

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怪石广布,仪态万千,多彩多姿。怪石由岩石的各类节理(垂直、水平、斜节理),经差异风化、崩塌和流水等地质作用形成。在雄伟峻峭大别山腹地花岗岩群峰中,在褶皱强烈、变形复杂的变质岩区,在火山岩区,有各种各样怪石出露,如龟爬石、鸡冠石、象鼻石、蛤蟆石、龙头石、石笋擎天(图2)、莲花石、剑劈石(图3)等,物品象形石,如雨伞石、关刀石、箱子石、卧龙床、插旗石、银台烛花等。各类象形石荟萃,形成了各园区的重要景观。

图2 石笋擎天

图3 剑劈石

2.6 洞穴

各园区均有洞穴分布,成因类型、规模大小、分布地域各不相同。

(1)流水淘蚀洞穴(图4、5):主要分布在各园区的峡谷之中,洞穴由流水淘蚀作用形成,洞穴规模较小,洞口直径约1m左右,洞深数米。以直洞为主,洞口、洞壁及洞底均光滑圆润。

(2)风化剥蚀洞穴:主要分布在沉积岩区,嵩竂岩园区出露的是结构松散的砂岩、砂砾岩和砾岩,是河漫滩相、湖泊相沉积的产物,在差异风化、剥蚀、侵蚀及浪蚀等作用下形成洞穴。这种洞穴的特点是规模大,其空间可容纳数百人至数千人,往往大洞周围又布满小洞,洞口大,洞室多呈水平或微缓楔形,洞口呈浑圆状、弧状,如嵩寮岩洞及其周边的敞岩洞等。

图4 淘蚀洞

图5 淘蚀洞群

(3)堆积洞穴:多分布于花岗岩及变质岩区。花岗岩区节理、裂隙发育,变质岩区构造强烈,经风化剥蚀及重力作用,大块岩石崩塌堆迭而形成洞室,其规模一般较小,洞口形态各异。

2.7 峡谷

主要分布在花岗岩区的高海拔地带或变质岩区的深切割区,其谷坡陡峭,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它通常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V”形谷、“U”形谷均可在园区见到。园区内代表性的峡谷如天堂寨园区的龙潭峡谷及附近的燕子河大峡谷(图6)、铜锣寨园区的马槽河峡谷、嵩竂岩园区附近的大裂谷。

2.8 流水淘蚀洞穴与新构造运动遗迹

西部各园区的峡谷之中,分布淘蚀洞穴及潭、池,是流水淘蚀与新构造运动共同作用的产物。

2.9 火山活动地质遗迹

万佛湖园区出露的火山岩范围大、厚度薄,多呈“岩被”状产出。区内火山活动的地质遗迹主要为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弹、火山集块岩及火山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流动构造等。

(1)火山锥:火山喷出物在火山口周围堆积而形成的山丘。该区火山喷发的形式是裂隙式多中心喷发,故火山锥的分布呈线型排列,该类遗迹主要分布在阙家店一带。

(2)火山口:主要分布在万佛湖园区的北侧和东侧,如斗笠岗火口、何家庄火口、大观山火口、龙河口火口等。火口周围火山集块岩、次火山岩发育。

此外指示火口位置的火山集块岩、火山熔岩形成过程中的流动构造等火山地质活动遗迹在园区均有出露。

2.10 温泉

铜锣寨园区的陡沙河温泉,万佛湖园区的西汤池温泉及附近的三七里河温泉,天堂寨园区附近的西庄温泉等。西汤池温泉具有极高理疗和科研价值。水温66~70°C,日涌水量359m3,氟含量5.0~5.5mg/L,偏硅酸含量78.0~88.4mg/L,氡含量77.7BP/L,属含氡的氟偏硅酸弱碱性热矿泉水。铜锣寨园区内的陡沙河温泉水温51°C,日涌水量177.2t,含氟4.96mg/L,属含氟硫酸亚碳酸-钠钙型热矿泉水,开发前景好。

图6 燕子河大峡谷

2.11 水文地质遗迹-水景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水资源丰富,溪流、瀑布(图7、8)、潭、池等景观遍布各园区。

3 地质遗迹的综合评价

3.1 地学研究价值

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横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脉,是位于中国东部,界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的重要地体,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相当丰富,这里有享誉海内外地学界的超高压变质带,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缝合带从园区经过,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历来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所瞩目,具有极高的地学研究价值。

3.2 生态学研究价值

大别山区在有利气候及土壤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发育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具有物种多样性、南北过渡带典型性、垂直分带性和生态系统性。园区经长期自然演化,形成物种群体结构完整、关系协调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生态研究价值。

图7 龙井瀑

图8 万佛山瀑布

3.3 美学价值

花岗岩地貌集雄、奇、险、幽、秀于一体,峰峦迭嶂,峰险石奇,流泉飞瀑,云海松涛,百花争艳,百鸟齐鸣。幽深的峡谷景观,优雅湖泊风光,构成山水画卷。山美、水美、景更美,给人以美享受,具有极高美学价值。

3.4 具有理疗价值的温泉

著名的万佛湖(西汤池)温泉和陡沙河温泉,基本查明了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水资源量、水化学特征及类型。具有理疗价值和科研价值(张树萍等,2007)。

4 结论

(1)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有: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的缝合线、超高压变质带、麻粒岩相岩石、花岗岩峰丛、花岗岩龟裂纹、怪石、岩洞、峡谷、流水淘蚀洞穴、火山锥、火山口、硅化木与新构造运动遗迹、水文及水文地质遗迹等。

(2)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具有科研教学、生态学、美学和理疗价值的温泉,园区地质遗迹资源旅游达优良级旅游资源标准。

黄鹏,宋传中,任升莲,LINShoufa,张妍,李加好,刘欢,王微,杨帆,刘啟能.2016.北淮阳构造带的属性及其对板块缝合线位置的启示[J].地质学报,90(06):1112-1129.

顾筱彤,王勤.2020.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显微构造与有效黏度[J].高校地质学报,26(06):601-616.

张树萍,徐海霞.2010.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因及评价[J].地质找矿论丛,25(01):82-87.

韩晋芳,武法东,田明中,等.2016.黄山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S2):301-304.

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陈冠宝,江来利,周存亭,吴维平.2001.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分布与变质温压条件[J].地质学报,(03):385-395+437.

孙贺,肖益林,顾海欧,王洋洋,王晓霞.2018.北大别铙钹寨榴辉岩的多期变质与熔流体交代作用[J].岩石学报,34(12):3497-3508.

侯振辉,李曙光,陈能松,李秋立,柳小明.2005.大别造山带惠兰山镁铁质麻粒岩Sm-Nd和锆石SHRIMPU-Pb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12):1103-1111.

张树萍,周刚.2007安徽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J].皖西学院学报,(05):122-124.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Geoheritages of the Dabieshan (Liuan) National Geopark in Anhui

HUANG Liang-shan DING Mei-qing

(The 313rd Geological Team, Anhui Bureau of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Liuan, Anhui 237000)

The Dabieshan (Liuan) National Geopark covers a large area and has many parks. According to geological features it may be divided into east and west parks. It is rich in geoheritages such as granite landform, metamorphic rock landform, Danxia landform,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volcanic rock landform as well as abundant water bodies,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It is a comprehensive geopa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ing, ecological, aesthetic and health care values.

geopark; geoheritage; type;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66]

A

1006-0995(2021)04-0697-04

10.3969/j.issn.1006-0995.2021.04.030

2021-03-01

黄亮山(1987— ),男,江西抚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六安大别山遗迹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又见大别山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沉船遗迹(外一首)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